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明偉 樸成學 程實 武小峰(吉林省蛟河市天崗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近年來,由于作物特性以及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玉米成為了我國種植量最大的作物之一。但受制于農業(yè)技術以及環(huán)境多樣性的影響,其整體的產量并不高而且穩(wěn)定性不好。對此,我們要總結問題發(fā)生原因,通過科學技術的實施,有效提高玉米種植活動的科學性以及對病蟲害的防治能力,促進玉米作物的增產增收。
目前來看,在雜交技術的應用下,市場上的玉米種子類別繁多,這也增加了農戶選擇玉米種子的難度,甚至很難科學匹配適合當地環(huán)境生長的玉米品種。實質上,玉米品種的選擇對于作物高產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并且在生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首先,要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因為不同品種其對于播種時節(jié)和土壤酸堿度是有著不同要求的,所以在購買種子之前,要對土壤各類物質含量進行檢測,從而進行科學選種。其次,要充分結合當地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立足玉米品種的抗寒性和抗旱性等方面選出適合品種。最后,參考作物反饋,盡可能地選擇隆平206、中科11 號等優(yōu)秀品種,保證良好的抗逆性和緊湊性,為實現玉米高產打好基礎[1]。
種子處理是通過外在手段改造玉米品種抗性的主要措施之一,其大體包括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首先,種子挑選。玉米種子購買之后要對所有種子進行挑選,其目的是去除長勢不好、干癟以及有蟲咬痕跡的種子,并同步將沙土篩除,以免劃傷種子外皮,提高發(fā)芽率和成活率。其次,挑選好的種子還要進行晾曬,將其平鋪在陽光下,提高對生長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再次,用溫水進行種子浸泡,保證充足水分,為種子著床建立基礎。最后,采用藥劑拌種。作為一種常見的種子處理手段。該方法可以在藥效的作用下,使種子攜帶抗性完成萌芽,從而增強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緩解環(huán)境負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藥物濃度的控制,以免產生抗藥性或者破壞周圍環(huán)境和降低種子萌芽率。在拌種時,還可以添加微量元素,如海藻等,增強玉米的抗逆效果。
在播種之前,應深入分析當地的具體情況,加強種植管理力度,大幅度提高玉米種植的品質與產量。播種玉米之前,種植人員要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因為玉米種類繁多,要進行合理選擇,根據生長特點不同,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結合當地的土壤環(huán)境與氣候情況。
在播種過程中,需要控制好播種深度,讓玉米種子健康生長與發(fā)芽,要根據種子大小、品種、土壤情況確定種子種植深度,一般深度為4 到6 厘米,當土壤出現黏重時,種植人員應適當推行深栽播種,對于較好的墑情地塊來說,需要大概每畝種植5000 株,對情況不好的墑情地塊來說,每畝約種植3500 株。
在種植地區(qū)開展整地工作,能夠為玉米提供優(yōu)質的生長環(huán)境,提高種子出芽率。首先要疏松土壤,整平土地,保證種植范圍中不存在大塊堅實的土壤,呈現出一種下實上虛的狀態(tài),整地過程中,應處理好土壤中的草根、石塊等各種雜物,避免對玉米的生長產生影響。若種植區(qū)域種植過作物,需要進行滅茬處理,并在冬季實行深耕處理,因為各地區(qū)的土壤條件不同,深耕的深度需適當調整,增加土壤的肥力與透氣性。
適期播種是玉米高產技術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因此要嚴格控制。因為在合理的期限內進行播種,不僅種子能夠在適宜的土壤溫度下生活和生長,而且還能保證成熟期的準時到來。如果過早播種,則土壤的溫度相對較低,種子很難存活。同樣,過晚的播種會因為錯過最佳授粉期進而造成減產。因此,在進行播種時間選擇上首先要參考當地條件,并以實際的環(huán)境溫度為參考,科學開展播種作業(yè)。以我國南北方的玉米種植為例,北方由于氣溫低、土壤干燥,所以通常在五月份的中上旬播種,而南方地區(qū)氣溫高、濕度大,所以播種時間一般在三月份的中下旬。其次,種植后可根據環(huán)境變化采取覆膜保溫以及追施肥料等方法,調節(jié)生長狀態(tài)。
玉米種植不宜過密,因為玉米屬于闊葉植物,如果株距或者壟距過小,相鄰玉米作物之間就會出現遮擋,影響正常的光合作用,抑制生長。因此,在種植時要盡可能的合理密植。首先,根據作物品種科學確定苗間距和壟距,保證最基本的生長需要;其次,長成幼苗后要進行及時的間苗,其基本原則是去弱留壯、去偏留正、去小留大。間苗的主要作用不僅僅是為了緩解營養(yǎng)競爭,同時還能提高農田的通風效果,加快水分流轉,抑制病蟲害的發(fā)生。最后,做好除草工作,并將除掉的草轉移至農田外,防止復生。
田間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參考土地的恢復能力,以人工干預的方式進行土壤的效果改善,保證較高的生產水平,常見的工作有施肥和灌溉等。以施肥為例,既要做好發(fā)芽階段的肥料補充,又要準確把握快速生長期進行追肥,提高產量。灌溉則是補充作物水分的根本措施,其不僅有助于作物加速生長,同時還可以更新土壤礦質結構,促進幼苗吸收。
玉米在生長階段要尤為重視水肥管理,各個生長時期水肥管理都存在差異。在幼苗時期,土壤含水量會對幼苗生長有著較大的影響,要保持土壤水分,觀察土壤墑情,當土壤發(fā)生干旱情況時,種植人員要及時補水,若土壤中存在過量的積水,要做好排水工作。玉米生長至小喇叭口到大喇叭口時期,對每畝土壤要追施20kg 尿素,借助機械設備進行施肥、開溝、培土等有關操作。在玉米拔節(jié)時期,使用拔節(jié)肥,大喇叭口時期是碎粒形成階段,水肥條件對籽粒的發(fā)育有著直接影響,若想增加雌粒數量,就需確保可以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保證玉米可以獲得充足的養(yǎng)分與水分。在施肥階段要將化肥和有機肥進行搭配使用,以免出現化肥燒葉的狀況,在吐絲時期,不可施加大量的氮肥,要科學配比鉀肥、磷肥。有機肥是指堆肥、秸稈、沼氣肥等,這類肥料的施加也要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以免發(fā)生二次污染,在玉米蠟熟時期,玉米籽粒重量與大小均為生長階段最大值,是最佳收獲時期。
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對化學肥料的用量有著明確要求,盡可能減少化肥的用量才可保證綠色健康。因此,為提高玉米產量,可適當施加替代肥料[2]。
玉米生長階段病害極為常見,例如紋枯病和斑病等,其不僅影響作物產量,如果控制不及時,很容易出現大規(guī)模的發(fā)病情況,甚至造成絕產。以大小斑病為例,其多發(fā)生于夏季時期,最主要的特征是葉面出現斑紋。防治時,可通過噴灑多菌靈以及追施肥料等措施來進行有效控制,并做好日常的管理調控。除此之外,瘤黑粉病也是常見的玉米病害之一,其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氮肥的過量。預防時一方面要控制氮肥的施加,另一方面要進行必要的倒茬輪作,控制病情的持續(xù)性發(fā)生。在高溫與高濕環(huán)境下,發(fā)病率較高,在防治過程中,要對土壤進行整理,挑選抗病性玉米品種,要及時摘除病葉,帶出種植區(qū),進行集中燒毀,能夠防止發(fā)生互相傳染的情況,同時進行科學噴藥[3]。
病毒病可能出現在玉米生長的任何階段,種植人員要選擇合理的噴藥模式做好防御工作,保證種植質量,將抗蚜可濕性粉劑均勻噴灑在玉米病株上,可以達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
玉米黑穗病會嚴重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若不及時加以控制,會大幅度降低玉米產量,玉米果穗部分受到嚴重破壞。高抗類品種有中單2 號,挑選好種子后,使用濃度為15%的三唑酮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調整合適的玉米種子量,每100 公斤種植中加入100 克的三唑酮溶于水,比例達到1 比40,配置好溶液后,與種子均勻攪拌,有效防治黑穗病。
玉米褐斑病的致病原是玉蜀黍節(jié)壺菌,會破壞葉片與葉梢,當病情嚴重時,會出現全葉干枯的情況,造成大量減產。當感染此病毒后,玉米葉片上會生長出病斑,密集分布,顏色會逐漸轉變成黃褐色與紫褐色,當病斑發(fā)生破裂后,會散發(fā)出黃色粉狀物,可以從農業(yè)角度對這種病害進行防治,病情嚴重時,停止使用秸稈還田技術,施加腐熟的有機肥??刂品N植密度,防止密度不合理影響到田間通透,要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病害高發(fā)期需提前噴施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同時搭配磷酸二氫鉀,可以助力玉米的長勢。
常見的玉米蟲害有玉米螟和紅蜘蛛等,其通常會破壞玉米苗的心葉,并影響組織生長。玉米蟲害對玉米產量的影響較大,因此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常見的蟲害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藥物防治,可噴灑阿維菌素乳油等藥物,通過濃度調節(jié)實現有效殺蟲;其次,生物防治,即引入害蟲天敵,通過捕食活動消滅害蟲;最后,物理防治方法,利用害蟲的趨光性,通過變頻燈的設置吸引害蟲,并進行集中捕殺??偠灾蓸嫿ňC合性的病害應對體系,提高防治效果。
草地貪夜蛾已經侵害了我國許多的玉米種植區(qū),為保證農戶的利益不受到侵害,要對草地貪夜蛾加強防治,這種害蟲適合在溫度為20至30℃的環(huán)境中生長,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就可完成第一代的生長,根據其生長規(guī)律,應在五六月份時開展防治工作,借鑒以往防治工作的經驗,可輪換使用多殺菌素、氟蟲雙酰胺、氯蟲笨鉀酰胺等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物理防治技術就是采用物理預防手段防治病蟲害,比如,在播種前實行的浸種工作,能夠大幅度提升玉米種子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減少蟲害發(fā)生概率,使用谷草把玉米與高粱捆綁在一起,能夠防止玉米粘蟲的產生。保證玉米得以健康生長,種植人員應嚴格監(jiān)控玉米生長狀況,時刻觀察種植時出現的異常情況,一旦發(fā)現病蟲害,要迅速將病株清除干凈,避免蟲害的大范圍蔓延,引發(fā)更大的損失。
化學防治技術難免會對土壤造成嚴重的傷害,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后續(xù)的種植埋下隱患,但是這種防治技術效果非常明顯。比如,將合理配比的敵百蟲粉與馬拉硫磷粉進行混合,在田間進行均勻噴灑,可有效抑制玉米粘蟲生長。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學藥劑過程中,要尤其注意用量,防止由于化學藥劑使用過量而對玉米產量和質量造成影響。
相關鏈接
玉米與傳統(tǒng)的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強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貧瘠性以及極好的環(huán)境適應性。玉米的營養(yǎng)價值較高,是優(yōu)良的糧食作物。作為中國的高產糧食作物,玉米是畜牧業(yè)、養(yǎng)殖業(yè)、水產養(yǎng)殖業(yè)等的重要飼料來源,也是食品、醫(yī)療衛(wèi)生、輕工業(yè)、化工業(yè)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由于玉米資源極為豐富、廉價且易于獲得,它們還具有許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殺菌等,其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及應用前景。2018 年8 月,財政部、農業(yè)農村部、銀保監(jiān)會印發(fā)通知,將玉米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yè)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2018年,中國玉米產量25733 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