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豪
諫諍作為古代中國的一種特殊政治現象,是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不斷增強的專制制度與封建主義兩者的夾縫間頑強生長出的一種有限民主范式,以詩表歌文賦或當面進言的方式,通過上疏規(guī)勸、入閣議事、決策封駁、行政監(jiān)督、司法裁決、官員彈劾等途徑,在統(tǒng)治階級內部形成的一套對封建國家日常運作進行糾偏除錯的機制體系。但這種在古代中國國家治理層面上最為活躍的自我糾錯和自我凈化的能力為何沒能繼續(xù)深入發(fā)展下去,反而以唐宋為界在封建統(tǒng)治的鼎盛時期出現了“極化”消亡的趨向?本文希望從“歷史周期律”視閾出發(fā),通過對諫諍權利資格、諫諍職能、諫諍思想、諫諍行為方式和諫諍渠道五項基本因素“極化”變遷態(tài)勢的分析來討論這個問題。
諫諍的雛形出現于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私有制的確立,部落聯盟內部出現了脫離民眾的專業(yè)管理氏族事務的組織與公職,但仍未形成凌駕于整個社會成員之上的國家機器,部落聯盟在處理公共事務時仍帶有濃厚的原始民主色彩。如:聯盟首領的產生要聽取部落成員對其品行和能力褒貶的輿論,再由部落聯盟議事會選舉,舜和禹就是通過這種途徑當選為聯盟首領的。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聯盟首領既受民眾的輿論監(jiān)督,同時又從輿論中吸取可行的建議與正當的意見。如:《左傳》記述氏族部落聯盟通過采集民間歌謠來聽取民眾意見,《呂氏春秋·自知》載“堯有欲諫之鼓,舜有誹謗之木”,《淮南子·氾論訓》記述大禹曾設簨簴,人人可以擊鼓敲鐘鳴簨簴而進諫,這就是早期的諫諍現象。清代進步思想家魏源曾描述原始社會末期的諫諍為:“古無諫諍之官,人人皆為諫官。”①(清)魏源著.魏源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6:68.
自夏啟奪得王位,家天下一改公天下局面,奴隸制國家取代了部落聯盟,改變了原始社會民主精神。首先,奴隸制國家的出現使得大量平民淪為奴隸,徹底失去了諫諍資格,擁有議政權利的人數迅速減少。但由于去古未遠,整個奴隸制國家還殘存著原始的民主意識與民眾議事組織。凡逢軍國大事,君王往往還會征求這些組織的意見??蓪嶋H上,由于平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地位極不穩(wěn)定,很有可能因負債、違法或戰(zhàn)爭而罰貶為奴,并且隨著國家機構的日益復雜,普通民眾已很少有能力對政治事務提出專業(yè)性的建議,僅能對施政得失作出批評。君王征集民眾意見的目的,往往是以此來向民眾解釋政策,尋求民眾的政治支持,以對抗貴族勢力。如:盤庚遷殷前曾召開民眾會議來統(tǒng)一思想。此時,雖然“國人謗政”已經失去自下而上的民主監(jiān)督作用,但其仍是維護平民利益的重要方式。如《召公諫厲王弭謗》所述:“厲王虐,國人謗王……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敝軈柾鯂懒罱埂皣酥r政”,最終引發(fā)了國人暴動,“乃相與畔,襲厲王”。其次,“貴族諫諍”也是這個時期諫諍的重要形式之一。奴隸制國家是建立在原始社會部落聯盟基礎之上的,隨著分封制和世卿世祿制的發(fā)展,在君王之下存在著名義上受王控制但擁有很大權力的諸侯貴族,其把持著國家重要職位,或兄終弟及,或父死子繼。在師保輔政和謚法制度下,貴族有權對君王的統(tǒng)治行為提出意見和建議,甚至可以對其失誤進行批評和廢黜。如:商朝伊尹廢太甲和周朝周公旦輔政。最后,在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專職向君王進諫的官吏。商周統(tǒng)治者吸取前朝滅亡的經驗,認識到最高權力的濫用與失控對國家造成的傷害是最為致命的,《尚書·湯誥》總結其為:“其爾萬方有罪,在予一人?!币虼碎_始設立專職規(guī)勸君王行為的官職。如:商朝的“太史”,周朝的“司諫”與“保氏”,都是專門從事“諫王惡”的官職。
古代中國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步入封建專制社會,民眾徹底失去了諫諍權利,平民議論朝政被視為非法。貴族諫諍的現象雖在日后特定歷史時期時有出現,但大多發(fā)生于未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穩(wěn)固統(tǒng)治之前。一旦朝局穩(wěn)定,皇帝一般會迅速剝奪貴族的諫諍權利。官諫是封建專制下唯一具有合法性的諫諍方式,但在漫長的專制制度發(fā)展過程中,官諫的門檻卻在日趨提高,諫諍資格也愈發(fā)稀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官諫的主體是大量以言諫為手段在各國謀取官職的“士”階層,雖說其地位相較低下,但已然屬于官諫的范疇。至秦朝,據《唐六典》記載,秦以諫諍為職的官員為諫議大夫且“無常員,多至數十人”。至漢朝,據《漢書·百官公卿表》所述:“大夫掌議論,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皆無員,多至數十人。”唐朝雖然是中國歷史上諫諍的繁榮時期,但在這個時期,專門的言諫之官仍呈減少趨勢。諫官包括:門下侍中侍郎,正二三品;左右散騎常侍二人,軼從三品;左右諫議大夫四人,軼從五品上。至垂拱元年,武則天才又頒布赦令:“置左右補闕各二員,從七品上;左右拾遺各二員,從八品上?!敝了纬?,元豐改制后,臺諫合一,御史兼領言諫。臺諫合一制度提升了諫官選拔的要求,規(guī)定臺諫官的選拔必須要有地方官的資歷,即:“自今非曾經兩任縣令,不得除監(jiān)察御史。”①(宋)馬端臨撰.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2011:1551.因御史權限擴大且地位尊崇,元朝時,御史臺中官級最低的治書侍御史也有正三品,言諫之官門檻又陡然上升。明清時期都未設置專職的言諫官,隨著六科給事劃歸都察院和軍機處的設立,皇權專制達到了最高峰,就連最高級別官員的諫諍權利也被凌夷屠戮。梁啟超對清朝的言路諫諍情況作了如下記述:“國朝天澤極嚴,君臣遠隔……而承平無事,大臣亦稀諫書,故壅塞成風……故雖有四萬萬人,實數十資格老人支柱掩塞至而已?!雹倭簡⒊?梁啟超評歷史人物合集明清卷[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20.雖然此時還有零星的諫諍現象發(fā)生,但多是基于數千年來臣道思想的道德義務慣性,而法定的諫諍權利與資格早已消逝在歷史的長河里。直至甲午戰(zhàn)敗,民族危亡的陰云驟然籠罩著中華大地,以康有為為代表的十八省舉人約一千二百人公開上書光緒帝,反對簽署馬關條約。公車上書表明,大眾重新掌握了基本的議政諫諍權利,標志著近代中國民眾政治運動的開端。
縱觀浩如煙海的諫諍史料,可將諫諍職能大致歸為四類。第一類為面陳主失,匡風正氣,以儒家道德為標準對皇家內事以及君主的私人行為進行約束,這是諫諍所有職能中最無可替代的部分。第二類是為君主以及統(tǒng)治階級充當參謀,謀劃方略,討論政策的可行性,或針砭時弊,評論現有政策得失。在封建統(tǒng)治中掌握封駁權,減少封建統(tǒng)治決策的失誤。第三類為監(jiān)督司法,接投訴狀,昭雪冤案。基層社會發(fā)生的枉法裁判與積重冤案會對封建統(tǒng)治的穩(wěn)定性造成致命沖擊,諫官通過監(jiān)督司法判決或循行天下接收訴狀的方式來“理雪冤枉,褒揚孝悌”②(唐)魏徵.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1669.,通過這種激濁揚清的方式來緩解尖銳的社會矛盾,維護封建統(tǒng)治。第四類為部分掌握彈奏權,糾察百官,肅綱正紀,對偽行奸事和結黨營私的官員予以檢舉彈劾,減緩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腐朽速度。除以上四大類職能之外,根據具體歷史環(huán)境的不同,諫官會嵌入到特定的封建制度中履行其他職能。如:在漢朝,諫官還有舉薦人才,弘揚孝廉的職能。
唐之前,諫諍得到充分發(fā)展,諫諍的四大職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朝代的更迭,諫諍的范圍和內容在逐漸偏移扭曲。這種轉變以唐宋為界,具體表現為前三種職能的逐漸消亡和第四種職能的加強。因唐朝諫官地位較高,有部分監(jiān)察和封駁涂歸權力,在嚴刑峻法和高額量化指標管理的壓力下,諫諍的重點逐漸轉向官僚行政得失,朝野上下相互檢舉傾軋,擴大化的言諫制度實質上推動了牛李黨爭和安史之亂的發(fā)生,從而加速了唐王朝后期的衰敗與崩潰。宋朝最高統(tǒng)治者深刻總結自身經驗并吸取五代十國大動蕩的教訓,對權臣篡位、大臣結黨和地方割據等問題十分重視,實施統(tǒng)治的原則就是“異論相攪”③田志光.宋初“異論相攪”祖宗法考論——以宰相趙普權力變遷為中心[J].宋史研究論叢,2017(01).。在這種情況下,皇帝為增強自身權威、打擊權臣政敵、實現個人欲求等目的,改變了由丞相任命諫官的歷史傳統(tǒng),將選拔諫官的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同時推行臺諫合一的政策,賦予了諫官全部的監(jiān)察權,提高了諫官的品級地位。諫官的性質已經從唐初的君之明鏡和國之肱骨變成了“天子耳目之臣”④(清)徐松輯錄.宋會要輯稿[G].北京:中華書局,1957:2330.,諫諍的職能逐漸從約束君主行為轉移到了監(jiān)察包括執(zhí)政宰相在內的百官上來。在宋朝,被臺諫上奏者往往會被嚴加彈劾,“臺諫列其罪,御史數其失”⑤黃淮,楊士奇,等.歷代名臣奏議[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541.,臺諫的嚴密監(jiān)督使得政務官與言諫官之間針鋒相對,互相牽制。如:宋仁宗統(tǒng)治時期,范仲淹因受宰相呂夷簡的排擠,以舉薦朋黨之由被臺諫彈劾,而后呂夷簡也因朋黨之罪被罷相。王安石主持變法時,呂誨、范純等臺諫官,也相繼對其提出彈劾。明代施行三院合一,設督察院以代替御史臺,同時還善用宦官和特務組織來加強監(jiān)察,諫諍的監(jiān)察職能也伴隨著君主專制的增強而逐漸消失。
從短期來看,諫諍重心的轉移,加強了君主對官僚集團的控制,避免了權臣篡政的情況發(fā)生,一定程度上維持了朝政的穩(wěn)定。但長期來看,諫諍職能的扭曲,使得統(tǒng)治階級喪失了唯一的“自凈器”,自此,君主專制的弊端開始逐漸擴大,統(tǒng)治階級內部也因互相攻訐而逐漸撕裂,國家喪失了自我調整、自我完善、自我補充的能力。南宋末期,著名思想家葉適曾上文指出臺諫合一的弊端,“今諫官侵御史之事矣,非惟侵御史之事也,且又失諫官之職矣……六七年間,以沉默相承,而天下遂至于無可言之事。然則真無可言之事歟?……陛下之于諫官,多闕而不補,而比者獨以一人長之,又何歟?”①(宋)葉適.葉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61:751.但這并未引起后來統(tǒng)治者的重視。
諫諍思想萌芽于西周早期,周滅商時,統(tǒng)治者對小邦與民眾陣前倒戈的現象極為震撼,并系統(tǒng)反思了夏商滅亡的原因,開始認識到對最高權力的約束以及民心向背對國祚延續(xù)的決定性作用。由此發(fā)展出的敬天保民思想成為周朝國策。敬天保民強調統(tǒng)治者在接受“天畏棐忱”的天監(jiān)的同時,還要關注體察蕓蕓大眾的民情,即“民情大可觀”②李民,王健撰.尚書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57.。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使得諫諍思想朝著多元化、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方向邁進,形成重民論和重君論兩大流派。
重民論以儒家墨家思想為代表,要求統(tǒng)治者注重民生,傾聽民意,強調“國將興,聽于民”③冀昀主編.左傳·上[G].北京:線裝書局,2007:70.。首先,重民論從臣下的角度出發(fā),論述言諫是“臣道”。如:《墨子》記“有過則諫,此為人臣之道也”,儒家經典《春秋》也將“內之則諫其君之過”定義為“忠臣廉士”。其次,重民論將積極納諫與否視為判斷君主有無資格執(zhí)掌君位的重要標準,對于昏庸殘暴的君主,鼓勵臣民要“從道不從君”④叁壹,馮蕾編著.荀子[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09:93.??鬃犹岢隽擞袟l件的諫諍,即“以道事君,不可而止”,或“三諫而不聽,則逃之”⑤(漢)鄭玄注.十三集古注·禮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4:896.。孟子的觀點更為激進,“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⑥任憲寶.孟子 注·譯·析[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7:225.。最后,在操作層面上,重民論提出君臣之間須互補互信,要“信而后諫”,否則“未信,則以為謗己也”⑦鮑思陶譯.論語[M].武漢:崇文書局,2007:185.。
重君論以法家思想為代表,從現實功利的角度出發(fā),認為諫諍有其必要性,但強調了諫諍的弊端?!罢f大而夸則窮端……無故而不當為誣?!奔慈菀桩a生浮夸不實之風和促使朋黨攻訐相互污蔑,同時還指出:“眾諫以效智故,使君自取一以避罪……今符言于后以知謾誠語?!雹啵ㄇ澹┩跸壬骷?,姜俊俊校點.韓非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523.并說明君臣關系實質為“事合而利異”,如若“人臣太貴,必易主位”⑨(清)王先慎集解,姜俊俊校點.韓非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8.。重君論認為,諫諍的盛行必將嚴重影響統(tǒng)治者的權威,君主要一直對臣下保持戒備心理,納諫時加以警惕和檢驗,對那些不利于自己加強統(tǒng)治的諫議要“謂之奸言;雖辯,君子不聽”①叁壹,馮蕾編著.荀子[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2009:28.。
秦一統(tǒng)六國后,貫徹法家李斯“內不可奪以諫說忿爭之辯”的理念,認為應當“明君獨斷”,因此實行抑制諫議制度。至漢朝,以董仲舒為首的儒士,在儒家重民論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了以“天人感應”為依據的災異譴告理論,認為災害的發(fā)生是因為當前政策實施不當,因此每當發(fā)生自然災害時,諫官就趁此時機上言,規(guī)勸統(tǒng)治者“當救之以德,施之天下”。
在唐朝時,諫諍思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一方面,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儒學、玄學和佛教的論戰(zhàn)極大地擴展了理論發(fā)展的空間,為唐朝諫諍提供了豐富的思想養(yǎng)料。另一方面,唐朝的諫諍思想克服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法家與儒家對于言諫的觀點分歧,將霸王道雜之推向了頂峰。統(tǒng)治者提升了諫諍的地位,將其視為國家興亡所系的頭等大事,提出了君臣一體理論,做到廣開言路和虛己納諫。與此同時,又設計出精妙的政治制度令三省分權相互制衡,使得諫官所處的門下省在發(fā)揮好封駁和監(jiān)督作用的同時不至于獨攬大權。至此,中國古代諫諍思想的發(fā)展到達頂峰并開始止步不前。南宋程朱理學迎合了統(tǒng)治者加強君主專制的需求,君父臣子的教義改變了唐朝以來君臣一體的思想認識,臣民的所有言行都必須引用儒家經典作為理論依據。士大夫的政治信條也從“寧鳴而死,不默而生”②(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貴校點.范仲淹全集[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8.轉變?yōu)椤盁o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③(清)顏元著.王星賢,張芥塵等點校.顏元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7:49.。明清時對皇權的粉飾神化和絕對服從徹底拉開了君主與諫臣的距離,強化了臣子對君父服從意志,降低了諫議的道德必要感,最終形成了“乾綱獨斷”和“唯有一人治天下”的政治信條。
在輿論監(jiān)督還擁有重要地位的原始社會末期,大眾可以通過歌諫詞諷的方式來監(jiān)督公共事務,且氏族部落管理者還會主動去采集民間歌謠來聽取民眾意見。然而,隨著社會制度的演變及封建主義因素的加強,輿論監(jiān)督渠道被阻塞放棄。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民諫”徹底被“官諫”所替代,百姓妄論朝政被視為非法。漢朝總結秦朝滅亡經驗,加強了對諫諍的重視,開設了新的諫諍渠道,即“對策”?!皩Σ摺笔侵冈谑俗涌荚嚂r考生在簡策上評述當前皇帝、朝政或政事得失,分析揭露社會弊病原因,并提出解決方略。“對策”將考試與諫諍相結合,既能將基層國策執(zhí)行的真實情況反映至封建王朝,又能將底層平民中的有識之士選拔進入統(tǒng)治階層。這種“對策”形式也成為了唐朝科舉制度中策論的雛形。唐朝時期,在諫諍地位上升的背景下,還確立了隨宰相入閣議事制,諫官不僅可以參加日常朝議和上疏奏事,同時還能隨宰相入閣議事。這擴寬了諫諍渠道與范圍,使得諫官可以在第一時間對軍國機要有失輒諫,極大地增加了諫諍的靈活性。
諫諍渠道經歷了漢唐的擴展,自宋朝時就開始愈發(fā)收窄。臺諫合一制度的施行與皇帝完全掌握遴選諫官權力,改變了諫官行使職權的對象。明朝時期,隨著丞相制的廢除,諫官隨相入閣的制度也相繼取消,特務機構和宦官組織的發(fā)展壯大使得原有的朝議和奏事渠道也倍受阻塞。滿清早期,雖然有各旗貝勒王共議裁決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制,但隨著國家的統(tǒng)一和封建君主專制的加強,這種較為原始的奴隸主貴族軍事民主合議形式也迅速被廢棄。康熙成立南書房和雍正建立軍機處,標志著封建皇權到達了歷史頂峰,皇帝和地方軍政要員直接通過“廷寄”和“奏折”聯系,中間不經任何手續(xù),這種信息壁壘增添了諫官獲取朝政信息的難度,也使其喪失了對奏事時機的掌控能力。同時,宋明理學的僵化和文字獄的盛行,也使得科舉考試中的史論對策多被經義解釋和詩賦歌文所替代,從而喪失了諫諍的效用。
諫諍行為方式是一定時期內諫諍思想、制度與功用的集中體現。從整個中國古代歷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君主專制的不斷加強使得諫諍行為方式呈現出三個層面的極端化趨勢:一是諫諍行為數量的整體下降;二是諫諍技巧的逐漸失效;三是極端的諫諍行為所占比重提升,如:死諫和尸諫。
封建專制的核心就是不平等,在不平等的人身依附關系下,臣子在諫諍活動中,雖然在儒家道德層面上占據著主動地位,但在現實層面上卻承擔著超額的政治與人身安全風險。針對君無常情的政治現實,從春秋戰(zhàn)國起,各國忠臣與百家名仕都開始重視諫諍的策略和技巧?!蹲髠鳌分行訉x靈公“驟諫”,《論語》里提出“幾諫”,《荀子》論述“微諫而不倦”,《戰(zhàn)國策》記載鄒忌對齊王“諷諫”。至漢代出現了專門論述諫諍技巧策略的著作,如:劉向的《說苑·正諫》、班固所著的《白虎通·諫諍》,此外,還有《大戴禮記》《孔子家語·辨證》等,也記述了諫諍的方法技巧。唐宋時的官方典籍如《唐六典·門下省·諫議大夫》和《冊府元龜·諍諫部》中都明確記述了諫官的行為準則。經過千百年的理論發(fā)展與實踐,此時中國古代的諫諍技巧策略已然發(fā)展純熟,形成包括正諫、忠諫、死諫、諷諫、順諫、尸諫、降諫、規(guī)諫、致諫、直諫、指諫、諍諫、遺諫、戇諫、譎諫、窺諫、陷諫等諸多諫諍方式。歷代政治家都將“諷諫”放在首位,因為其不僅符合儒家君遵臣卑、等級有序、諫而不逆的理念,又能在實踐過程中維護君臣相依的和諧人倫關系,降低諫諍臣子的政治風險,保障其身家性命的安全。因此“去而不訕,諫而不露”①(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4:126.就成為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政治智慧與政治技巧的杰出代表,有力地維護了封建統(tǒng)治的穩(wěn)定。漢唐時期雖說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統(tǒng)治者政治開明且從諫如流的時期,但卻是對諫諍技巧策略研究的高峰時期。這恰恰從側面證明了諫諍行為本身的高風險,臣子即使面對罕見的明君圣主在諫議時也要注意方式技巧,以免觸犯逆鱗。
但諫諍技巧和策略畢竟屬于“術”的層面,對時機條件要求嚴格且較難把握。明清時期,隨著封建專制的加強,長時間諫諍制度建設的缺失,大大降低了正常諫諍策略的效用。明太祖朱元璋曾對多次向其上疏的茹太素說:“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边@說明傳統(tǒng)的諷諫、順諫等方式已無法打動統(tǒng)治者。根據《明史·列傳》的記載可以看到,大量官員因諫言獲罪,極端的強諫、尸諫、死諫等行為方式開始在這個時期大規(guī)模出現。洪武年間,給事中王樸“數與帝辨是非……遇事強爭之。帝怒,命戮之”;明宣宗時,戴綸“復以諫獵忤旨……觸帝怒,立箠死,籍其家”;《明史·武宗》記載:正德十四年,皇帝欲南巡,朝臣群諫觸及帝怒,結果百余位大臣受廷杖,十一位官員杖斃;《明史·世宗》記載:嘉靖三年,帝欲追封其生父興獻王為帝。群臣以其不合禮制,在左順門前日夜哭諫。嘉慶帝對百余名官員施廷杖,杖斃十七人。嘉靖四十五年,戶部主事海瑞欲尸諫上疏,被下錦衣衛(wèi)獄。封建專制的增強,使得諫諍行為朝著極端化發(fā)展,而極端化的諫諍行為,又引起專制權力的激烈反撲。皇權專制的加強和極化的諫諍方式形成了一種互相增幅的閉路循環(huán)。諫諍活動本身從致力于確保封建統(tǒng)治和維護君臣倫理綱常轉變成了激化君臣矛盾、制造朝政風波的導火索。
北宋史學家范祖禹曾言:“國之將興,必賞諫臣;國之將亡,必殺諫臣。”①范祖禹著.劉韶軍,田君等注.唐鑒[M].北京:中華書局,2008:1.而同樣的論述在歷史典籍中可謂層出不窮。諫諍事實上影響了一個封建王朝的治亂興衰更替,是展示封建統(tǒng)治的“晴雨表”?!皻v史周期律”是1945年黃炎培在延安根據地考察時向毛澤東提出的關于封建王朝“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然焉”的治亂興衰更替問題。當我們從權力制衡的角度出發(fā),審視中國古代政治時就會發(fā)現,諫諍制度實質上是統(tǒng)治階級內部對最高統(tǒng)治者進行約束的特有的一種有限民主形式。雖然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而不是“跳出歷史周期律”,但“歷史周期律”確實給我們研究諫諍問題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歷史周期律”的微觀視角就是黃炎培在論述周期律時的本意,即“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fā)作……(乃至)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由于諫諍制度的對象是整個封建統(tǒng)治中最不穩(wěn)定的因素,即專制君主。因此,君主個人因素對諫諍的發(fā)展變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封建專制下的統(tǒng)治者或乾綱獨斷或虛懷納諫,諫諍的治理效能就隨之變化,這種差異,既顯示在長期統(tǒng)治的君主在統(tǒng)治期間內的前后變化,又表現在一家一姓的王朝內最高統(tǒng)治者代際交替后,而在舊王朝的覆滅與新王朝的崛起過程中則更加凸顯。長期統(tǒng)治的君主往往早期勤于政務善于納諫,但晚期卻又荒于國事,新的繼任者上任初期又吸取先皇晚年教訓以求勵精圖治。一個王朝開創(chuàng)之君又比守成之君樂于納諫,新王朝的開創(chuàng)者又以上任亡國之君為先例而重視諫諍。從這個角度看,至高無上的皇權是對人的一種異化,而諫諍是對皇權擁有者的一種凈化更新。這種異化和凈化的交替,在國家層面就表現為諫諍治理效能的震蕩往復,并實質上貫穿了中國古代的全部過程。即使是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其建立初年,皇太極便下詔:“朕躬如有不親政務,忠良失職,奸邪得位,有罪錄者錄用,有功者降謫等事,爾等有所見聞,即行規(guī)諫?!雹冢ㄇ澹漯^編.《清會典事例》卷998《都察院·憲綱·諭旨》[G].該卷第1頁。我們可從詔文中看到,即使諫諍的作用已經被皇權約束到了一個極小的范圍里,但與明末諸多皇帝明文拒諫相比仍是一次上升。
“歷史周期律”的宏觀視角,即毛澤東對黃炎培之問的回答:“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痹诋敃r官僚資本主義統(tǒng)治下的中國,根本不可能實現民主,而在近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和持續(xù)千余年的封建專制社會中,人民也無法監(jiān)督政府。事實上毛澤東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是站在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理論的高度,將黃炎培問題中的“一國”升華為“封建中國”,將各家各姓王朝持續(xù)兩千年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在中國的發(fā)展看成一個歷史階段,在承認其初創(chuàng)、上升和巔峰時期對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產生推動作用的同時,也看到了封建主義后期國家的衰朽僵化,并為其指明了新的前進道路。實際上,作為封建國家統(tǒng)治“晴雨表”的諫諍的極化變遷態(tài)勢也印證了毛澤東對于“歷史周期律”問題的回答。
唐以前是中國古代封建國家的發(fā)展上升時期,疆域的擴展、人口的繁盛和生產能力的快速進步,都使得滯后發(fā)展的封建制度無法處理各類不斷涌現的新型社會問題。此時,皇帝的最高決斷權是封建國家日常運作的核心,而作為糾偏除錯機制的諫諍制度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諫諍治理效能在唐宋之前的歷史時期呈現出一種上升態(tài)勢,具體表現為:諫諍權利資格的擴大、諫諍職能的豐富、諫諍思想的活躍、諫諍渠道的擴展和諫諍藝術技巧的純熟。南北朝時期,繼續(xù)沿襲漢朝制度,北魏、北周皇帝多次頒詔要求臣下進諫,鼓勵極諫。至唐初,諫諍之風氣發(fā)展至鼎盛,根據歷史記載,從武德元年至貞觀十九年,僅魏征一人就進諫了二百余次,其中大多言辭尖銳,論述激進,但大部分仍被唐太宗接受了①張晉藩.中國古代監(jiān)察法制史[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198.,正是這一大批諸如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善于諍諫的忠臣名仕的輔助,使唐初期封建統(tǒng)治成就達到了頂峰。
但從此,諫諍制度也開始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短茣な√柹稀酚涊d,太宗曾言:“比來惟覺阿旨順情,惟惟相尚,遂無一言諫諍者,豈是道理?……自今以后,詔欶疑有不穩(wěn),必須執(zhí)之?!边@表明當時大量的言諫上疏和條陳奏折的內容開始變得空疏淺薄,甚至荒唐顯露。大量的諫諍行為背后是諫諍質量水準參差不齊,能夠起到實質作用的建議已經很少了。諫諍制度并非完美無缺,其過度依賴圣君賢臣的運轉模式,本就是封建國家對至高無上君權的一種折中妥協(xié)。首先,愈加復雜的社會現實使得日常政務處理越發(fā)專業(yè)化和精細化,普通的諫諍官員對各項政治事務認識的門檻在逐漸提高,提出改進建議的能力在下降,唐朝后期言諫質量大幅度下降也印證了這一事實。其次,諫諍作用被無限夸大,臣下進諫與否和皇帝納諫與否被視為國家興亡與政治穩(wěn)定的根本策略。在這種策略的指導下,臣子言諫成本被無限降低,而皇帝拒絕納諫的成本也被大幅提升。諫諍本是對正常政治程序運轉的查漏補缺,舍本逐末的過度地拔高諫諍地位,其實增加了王朝日常政治程序運轉的不穩(wěn)定性。后續(xù)的統(tǒng)治者,或是為了彰顯自身“賢君明主”的特質,或是迫于現實政治的壓力,并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對諫諍態(tài)勢進行調整,反而是繼續(xù)推行擴大諫諍的政策,如肅宗詔令“十日上一封事”,②(宋)王溥撰.牛繼清校證.唐會要校證·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823.代宗要求諫官“每月上一封事”③(宋)王溥撰.牛繼清校證.唐會要校證·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805.,且若“輕肆口語,潛行非讀”④李希泌主編,毛華軒等編.唐大詔令集補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094.或“不舉職事”⑤李希泌主編,毛華軒等編.唐大詔令集補編·下[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971.就嚴加處分。最后,諫官群體的異化也是諫諍走向極化衰朽的重要原因。諫官從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壓艙石”變成了朝政風暴的“發(fā)動機”。宋元時期,馬端臨就記述:“以立異為心,以利口為能,此諫官之所以使人厭也。”⑥(宋)馬端臨撰.文獻通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6:460.明朝后期,諫諍活動更是成了黨同伐異的工具,《明史》評論其為:“居言路者各有所主……言愈多,而國是愈淆亂也?!雹伲ㄇ澹埻⒂?等著.二十四史·明史[M].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1956:768.
自此,諫諍作為一種封建國家統(tǒng)治階級內部可以對君權進行有效制約的機制開始逐漸失靈,在后世統(tǒng)治中開始出現了權利稀缺化、職能扭曲化、思想僵化、途徑封閉化和行為方式極端化。諫諍的腐朽又進一步降低了其道德神圣性,使得其對封建君主的規(guī)約能力進一步弱化。君主專制失去了諍諫的制約漸漸已無法完成自我調整、自我完善和自我補充,先前諫諍對君主專制的規(guī)約作用到后期反而成了君主專制強化的誘因,最終致使封建國家一步步走向僵化,積重難返。
歷史上的諫諍在萌發(fā)之初,其行為主體就是人民大眾,是在原始社會里人民管理公共機構和處理公共事務的一種方式。但由于奴隸制和封建制等剝削制度的發(fā)展,人民大眾的諫諍權利被統(tǒng)治者全面剝奪,諫諍范圍被囿于統(tǒng)治階級內部,成為了少數政治精英的特權。在歷史的長河中,固然有數不勝數的忠臣名仕的諍諫事例流傳至今,可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人民大眾才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缺少人民大眾的參與注定了古代諫諍要喪失活力走向極化消亡。毛澤東在延安的窯洞中對歷史周期律給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獨一無二的答案,那就是“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讓“人人負起責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國家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來管理國家、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以憲法和法律為保障,將人民參與國家治理的權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結合起來,實現治理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治理對人民負責和治理受人民監(jiān)督。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充分利用現有的傳統(tǒng)或新型媒介去傾聽大眾對各類問題的真話和呼聲,通暢人民傳達心聲的通道,電視問政、網絡議政、微博參政等形式得到發(fā)展。以2020年“十四五”規(guī)劃的編制為例,在網絡上所征求到的群眾意見達一百余萬條,對“十四五”規(guī)劃最終科學的編制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國的國家政權建設與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群策群力,唯有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在國家治理中的主人翁作用,我國才能在這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實現長治久安。
制度化帶來根本性和穩(wěn)定性,體系化帶來全局性和長期性。唐宋兩代諫諍極化初現端倪,就是國家治理方面制度化不足和體系化缺失導致的結果。唐朝時,采取了擴大諫諍的方法,統(tǒng)治者想通過這種政策來彰顯自己明君圣主的身份特質。諫諍擴大,實質上是一種政治參與擴大,在短期內能迅速提升臣民對君主的認可,以此來維持封建統(tǒng)治的合法性。但如果沒有相應同步發(fā)展的政治制度作為保障,持續(xù)擴大的政治參與反而會對政治秩序造成沖擊。唐中后期,大量無用的低質諫諍帶來了“諫諍爆炸”,實際上增加了決策系統(tǒng)的紊亂程度。宋朝吸收了唐朝的經驗教訓,臺諫合一制度的實施從臺諫官的銓選、考課、行為等各方面進行了明確規(guī)約,確實提升了諫諍質量,但與此同時也走向了單一化。體系化的缺失使得宋朝出現了“臺奪諫職”的現象,決策、行政、監(jiān)察、咨詢建議混為一體,相互交叉。當前我國的制度建設目標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從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jiān)督這四個方面一同發(fā)力,在深化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的同時,完善發(fā)展決策咨詢制度,加快推進重大科技決策制度化,大力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理順決策、行政、監(jiān)察、咨詢建議體系。這四個方面再進一步匯聚成科學有效、高度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
中國古代諫諍具有濃厚的道德底色,儒家傳統(tǒng)的性善論夸大了統(tǒng)治者的自我規(guī)約和自我反省能力,妄圖通過諫諍來塑造內圣外王的圣主明君,從而實現天下大治。同時儒家對于權力和地位等級的高度敏感,又使得臣子要“諫而不逆”。這就形成了中國古代社會一種奇異的政治悖論:君主提倡諫諍卻很少納諫,低級官僚敢強諫于皇帝但卻對高級官僚百依百順。一旦臣子諫諍失敗,就會傾向采取更為極端的諫諍方式,進而引發(fā)朝政風暴。官本位和權本位盛行使得官僚對人民大眾的利益漠然不顧,人民大眾對于公共事務與公共利益全不關心。當代國家治理能力的發(fā)展不光包括物質力量和制度力量,更要重視發(fā)展文化力量。阿爾蒙德通過對政治文化的研究,得出了“除非政治文化能夠支撐一個民主系統(tǒng),不然這個系統(tǒng)成功的機會是很渺茫的”①[美]阿爾蒙德,維巴.公民文化:五國的政治態(tài)度和民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548.結論,且現代社會必須以參與型為主來塑造公民文化。因此,我們黨員干部要自覺抵制權力的誘惑,堅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向人民學習、拜人民為師、向人民求教,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與利益。廣大人民群眾要認識到自身參與的重大政治含義,既要丟掉等待清官救主出現的思想,也要避免因一時情緒化而造成的自身參政權利的濫用,在黨的領導下合法積極地通過各類渠道實現參與國家和社會治理。
國家治理的重點在于社會治理,社會治理的重心在基層。中國古代王朝的諫官雖有大量的諫諍行為,但只是單純的奏疏言事而缺少政治行為和社會實踐的轉換和結合,并不能帶來國家治理境況的實質性改善。我們要打造的基層社會治理平臺,決不能像古代中國那樣,只有建議行為沒有社會行動,也不能像西方議會式決策那樣,只有商討表決的政治過程卻不參與政策的實施。我國當前人民大眾個體的特殊利益訴求無法有效實現的原因不在利益引導與表達不足,而在于社會行動的不足。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平臺必然要求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緊密結合,政治參與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人民大眾在黨的領導下以切實的社會行動參與到社會治理實踐的方方面面,并在決策過程、決策實施等各方面,時刻以人民是否擁護、是否贊成、是否高興、是否答應作為最根本的標準。促使公民政治參與和社會治理實踐在基層社會治理平臺上相互結合,是黨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抓手,能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