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章 文 張亞雄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問天閣。
在航天員進入發(fā)射塔架之前,3位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就住在這里。今天,他們要從這里出發(fā),開啟太空征程。
6月17日清晨5時許,媒體記者和來自航天城的各界民眾陸續(xù)到達問天閣附近,大家滿心期待、翹首以盼,為即將出征的航天員送行。
6時30分許,身著乳白色航天服的3名航天員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走出一樓出征大廳,出現(xiàn)在圓夢園廣場上。
廣場內(nèi)頓時彩旗飄揚、人頭攢動。歡送隊伍揮舞鮮花、國旗、彩旗,激動地吶喊著:“祝你們成功!祝你們凱旋!”“向航天員學習!向航天員致敬!”在場的人們用各種方式為航天員壯行,為他們祈福加油。
“總指揮長同志,我們奉命執(zhí)行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wù),準備完畢,請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聶海勝,航天員劉伯明,航天員湯洪波?!睆V場上傳來洪亮的聲音。
“出發(f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wù)總指揮部總指揮長李尚福莊重地下達命令,并舉手敬了一個軍禮。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伴著《歌唱祖國》的樂曲,大家用力揮動著手中的彩旗為航天英雄送行。
一步、兩步、三步……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迎著大漠朝陽,緩步走向開往載人航天發(fā)射場的專用車輛,此時的圓夢園變成了一片沸騰的海洋。
距離問天閣5公里外,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組成“最強雙十二”組合,正靜靜等待主人到來。
晨光下,發(fā)射塔架回轉(zhuǎn)平臺徐徐打開,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托舉著飛船,緩緩露出了全部面容,白色的箭體在藍天和荒漠間傲然矗立,直指蒼穹?;鸺w上鮮紅的五星紅旗和“中國航天CZ-2F”字樣格外矚目。
“30分鐘準備!”8時52分,發(fā)射場上空,傳來0號指揮員的口令聲。此時,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正在神舟十二號飛船里,做著最后的準備。
“長征報告,運載火箭準備好!”
“飛船準備好!”
“神舟十二號準備完畢!”
這是時隔近5年后,中國航天員的又一次太空之旅,也是中國航天員的第七次出征。
“5,4,3,2,1!”“點火!”“起飛!”在場的人們情不自禁地跟著0號指揮員的口令吶喊,還一邊極力穩(wěn)住自己舉著攝像器材的手。
9時22分,伴著震人心魄的轟鳴聲,長征二號F遙十二火箭托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拖曳著紅色尾焰直沖云霄,在蔚藍的天空中留下絢爛的光芒。
視線轉(zhuǎn)向北京。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航天科研人員正密切監(jiān)測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運行情況。
“最后靠攏飛行,最后靠攏飛行?!?/p>
15時許,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開始準備對接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這時,控制中心的大廳里響起了航天員在太空中傳回來的聲音:“外邊看得到嗎?”“看不到?!?/p>
坐在飛船窗口的首次飛行的航天員湯洪波,不時轉(zhuǎn)頭觀看窗外的太空景象。在密切關(guān)注地面指令、查閱操作手冊的同時,3名航天員也進行著輕松的對話。
“神舟十二號,我是北京。”
“神舟十二號到?!?/p>
控制中心里此起彼伏的指令聲音,身著航天服遨游太空的航天員的颯爽姿態(tài),失重狀態(tài)下微微漂浮的操作手冊,令記者忍俊不禁的對話……一幕幕畫面,都讓定格在此刻的珍貴歷史瞬間更加震撼。
15時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gòu)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浩瀚的太空令人向往。在天和艙外定向攝像機的鏡頭下,蔚藍色的地球與天和核心艙相對運動。
18時48分,3名航天員身著輕便的藍色艙內(nèi)工作服,在眾人的目光中打開艙門,依次進入空間站核心艙。這是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星辰大海,就在前方。
(選自2021年6月18日《光明日報》)
——鑒賞空間 ——
如果說消息是“報道新聞事件”,新聞特寫是“描繪新聞瞬間”,那么通訊的主要任務(wù)就是“講述新聞故事”。通訊的“故事”與小說的“故事”不同,它必須真實。通訊只能通過對事實的巧妙組織與描述,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本篇通訊分兩部分敘寫新聞故事:航天員進入太空的過程,以及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看到的神舟十二號的情況。全文按照時間順序,用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生動展現(xiàn)了新聞的關(guān)鍵之處。大家在閱讀本文時,要注意它是怎樣講“故事”的。
——讀有所思——
1.通訊有三個顯著的特點——新聞性、文學性、評論性。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本篇通訊的這三個特點。
2.本篇通訊具有較強的感染力,請結(jié)合具體情節(jié),試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