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靜
【導 讀】《事件思想史》圖繪了西方事件思想史的學術譜系,探討了一種超越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事件與獨異性的連接突破了語言論的牢籠,由此事件的主體與倫理維度得到了深化。事件思想激進性也應和著漢語思想的折返思維,其中敞開的敘事張力,既構成了事件與后理論話語的聯(lián)結理據(jù),也是將事件置入漢語思想的契機所在。
一
翻開這部厚重的《事件思想史》,從目錄就能看到作者的匠心獨運,既有事件發(fā)展的時間譜系,也有對事件不同維度的理論闡釋,更包含了事件蘊含的多維潛能。這種全景式的寫作風格展現(xiàn)了一種知識論上的野心,也是作者的意圖所在?!拔矣X得對事件思想譜系中任何一家所持有的具體事件思想的談論,都可能是片面的、不充分的和缺乏意義的,只有把它放到整條事件思想史長河中,前聯(lián)后掛,搖移推拉,才看得清這個坐標的刻度。”[1]《后記》中的這段剖白點明了本書的寫作方式和問題意識。
對事件思想進行全景式攬照,并不是無所不包地并置一處,而是探求一種系統(tǒng)性的整合視野。也就是說,在諸多迥然相異的事件闡釋中,共同的意向是什么?對事件之共同意向的尋求始終貫穿在本書的思考與寫作中,可以看到,事件成了真理、意義、起源、發(fā)生、可能性、獨異性等術語的語義替換。簡言之,事件是一種切中肯綮的意向,這種意向正是事件思想的內驅力。在《前言》中,作者就直接指出,書名中的“事件”,主要就是指在國際范圍內形成豐富譜系的,在動變、轉化與獨異中超越形而上學的新的思想方法。作為一種超越形而上學的現(xiàn)代思想方法,“事件”在西方思想的形而上學時代也有跡可循:在柏拉圖的洞喻中,在亞里士多德的情節(jié)理論中。作者由此對“事件”進行了史源的追溯。
在事件思想活躍的20世紀,這種求真意志是如何展現(xiàn)的呢?海德格爾對“Ereignis”的論說,是理解事件思想的一個關鍵起點,作者花了相當篇幅來探討這一術語的內涵及譯名,諸如“本有”“居有事件”等,而“Ereigins”顯示的是傳統(tǒng)形而上學所未思考的與剩余的,“事件”因而從“是”的語法中逃逸而出,是直擊謂詞之后的勢能。
事件是理解當代歐陸哲學的命門,也是當代激進思想的底座。在晚期海德格爾思想的輝映下,事件思想紛紛登場,拉康、列維納斯與利科的思想中醞釀著事件的早期形態(tài);布朗肖與??率录摻沂玖耸录脑捳Z特征;利奧塔、朗西埃、馬里翁與斯蒂格勒的思想路徑則從不同維度揭示了事件的深度滲透;德勒茲和維利里奧事件論的內在性特征,巴迪歐與齊澤克事件論的超越性面向,以及德里達和南希事件論的解構性推進等。事件思想在歐陸野蠻生長,在英美世界開花結果,伊格爾頓的文學事件論,事件譜系中的分析哲學張力,反事件張力,以及情感與審美張力等——作者論述了事件在當代思想中的語義旅行,事件話語的運作突破了畫地為牢的學科邊際,成為不同思想路徑交匯的樞紐。
本書的第十三章名為“事件思想的最新發(fā)展與演進邏輯”,在全書占據(jù)篇幅不大,包含的內容卻相當豐富。作者深描了事件思想的前沿發(fā)展,人類學、生命政治、戲劇實踐、思辨實在論等唯物主義等話語空間,作為一種靈活的思想方法,事件顯示了一種獨異性(Singularity)的詩學訴求,獨異性也是事件思想譜系的另一條思想脈絡,幾乎就是事件的別名,“事件是一種獨異性,它是一種造成差異的差異”[2]。由此我們也不得不追問一個問題:獨異性是唯名論的執(zhí)著所在,那么,我們如何切中獨異性的所指,而不讓其僅僅是一個名字呢?
于是,在獨異性的詩學譜系中,最有趣的莫過于事件的“反事件”張力,這正是為獨異性尋求實在的行動。邁克爾·索亞指出,獨異性對原因神秘性的預設,仍難以擺脫形而上學的癥結。他所提出的“反事件”原則,也就是反對獨異與日常的分離和對立,這種分離遮蔽了日常本有的獨異因素。換言之,難道不恰恰是對獨異性的無度追求,使日常性喪失了基本的庇護嗎?通過對巴迪歐事件論的批判,以及現(xiàn)代主義小說的敘事分析,索亞指出,在喬伊斯的作品中,存在著一種比哲學家更具意義的模式,一種不依賴于事件而適應了日常生活的模式,獨異性與日常性的融合是一場頓悟的后果,是事件的自我取消,是將偶然、反常和意外之物納入靜水流深的日常之中,也重塑了主體的歷史經(jīng)驗。
在事件中引入日常性,并不是作者的最終訴求,根本上還是要凸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文學寫作理念的一個拐點。簡言之,就是從“寫什么”到“怎么寫”的轉變,關注重心從對現(xiàn)實的反映轉向語言的形式構造上來了,這一轉向直指20世紀西方文論的語言學轉向。
二
語言論轉向是這部著作的理論焦點,事件與其獨異性的連接也主要表現(xiàn)為對語言論的背反和脫離。在索緒爾結構語言學的啟發(fā)之下,語言探究轉向了符號差異和形式研究,語言成為能指的空轉系統(tǒng),超驗所指被延宕,言之有物蛻變成了言未及物。沿此視野,作者進一步指出,建構論視野使語言成了思想的基本架構,在透明的科學語言與晦澀的詩性語言之間,主體被延宕并繳械了。事件則將語言引向了結構的邊界,代表著一種朝向本源的意志,是尚未被捕獲的發(fā)生。
事件論之所以成為一種浩蕩的理論潮流,也源自晚期資本主義文化邏輯的自我批判、修正和突破,是在突破語言牢籠之后的逃逸、轉化和新的生成。事件思想再次操演著西方哲學的求真意志,這一求真意志沖破了自我意識與語言符號的牢籠,直面著真理的本源發(fā)生,并將思想奠基于唯物的根基之上。事件對物的祈慕不是刻舟求劍,而是時間洪流中的執(zhí)今之道,是歷史和辯證的。
以“事件”之名,思想到底在追覓什么呢?這也是掩卷后的一些困惑。事件刺破語言規(guī)范,構成了對語言拜物教的尖銳批判,將一些尚未到來和兌現(xiàn)的可能性再次封存進了獨異性之中,這些符號仍需要來自別處的力量的激發(fā)。這種力量就是被作者稱為“折返思維”的事件之力。在一個道術將為天下裂的時代,事件具有一種奇妙的返本歸源的能力,這種折返性似乎具備了“反者道之動”的道家意蘊。作者在錢鍾書先生的闡發(fā)中找到了印證,“‘反’有兩義。一者,正反之反,違反也;二者,往反(返)之返,回反(返)也”。不過,提出這種比較勾連時,作者也是相當謹慎的,其中存在著對語言之可能性與不可能性的設定差異。事件的“折返性”闡明了事件既建構又解構的雙重性質,蘊含著重復與差異的辯證法。一方面,事件總是對規(guī)范性思想的突破,將一種不確定、偶然性和極端例外狀態(tài)切入了本體這一相對穩(wěn)固的語義范疇中,一些既成的轄域倒塌了;另一方面,這種倒塌帶來的并不是廢墟,而是新的生長點,世界以新的組織形式,繼續(xù)蔓延生長?!罢鄯邓季S”是作者將事件置入漢語思想的一個楔子,也敦促著我們繼續(xù)思考與之相關的兩個問題。
首先,事件與主體息息相關。主體轉變是事件的發(fā)生平臺,在這一點上,齊澤克的洞見值得重視,即“真正的事件恰恰是主體性這個事件本身”[3]。主體之維猶如草蛇灰線,埋伏在作者對事件思想的鋪陳演繹中,也關聯(lián)著事件的神學之維與唯物向度。在世界各大宗教傳統(tǒng)中,都存在著有關主體轉變的奧秘經(jīng)驗,在上帝已死的貧乏時代中,事件思想其實進行了一場理論復魅,為一個被資本抽空的世界注入了新的可能性。不過,事件引發(fā)的主體轉化絕不是一神論或意識哲學的變體,因為在事件中,“并不是主體的溝通和交往奠定了此后的社會秩序……而是在某個不可逆轉的事件中,在世存在的人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關聯(lián)于世界中各種存在物,人在世界中成為事件之后的架構的一部分,而不是人(或商談交往的主體間性)從主觀上建構了世界秩序。世界是在事件之中發(fā)生的,這樣哲學的事件轉向實際上將我們與世界萬物的關系重新拉回到唯物主義的根基上來”[4]。事件引發(fā)的主體轉化始終包含著心與物的雙重性,這看似對峙的兩方是辯證地相互決定的,依循著對立面相互轉化的原則,張開了不同世界的平面差,也為新的可能性騰挪了空間。
其次,與主體性緊密相關的問題就是事件的倫理性,倫理離不開價值設定,在本書開放性的結論中,作者指出,事件既解構又建構的雙重運作,本身就是一次價值重估,事件會擁戴一種什么價值呢?這部著作最后討論的一位事件思想家是韓裔學者韓炳哲,他描繪出新自由主義政治下,自我實現(xiàn)已蛻化為自我異化的可怖現(xiàn)實,事件所蘊含的獨異性特質已被資本的自我生產預先征用。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事件擁戴的價值倫理不是美與善的普遍標準,不是無限的自我生產與擴張,而是一種知止,在事件偶然與反常的外觀之下,蘊藏一種莊重的止息。這與阿甘本曾論及的潛能之非潛能,即“并不意味著所有潛能的缺席,而是不付諸行動的潛能”[5]、讓-呂克·南希提及的思想的“非功效”特質等,都有類似之處,也可以關聯(lián)于道家的無為思想,這種無能的能力將主體從自我異化的能動性賽道中解放出來,從而真實地面對他者的到來和發(fā)生。
三
《事件思想史》并未局限于對事件思想的單向度論述,在理論敘述中,作者的寫作實踐一直貫徹著通透的“實用”精神。對漢語學界來說,事件范疇的意義就在于其作用之中,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作為一種靈活的思想方法,事件揭示了理論與后理論之間的話語斷裂,事件緣起于對理論的不滿,意在消除概念拜物教,讓那些被意識和語言權力所遮蔽的流動性顯現(xiàn)出來,事件思想更新了我們對于主體、自然乃至時間的庸??捶?,其激進底色突破了規(guī)范性思想的制約,走向了本源發(fā)生,這已經(jīng)構成了一種新的本體論輪廓,并更新了文學的研究視野。就此而言,事件當仁不讓地成為文學理論本體建構的根本要素,將引領文學研究走出語言自律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神話,從而在文本內外、作者與讀者的語境互動中生成新的倫理形勢。
其次,在西方思想語境中,事件是個正襟危坐的理論術語,但在漢語思想中,可以被轉譯為一種游擊戰(zhàn)式的靈活闡釋方式。在對事件思想進行剖析時,作者經(jīng)常用一些漢語思想中的“案例”來紓解理論的難解之處,這些穿越式闡釋也是閱讀本書的樂趣之一。例如,作者“以嘉禾之種,不能得嘉禾之實”來闡明規(guī)范和例外的關系。在解釋海德格爾的“居有事件”時,則引用了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的一段話:“本之《書》以求其質,本之《詩》以求其恒,本之《禮》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本之《易》以求其動: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币郧蟮乐摹氨尽弊?,來對勘“本有”兼具靜態(tài)歸屬與動態(tài)發(fā)源的雙重面向。這種闡釋在文中并不孤立,是蔓延在字里行間的比較意向。這莫不表明,漢語書寫尤其是古漢語本身就包含著事件性?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正是這不盡言之書、不盡意之言狀摹了世間萬象,“不盡”給出了余地和空間,是事件發(fā)生的場所。
再次,事件思想在創(chuàng)作、研究以及教學中的實踐,都指向了創(chuàng)造本身。其中,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事件視角,更是直擊了教育的核心問題,教育目標并不只是知識傳授,更是人格養(yǎng)成。事件思想的主體性與倫理關切在教育問題上更為凸顯,這意味著課堂該是一場寶貴的機遇,由教師的慧思開啟,并在學生的參與經(jīng)驗中鐫刻心智歷練與解放的旅程。作者以“美學”課程為例,從“分割強度”“介入他者”“虛擬折返”三個方面,將教學步驟改造為一種廣義敘事,觀念的智性扭結被敘事打開,由此觀念化的美學范疇轉化成了情境式的親歷體驗,學習過程也是一場自我發(fā)現(xiàn)的過程。就此而言,作者的教學理念頗類似于朗西埃的平等教學法,也就是說,教師應放棄對解釋權的壟斷,教學應從觀念的結構性虛構中擺脫出來,真實的教—學過程是意志對意志的激發(fā)。[6]事件化的教學愿景天然地適應于美學這門有關“非知之知”的學問,這也是獨異性對規(guī)范性的消解和證明。
劉陽教授的這部著作是令人欽佩的。他以廣闊的視野,翔實的資料,以及強大的理論辨析力,將紛繁復雜的理論話語納入事件坐標之下,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深度探討。雖然這種鋪陳使作者針對某些具體問題的論述,難免有意猶未盡之憾,不過,作者圖繪事件思想史坐標的學術意圖已然達成。經(jīng)由事件的引領,這部著作彰顯了20世紀以來西方思想的激進本色,而這種激進性也一直潛藏在漢語思想的根部。在這部著作完成之際,作者將目光轉向了事件思想的漢語因緣,“漢語寫作以非純粹在場的(文學)寫作,來激活理論并創(chuàng)造事件,進而實現(xiàn)事件思想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便是值得來為之奉獻智慧與心力的未竟學術課題”。以事件之名,后理論時代的理論探索轉向了敘事,在敘事張力中,應和著那些嵌入過去與當下并塑造未來的力量。
[本文為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8XNB017)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1]劉陽.事件思想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490.
[2]劉陽.獨異性詩學的當代譜系[J].文藝研究,2021(04):22.
[3][斯洛文尼亞]齊澤克.事件[M].王師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6:87.
[4]藍江.歷史唯物主義視野下的事件轉向——《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的事件問題蠡探[J].理論探討,2021(04):58.
[5][意]喬吉奧·阿甘本.潛能[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299.
[6][法]雅克·朗西埃.無知的教師:智力解放五講[M].趙子龍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