劉健 鄭州商學院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對體育課程有更深層的認知,教師需要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強化學生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目前,高校體育教學與其他課程存在較多不同,在表面上發(fā)現(xiàn)體育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這兩者間并沒有任何的相關聯(lián)系,但是在體育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素質。體育訓練與思想教育所結合能夠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及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體育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生思想教育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體育鍛煉過程來提升自身的愛國意識,并且能夠增強學生集體觀念。讓學生在體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提高學生全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1]。
體育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要將體育精神有效滲透到高校體育教學中。高校教師可以通過奧林匹克競賽促進學生愛國精神,教師需要多搜集相關的培訓素材,并且進行深入性的分析與探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實際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體育精神與愛國精神的含義,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與德育教育。
體育運動是一項競技性活動,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反應能力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能夠為國家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新鮮血液,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能夠有敢拼敢闖的精神,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都能夠勇于前進,無論日后有任何考驗都能夠保證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些都是學生應該具有的體育精神。高校體育教師要將這些精神有效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素養(yǎng),通過開展更多的體育活動,將此精神有效的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重視起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對此有深層的認知[2]。
目前,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個性非常自我,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團隊意識,也缺乏集體榮譽感。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的集體觀念,通過開展有效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提高自身素質能力的基礎上同時感受到團隊的力量。教師要對活動的開展有針對性,創(chuàng)設一些集體協(xié)作配合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團隊能力與團隊意識,促進學生進取精神,引導學生改正自身的不足處,更好的具有團隊配合能力。
目前,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枯燥、乏味,學生沒有體育學習興趣,固定化的教學流程缺乏體育創(chuàng)新,在體育訓練過程中也沒有與學生過多的互動,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和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學生的體育學習較為被動,因對體育學習沒有積極的學習氣氛,導致學生出現(xiàn)厭學心理[4]。除此之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因為追趕體育教學進度,不能對學生一一關注,不能逐一進行指導與引導,降低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也沒有良好的體育氛圍,大幅度的限制了學生的提高。
被各方面因素所影響,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不能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忽略了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也無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來提升體育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重于學生的成績,而并沒有關注起學生的體育學習過程與思想政治教育[4]。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體育學習現(xiàn)狀,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體育信息,針對學生的具體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體育思想,領悟體育精神,也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在日后的體育學習中積極參與體育課程,增強自身信心。
隨著人們對體育教學的關注,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壓力也逐漸增大。正因如此,教師更要提高自身的體育的教學水平,必須具有較高的德育教育素質。高校要經(jīng)常組織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訓,先提高教師思想品質才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予學生一定的尊重,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將高校體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結合,引導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教師在體育教學時,為了能夠順利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確保高校體育對學生身心健康展現(xiàn)的價值。讓學生能夠對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重視,并且,體育教師要無時無刻的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行為態(tài)度,確保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融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幫助、引導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對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層的認知,并且能夠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加強自身素養(yǎng),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給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加快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身體健康發(fā)展。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在開展體育教學課程與體育活動過程中,必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夠更好的促進體育教學的質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各種體育精神,并且要將體育精神落實到底,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精神[5]。體育的精神博大精深,對中國人來說有非常大的影響,不但喚起了人們的愛國情懷,更在體育教學中有效激勵了學生,教師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讓學生能夠在體育訓練中有較大的領悟。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活躍的體育教學氛圍,能夠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找到樂趣,才能加強學生的體育能力。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與體育教學質量,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并且要采取新穎的教學手段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提高學生的體育樂趣與思想政治的學習意識。同時高校也應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運動項目,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能力,同時提高學生思想政治學習,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也可以采用一些激勵手段,幫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高校各項體育活動中,讓學生能夠從本質上感受到體育活動在實際生活當中的價值與意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6]。
綜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中,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與思想品德教育的學習,教師要創(chuàng)新更加合理科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高校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素質教育是教學教育的基礎,教師必須加以重視,才能促進學生日后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