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蓮
(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十二中學,遼寧 撫順 113001)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改變了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多向交流,把學生個體的自我反饋以及學生群體間的信息交流,與師生間的信息交流相融合,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樣式的主體化交流網絡,構建多向互動,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
例如:“復習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和性質”一節(jié)中,如何歸納總結二次函數(shù)y=ax2、y=ax2+k、y=a(x-h)2、y=a(x-h)2+k、y=ax2+bx+c 的圖像和性質。教師首先讓學生自己完善導學案中的表格內容,然后小組內相互交流,好幫差,轉化學困生。接著每組派兩名代表,其中一名用制作的教具一邊擺演圖像,一邊說性質,另一名同學在黑板板書性質,敘述完,其他各組同學進行評價和補充。最后,老師針對學生說的有遺漏的地方進行指點。這樣,用“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情景。學生之間相互溝通、模仿中共同進步了,師生之間在教學相長中情感也拉近了,每人都輕松愉快的學習著,和諧相處著。尤其面對中考的畢業(yè)生,運用多樣式的語言傳遞的教學方式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負學生的壓力是非常顯著的。
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理論與心智技藝高度結合的學科,由于其內容的抽象性、邏輯的嚴密性,被稱為“思維的體操”,因而數(shù)學教學應該多注重一些直接感知來揭示數(shù)學知識,那么學生理解起來不會太枯燥、乏味、抽象,能激起學生學數(shù)學的熱情。如果讓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摸到他們不懂的東西,那么學生會由感性認識很容易上升到理論實踐。
例如:講解“圓柱、圓錐的側面積”一課時,教師沒有直接講解它們的公式并進行公式訓練,而是讓學生準備一張矩形和一張扇形紙片,猜測:矩形與它圍成的圓柱,扇形與它圍成的圓錐之間有哪些等量關系,圓柱和圓錐的側面積你能推導嗎?試一試,與同伴進行交流。由于學生手中有教具,自己主動地翻過來,折過去,思考著,琢磨著,把玩著,也忘記了討論。在老師的提醒下,小組內同學才開始像獻寶似的相互嘰嘰喳喳地討論著,交流著,切磋著。很抽象的圓柱、圓錐側面積公式就在學生的活動中,娛樂中得到了。由于學生真正理解了圓柱和圓錐的側面積公式,他們做起題來速度很快,準確率很高。
因此,每節(jié)課我都絞盡腦汁制作教具,要么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盡量讓學生通過直觀圖形、音像資料來學習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知識,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另外,注重板書的設計和使用,也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直接感知教學內容。板書是一節(jié)課的精華,它能突顯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通過板書可以看出教師對教學內容理解的廣度和深度以及思維的嚴謹度。課堂板書是科學的、藝術的,它能讓學生直接感知本節(jié)課的內容,強化學生的記憶,同時讓學生思想情操,審美觀念受到感染和熏陶。板書可以是圖表式,可以是線索式,甚至可以由學生根據教學的進程逐步完成,這樣,不但便于學生直觀理解,而且對概念的梳理也很明確。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過程,是師生間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的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一句溫馨的話語,都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知識產生興趣,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尤其對學困生多采用肯定的語言,多激勵,多表揚他們的進步,讓他們嘗試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們的自尊和學習的自信心。
例如:我班張XX邏輯思維能力很強,在學習理科方面有些天賦,但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在教學過中,教師對他就采取了多欣賞,多激勵,多表揚的方式,使他在學習數(shù)學這學科產生了優(yōu)越感。因此,他的數(shù)學成績始終在提升。記得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shù)關系”的時候,教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實數(shù)a、b 滿足a2-3a=1,b2-3b=1 且a 不等于b,求代數(shù)式a+b 的值。一般學生都有一種慣性思維,直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來求a、b 的值。然而,張XX 同學反映很快,他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想到了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知識點,把a、b 看成方程x2-3x-1=0 的兩個根,將復雜的問題一下子解決了。班級很多同學感到驚訝,投去羨慕的眼光。這時教師也豎起大拇指,并說到:你能改變原來的思維方式,善于活學活用知識,善于尋找解決問題的捷徑,說明你對數(shù)學知識掌握得很好,理解的透徹。長時間下去,你的思維一定會更加活躍,將來你仍有希望取得類似的成功,或更大的成功。短短的幾句話拉近了師生間的感情,肯定了學生的行為,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但針對不同的課程內容又無定法。作為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做到案頭有綱,心中有綱。做到教學方法的靈活、新穎,能吸引住學生,用“活”的方法,講清“死”的知識,使自己的教學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每個學生都能揚起希望的帆,揚起個性的旗幟,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