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詩涵
摘要: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天朝上國”的幻影徹底被打破,清王朝為了繼續(xù)維持其統(tǒng)治,試圖聯(lián)合俄國以制衡日本。1895年4月,俄國聯(lián)合法國、德國共同干涉,以阻止日本獨吞遼東半島,最終于4月23日制造了“三國干涉還遼”事件,這一事件最終迫使日本放棄了遼東半島。三國干涉還遼,實質上是十九世紀末的中國、日本與歐美列強圍繞各自的利益而展開的一場外交戰(zhàn),其結果使遠東國際關系產生了深刻變化,此后日俄對中國東北的爭奪進入了新的階段,并直接引發(fā)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戰(zhàn)爭。
關鍵詞:甲午戰(zhàn)爭;馬關條約;三國干涉還遼;以夷制夷
19世紀下半葉的東亞,是世界上一個很不穩(wěn)定的地區(qū)——帝國主義列強在這里爭奪殖民地的斗爭達到空前激烈的程度,而這一地區(qū)的政治格局在甲午戰(zhàn)后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實際上,所謂的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也并非僅僅是中國與日本兩國之間的一場戰(zhàn)爭,而是遠東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其中既涉及中、日、朝三國,也涉及俄、德、英、法、美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在遠東的利益。
經過了甲午戰(zhàn)爭一役,自視為“天朝上國”而實際已然落后良多的清政府被看似不起眼的東亞小國——日本打敗,國內、國際輿論嘩然,中國的地位一落千丈,成為列強爭相瓜分侵略勢力的范圍。明治維新后逐漸國富兵強的日本,經此一役,對外擴張的態(tài)度更加強硬。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馬關議和時多次強調:“遼東半島,撫朝鮮之背,扼北京之咽喉,為了國家長遠利益,無論如何不能不占有之?!?/p>
無力獨自應對如此危局的清政府,試圖通過“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針來達成列強互相制衡的局面,由此對俄國生出了迷信和幻想。此外,德、法、英的立場,清政府也很清楚,知道列強遲早會出來遏制日本,不管他們的主觀意圖是否是幫助中國,但在客觀效果上一定會幫中國,所以在中日開戰(zhàn)不久,清政府就派王之春等出訪這幾個國家,與之溝通、串聯(lián),并協(xié)調立場。
1895年2月14日,俄國駐東京公使與陸奧宗光會晤,勸告日本不要向大陸擴張領土,顯然有對日本遏制的意思,擔心日本通過朝鮮踏上大陸后,勢必損害俄國利益。日本通過《馬關條約》,試圖使中國割讓遼東半島,這顯然與俄國意圖謀求中國東北地區(qū)的利益相沖突,阻礙了俄國實施其遠東政策。但當時的俄國并無獨自制衡日本之實力,因此與德、法攜手,意圖共同敦促日本歸還遼東半島。
最終于1895年4月23日,俄、德、法三國公使聯(lián)聲明各自受其本國政府訓令,對中日講和條約中關于遼東半島割地事件的異議,三國分別向日本提出備忘錄。俄國方面表示:“遼東半島若被日本占據……會經常危及清國首都……朝鮮的獨立也將變得有名無實。這些情況將會妨害遠東地區(qū)持久和平?!狈▏顾f交備忘錄的部分內容:“占有遼東半島……對于遠東和平是永久的障礙?!钡聡故亲詈筮f交備忘錄的,其的態(tài)度更為強硬,指責日本沒有接受德國先前的忠告,并強調:日本必須將遼東半島歸還給中國。
三國干涉使中國產生了希望、幻覺,相當一部分大臣開始考慮延緩條約批準,而且想著在遼東半島回歸后,再接再厲將臺灣一并要回來。中國人在做著天真的夢,一時間將俄、德、法三國奉為救星。但俄、德、法三國愿意出面勸阻日本對遼東半島的歸還自然不是無代價的支援中國,而是為了各自的在華利益各懷鬼胎。1895年5月8日,中國的全權代表——伍廷芳,日本的全權代表——伊東巳代治,在煙臺交換了《馬關條約》批準書。11月8日,李鴻章與日本全權大臣林董,在北京簽訂了《遼南條約》,清政府最終以三千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從日本手中贖回遼東半島,“三國干涉還遼”事件雖然就此宣告結束,但其對于遠東格局的影響卻遠不止于此,此后的日俄戰(zhàn)爭可以說就是還遼事件的直接后果。
“三國干涉還遼”,可謂是清政府“以夷制夷”外交方針的一項成果,由此中國畢竟暫時地收回了遼東半島,然而,自恃干涉還遼“有功”的俄、德、法三國,以此要挾清政府,攫取了更多在華權益,并由此引發(fā)列強瓜分中國的惡果,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實質上表明了清政府“以夷制夷”方針的大失敗。還遼事件實質上是十九世紀末的中國、日本與歐美列強圍繞各自的利益而展開的一場外交戰(zhàn)。除此之外,經過“三國干涉還遼”,俄國與日本成為了遠東地區(qū)國際關系的矛盾雙方,此后由于雙方在中國東北及朝鮮地區(qū)爭奪的擴大,兩國矛盾更趨尖銳。最終在1904年,日本為了報“還遼”之仇,更為了攫取朝鮮及中國東北地區(qū)的侵略權益,在英美等列強的支持下,挑起了日俄戰(zhàn)爭,此后日俄對中國東北的爭奪進入了新的階段。
歷史證明,外交只是強國間的外交,一味腐敗、退讓的清政府,僅僅試圖通過“以夷制夷”而獲得短暫的喘息,其結果必然也只能是淪為列強之間互相爭奪的瓜分對象,這個“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實質上是清王朝不堪一擊的真實寫照,根本不會有哪一個列強甘愿成為其“制夷”的工具。
參考文獻:
[1] 王蕓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79.
[2][日]陸奧宗光.蹇蹇錄[M].伊舍石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1962.
[3] 喜富裕.“三國干涉還遼”事件的成因及對國際關系影響的再認識[J].甘肅高師學報,1999(01):40-43.
[4] 劉真武.三國干涉還遼與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J].世界歷史,1983(05):80-85.
[5] 郭洪茂,鄭毅.試析三國干涉還遼事件對遠東國際關系的影響[J].外國問題研究,1990(01):46-51+12.
[6] 張玉芬.論清政府的聯(lián)俄政策及其社會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3(04):32-36.
[7] 黃小林.從歐洲格局變化析三國干涉還遼[J].巢湖學院學報,2005(04):78-81+114.
[8] 李剛.歐洲格局與“三國干涉還遼”——一種結構現(xiàn)實主義的歷史個案考察[J].南都學壇,2009,29(05):30-34.
[9] 張富強.“三國干涉還遼”與日本軍國主義的外交轉折[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7(02):225-231.
[10]王宗運,楊增強.論俄國遠東政策對清政府“以夷制夷”外交的影響[J].西伯利亞研究,2011,38(0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