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
這個世間,有沒有“該”呢?譬如,該得的名利以及該擁有的人?
你得到了,就是該得,沒得到,就是不該得。得到了,重新失去,也是不該得。幾經(jīng)輾轉(zhuǎn),再回到你手中,還是該得。
生活的真相,可能比這個還要復(fù)雜。那些經(jīng)歷了大起落大浮沉的人,更清楚內(nèi)里的跌宕曲折。也許,活到最后,每個人都有發(fā)言權(quán)。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這個世界,真的沒有多少是該與不該的。
“該”的核心,是排他的,是獨占的。在自我心理暗示上,上天須保證結(jié)果的必然性。但生活會以它的偶然,彰顯自身的撲朔迷離和不可捉摸。
所以,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也不用把這種無常看作不公平。因為在別人那里也曾有該得的未得到,只是,你僅看到自己的不幸,沒看到別人的不幸罷了。
對于生活中的種種別扭,順應(yīng)也許是最好的辦法。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就隨它去吧。
身在其中,就笑著看它來去;身在其外,就坐在路邊靜靜欣賞。
這個世界,沒有什么必須是你的。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就難免會帶著誰都欠你200元的面相。這種面相掛久了,必然映射到自我的氣質(zhì),從而令你在他人心中的印象崩塌。
這是一種極壞的心態(tài)。它的危害有二:其一,身邊的人會逐漸離你而去,畢竟,誰也不愿跟一天到晚悲悲戚戚的人在一起;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你總是快樂不起來,這會危及健康。當你健康的時候,覺得什么都很重要,什么都舍不下;當你不健康時,才覺得所有都不重要了。
可是,已經(jīng)晚了,何必呢?哪怕該是自己的,也要敢于放手給他人。敢舍,是一種活到輕松的風(fēng)度,更是一種活到開闊的能力。古往今來,那些大人物,都是敢舍的人。恰恰俗世中人,才會盯著雞毛蒜皮,錙銖必較。
有時候,我們仰望他人取得的成就,或者羨慕別人過得幸福,總覺得別人生活得比我們要好。究其原因,只是他們的斷舍離做得要比我們好,比我們徹底。
什么也舍不得的人,最終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人與人最大的區(qū)別恐怕就是:你做不到的,人家做到了。由此,也便拉開了每個人的人生高度和生活質(zhì)量。
能悟到,還要能做到。正如王陽明所提倡的,要知行合一。蘇軾被貶黃州,寫下著名的《赤壁賦》,其中就有句子自警,他說:“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他還說,這個世界,你能始終擁有的,就是“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因為它們不屬于誰,進而才真正屬于你。
也就像蘇軾這樣人生跌落到底的人,才有如此至真至深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