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再華 四川中磊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促進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開展,就要在工作開展前實施績效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的結果開展預算工作,從而可提高績效目標管理水平;在績效運行過程中,需要構建完善的預算執(zhí)行監(jiān)控機制,對問責政策或項目資金等停止預算撥款;預算完成后,需要實施事后績效評估;評估預算完成后的經濟效益,根據評分以及登記結果實施項目管理以及資金配置的工作。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內容包括事前的績效管理、事中的績效管理和事后的績效管理,在預算制定、執(zhí)行以及決算等各個階段發(fā)揮監(jiān)督管理的工作,針對事前、事中、事后等階段實施全過程預算績效評估結果的管理手段[1]。
第一,事前的績效評估及應用。開展事前的績效評估主要是收集財政部門以及預算部門的有關資料,通過來年規(guī)劃指標的方式分析項目立項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目標設置以及預算編制的合理性,針對以上進行客觀、公平的評估,輸出事前績效評估結果,為項目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事前績效評估以及評估結果的應用,就是將評價環(huán)節(jié)前移,從源頭上確定監(jiān)督責任主體,規(guī)范其行為,促進資金的合理分配和應用,積極完善管理指標和應用流程,優(yōu)化財政資源的分配機制,提高管理水平,保證公共服務質量,促進責任政府和效率政府的構建[2]。第二,事中績效運行監(jiān)控及監(jiān)控結果的應用。資金管理和應用過程中,預算部門通過科學的量化指標實施項目資金執(zhí)行預算績效的評估,確定輸出績效運行監(jiān)控結果[3]。1.要落實項目支出的責任,糾正績效目標;2.對績效結果的監(jiān)察是開展事后績效評估的重要依據。促進預算管理水平的完善,調節(jié)財政支出組成,促進公共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應用。在《中央部門預算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暫行辦法》中的內容,要求積極開展績效運行監(jiān)控,評估資金分配的情況,將監(jiān)控的結果作為績效評估的重要依據,促進資源合理分配,完善預算管理水平[4]。第三,事后績效評估及評估結果的應用。事后績效評估時預算部門和財政部門在資金應用完成后實施的經濟性、效益性、公平性的自評。事后績效評估結果的合理應用,是財政部門以及預算部門更好開展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根據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實施績效管理的實際情況,事后績效評估的常用模式包括以下幾點:為預算資金分配提供堅實依據;預算績效問責;預算績效評估結果公開。
第一,未能構建完善的理念。在各層級政府的預算績效評估結果應用采取的是節(jié)點式管理手段,但是關于管理意識和觀念的構建還不夠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評估項目開展的性質,實施事前績效評估、事中績效評估和事后績效評估,并且保證評估結果的合理應用。2.根據同一項目開展全過程預算績效評估結果的應用模式目前還處于初期發(fā)展階段,需要積極的探索和分析[5]。
第二,事前績效評估以及事中績效運行檢測的應用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其評估和運行成果的應用能夠促進預算績效管理流程的細化,明確責任主體的階段,確定未來發(fā)展方向,提高責任主體的責任觀念,規(guī)范其行為,提高資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應用,從而提供更佳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不過,各級預算部門針對預算資金實施事前績效評估、事中績效運行監(jiān)控的時候出現的問題包括以下幾點:1.當前,我國的事前績效評估及應用、事中績效運行監(jiān)測及結果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國小部分城市開展上述對策,也制定了規(guī)范績效評估及績效檢測過程及結果應用規(guī)范的管理對策[6]。但是大多數城市未能重視其應用和管理制度的構建,從而無法促進其推廣和應用。2.事前績效評估結果和事中績效運行監(jiān)控結果缺乏公開透明度。
第三,事后績效評估結果應用程度較弱。要保證事后績效評估結果達到預期的效果,就要為預算編制奠定堅實依據,實現行政人員的權責匹配,提高公眾的滿意度。不過,構建評估結果與問責和資金分配的聯系非常困難:1.績效評估結果與預算資金安排之間的聯系微弱,缺乏對績效評估結果應用的考量,從而無法避免預算縮減問題的出現。2.績效問責落實難度較高。問責主體過于單一,問責效率較差,僅僅按績效評估結果追責,會引起其他部門的不滿。3.績效評估結果公開程度不足,公開程度不一致,評估結構不公開或未能完全公開都無法滿足要求[7]。
全過程預算績效評估結果的影響因素包括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政府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績效管理法律法規(guī)、社會文化、傳統(tǒng)觀念等。而預算部門、資金應用部門、財政部門等專業(yè)技術和績效評估數據收集等工作上是促進全程預算績效評估結果合理應用的關鍵對策,根據當前其應用過程中發(fā)生的問題,針對制度環(huán)境、績效環(huán)境和績效評估結果促進全過程預算績效評估結果應用。
關于全過程預算績效評估結果應用的影響因素:
第一,制度保障因素的影響。從制度保障角度分析,制度機制保障水平較差,制度之間的協調能力較弱且預算管理機制自身存在問題都是主要影響因素。制度機制保障不足:未能構建全過程預算績效評估結果應用機制。針對性的預績效評估結果應用手段存在問題。各層級的績效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規(guī)范,從而導致其權威性受到損害,因此操作水平也無法得到保障[8]。管理制度缺乏協調性,各項績效管理制度在應用中極易產生矛盾,導致績效評估結果的質量受到干擾,不利于績效功能發(fā)揮到極致。預算績效問責目標的實現也受到嚴重與影響。預算管理機制自身存在問題:資金分配不完善,收付實現制是會計核算的主要手段,導致資金流向與支出者對資金支出責任之間呈現不統(tǒng)一的情況的,導致資金支出無法履行。政策撥款時滯,政策的出臺和績效指標設置也出現了時滯問題。已經出現拆分、變更、合并的項目不能根據原有項目評估結果為依據實現資金的分配,項目評審入庫質量也慢慢推進和發(fā)展。在實際應用中,績效評估工作根據上一個年度的預算項目展開評估,本年度預算正在執(zhí)行,績效評估結果若合理應用,只能用于下年度的預算編審[9]。
第二,績效環(huán)境影響??冃Лh(huán)境的常見因素包括領導重視度不統(tǒng)一、主客體責任劃分不明確、績效評估意識不足。1.領導重視度不統(tǒng)一。領導的理論知識水平、文化背景等直接影響了其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水平,也對領導投入工作的重視度造成影響。同時,由于工作需要以及其他因素等影響,影響地方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質量,也無法保證結果的合理應用。2.主客體責任劃分不明確。由于問責主體的不具備平等的關系,且問責主體具有雙重身份,問責客體之間責任相互推諉,導致了客體責任在劃分中出現問題。3.績效評估意識薄弱??冃幕諊∪?,對績效評價工作的認知存在問題,收到了“重資金分配,輕資金效果”的預算管理思維的影響,各預算部門對績效評估工作無法給予高度重視,被動應付績效評估結果的應用和管理,未能認識到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在推動未來財政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績效評估工作組織能力和參評主體之間的溝通需要進一步加強[10]。
第三,績效評估結果因素的影響。從績效評價結果角度分析,參評人員專業(yè)知識和評估經驗欠缺,績效評估數據很難收集,績效目標量化難度較大且審核困難等都是導致績效評估結果受到影響的因素。
系統(tǒng)性分析預算績效評估結果的應用手段就是積極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促進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的建立。從全過程預算績效評估結果應用理論作為切入點,分析全過程預算績效評估結果應用情況和影響因素,制定完善的績效管理機制,促進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