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李歡,張 彪
(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29;2.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老年病科,江蘇 南京 210029)
在中醫(yī)學的八綱辨證理論中,寒證與熱證是對病性的概括。在各種慢性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中,常出現(xiàn)寒熱相兼的證候,稱為寒熱錯雜證。上熱下寒證屬于寒熱錯雜證之一,是指在同一時期內(nèi),人體的上部表現(xiàn)為熱證,下部表現(xiàn)為寒證的中醫(yī)證候。上熱下寒證的特殊性不僅在于病性的寒熱兼雜,還在于病位之異。上熱下寒證患者的上焦可出現(xiàn)咽干口苦、心悸頭暈等熱盛癥狀,而下焦可出現(xiàn)大便稀溏、小便清長等下寒表現(xiàn)[1]。筆者認為,上熱下寒證中的“上”、“下”非特指上下二焦,還指在五官、胸膈等部位出現(xiàn)熱證的同時,中下二焦出現(xiàn)寒證?!吧蠠帷笨杀憩F(xiàn)為耳鳴、口瘡、牙齦腫痛或齒衄、咽喉腫痛、瘰疬等,“下寒”可表現(xiàn)為脘腹冷痛、崩漏等。上熱下寒證是一類虛實相兼、病機復雜的中醫(yī)證候,在治療上并不能簡單地將清熱藥物與溫里藥物相疊加,而是要深入分析病機、審慎辨其病位后,隨證治之,方能獲得良效。本文主要是對上熱下寒證的理論溯源和病因病機進行討論,并總結(jié)中醫(yī)辨證論治上熱下寒證的臨床經(jīng)驗。
《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師傳》中說:“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边@一論述已初具上熱下寒證的雛形。上熱下寒證之證名首載于《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刺節(jié)真邪》:“上熱下寒,視其虛脈而陷之于經(jīng)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贝宋氖状握撌隽松蠠嵯潞C的治則[2]?!吨T病源候論·冷熱病諸侯》中說:“陽氣并于上則上熱,陰氣并于下則下寒?!贝宋恼撌隽松蠠嵯潞C的病機,陽并于上,陰并于下,陰陽失交,乃成上熱下寒。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多有對上熱下寒證的論述,如用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治療胃熱脾寒、中焦格拒,用麻黃升麻湯治療肺熱脾寒,用烏梅丸治療膈胃有熱、脾腸有寒等。至明代,張景岳提出了以“引火歸元”的理念辨證論治上熱下寒、陰陽格拒之證。近年來隨著中醫(yī)藥理論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上熱下寒證的相關理論也在不斷完善。
近代醫(yī)家對上熱下寒證的病機多有不同的闡述。李振華教授認為上熱下寒證之脾胃病的病機在于脾胃功能失調(diào)、氣機不暢,治療時除了寒溫并用外,還應注重調(diào)理中焦氣機[3]。金宇安教授認為上熱下寒證的根源來自于脾胃之變,脾胃樞軸為本,并提出“握樞而運,以漸透于上下”的觀念,以清上溫下治其標,以健胃和脾治其本[4]。由此可見,上熱下寒證是以心肝氣郁為先,涉及脾腎的復雜證候。
患者胡某某,女,55 歲,2021 年1 月25 日就診。主訴:耳鳴間作1 月。近1 個月來該患者經(jīng)常耳鳴,耳中有閉塞感,面赤,平素心煩,時泛酸,偶噯氣,口干口苦,偶頭暈,胸悶氣短,神疲乏力,腹中冷,喜溫飲,寐差,難以入睡,易醒,大便稀,尿失禁。其舌質(zhì)紅,苔白厚,脈弦。西醫(yī)診斷其病情為:耳鳴。中醫(yī)診斷其病情為:耳鳴,上熱下寒證。用藥如下:柴胡10 g、升麻10 g、黃芩10 g、桂枝10 g、炒白芍10 g、法半夏15 g、煅龍骨30 g(先煎)、煅牡蠣30 g(先煎)、茯神30 g、炒酸棗仁12 g、黨參20 g、黃芪30 g、龍膽5 g、山萸肉30 g、制附子10 g(先煎)、黃連3 g、制吳茱萸3 g、鐘乳石15 g(先煎)、炙甘草3 g。水煎服,每天服1 劑,分2 次服用,共服7 劑。二診時該患者自述耳鳴明顯減輕,頭暈不顯,夜寐轉(zhuǎn)安,便質(zhì)較前稍干。效不更方,囑其按原方繼續(xù)服藥7 劑。
按:本例患者為中老年女性,平素起居失當,脾腎不足,中焦虛寒,無以升清顧護周身,是以出現(xiàn)頭暈、乏力、腹冷、便稀等癥狀;其腎陽不足失于固攝,故見尿失禁。其平素心煩,面赤,口苦,寐差,為心肝火旺之象,故見耳鳴。清代鄭欽安以陰陽八卦論述上熱下寒證,離為君火屬陽居于上,坎為水屬陰居于下,子時真水上交于心,午時心火下降于腎,升降往復。在陰陽八卦中,心、肝、腎分別與“八卦”中的“離”、“震”、“坎”相對應。故對本例患者進行治療時應注重瀉心火、平肝潛陽、補腎氣。對該患者進行治療所用的方藥以柴桂龍牡湯為基礎方。方中的柴胡、黃芩可清瀉少陽熱邪,引經(jīng)報使,配伍升麻可加強清熱解毒之效;龍膽可清瀉肝火,黃連可清瀉肝胃邪熱,吳茱萸既能溫腎降逆,又可緩和黃連之寒涼;龍骨、牡蠣、鐘乳石可下潛上亢之陽熱,并能鎮(zhèn)靜安神,佐以參芪能溫補脾胃;附子可溫中散寒,配以山萸肉可起到“引火歸元”之效;茯神、炒酸棗仁不僅能益肝安神,亦可清在上之虛熱;炙甘草可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全方寒熱并用,補泄兼施,可共奏疏肝瀉火、補氣通竅之功。
患者江某某,女,55 歲,2021 年1 月25 日就診。主訴:燥熱冒汗,瞼赤升火9 年。9 年來該患者常感周身燥熱冒汗,瞼赤升火,口干口苦,神疲乏力,頭暈腰酸,小腹以下怕冷,胸悶心慌,納可,進食不脹,時泛酸噯氣,喜溫飲,寐差,易醒夢多,大便時稀,痛瀉腸鳴,尿多清長。其舌質(zhì)紅,苔白厚,脈弦。西醫(yī)診斷其病情為:女性更年期綜合征。中醫(yī)診斷其病情為:汗證,上熱下寒證。用藥如下:柴胡5 g、黃芩10 g、法半夏15 g、桂枝10 g、炒赤芍5 g、炒白術10 g、煅龍骨(先煎)20 g、煅牡蠣(先煎)30 g、茯神30 g、炒酸棗仁10 g、炮姜30 g、黃連3 g、制吳茱萸1 g、生石膏20 g(先煎)、阿膠珠5 g、淫羊藿10 g、黨參20 g、炙甘草5 g、制附子20 g(先煎)。水煎服,每天服1劑,分早晚2 次服用,共服7 劑。二診時該患者燥熱冒汗較之前緩解,大便稀,時痛瀉。在原方的基礎上加入煅寒水石30 g(先煎)、水牛角30 g(先煎)、烏藥5 g、益智仁15 g,并將生石膏加量至30 g,囑其繼續(xù)服用7 劑。三診時該患者諸癥較之前均好轉(zhuǎn)。
按:本例患者為更年期女性,《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女子……四七,筋骨堅,發(fā)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fā)始墮;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始焦,發(fā)使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本例患者年過七七,腎氣已衰,天癸已竭,心腎失交,君火亢盛;水不涵木,相火妄動,形成“上熱”,遂出現(xiàn)燥熱冒汗、瞼赤升火、口干口苦等癥狀。另一方面,其腎陽虛衰,火不暖土,命門之火式微,脾陽虛弱,肝郁氣結(jié),無以蒸化水濕,濕濁趨下,克伐脾胃,形成“下寒”,遂出現(xiàn)大便稀溏、痛瀉腸鳴、小便清長等癥狀。對該患者進行治療所用的方藥以柴胡桂枝湯為基本方。方中的桂枝可通陽溫化寒水,炒赤芍的清熱之效更佳,二藥可以郁熱之氣抑制少陽木氣升發(fā);柴胡、黃芩、半夏可升降清散;將黃連、吳茱萸以6:1 的比例配比,取左金丸之義,可清肝瀉火、行濕散痞;方中的黨參、炙甘草、炒白術性均甘溫,可健中培土、顧護脾胃;龍骨、牡蠣可重鎮(zhèn)收澀、斂心安神,炮姜可溫中止瀉;附子大辛大熱,可溫中散寒,更能入腎;生石膏與附子相配,一清一溫,寒熱并舉,是治療上熱下寒證常用的對藥。該患者服藥7 劑后,上熱已初解。復診時在原方的基礎上加大生石膏的用量,并加入烏藥(能溫腎散寒)、益智仁(能溫脾止瀉),可達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至真要大論》)之目的。寒水石、水牛角咸寒,與生石膏相配可加強其清熱瀉火之功。本方可清上溫下,兼顧脾胃,漸透上下。
患者蹇某某,男,66 歲,2021 年2 月15 日就診。主訴:口舌生瘡1 月。1 個月來該患者口舌生瘡,口瘡位于右側(cè)頰部,局部灼痛明顯,反復發(fā)作,口干口苦,飲不解渴,心煩氣燥,納差。其平素喜食生冷,進食不脹,無泛酸噯氣,神疲乏力,頭暈腰酸,無耳鳴,寐差,夢多易醒,時腹中冷痛,大便稀溏,小便正常。其既往曾口服西瓜霜含片,但病情未見明顯好轉(zhuǎn)。其舌尖紅,邊有齒印,舌苔薄白,脈沉。西醫(yī)診斷其病情為:口腔淺表損傷。中醫(yī)診斷其病情為:口瘡,上熱下寒證。用藥如下:柴胡5 g、黃芩10 g、法半夏15 g、桂枝10 g、茯神30 g、炒酸棗仁12 g、生石膏30 g、黃柏15 g、青黛15 g、黨參10 g、白術20 g、炮姜10 g、豬苓5 g、澤瀉20 g、天花粉20 g、醋沒藥5 g、甘草3 g。水煎服,每天服1 劑,分2 次服用,共服7 劑。服藥7 劑后,該患者自述口瘡較之前明顯好轉(zhuǎn),便質(zhì)較之前轉(zhuǎn)干,神疲乏力仍時作。將原方中的黨參加量至30 g,讓其繼續(xù)服用7 劑。
按:本例患者為老年男性,平素過食生冷,使中焦陽氣受損,故見腹中冷痛、大便稀溏;其平時性格急躁,心脾有熱,是以口舌生瘡,心煩難寐?!兜は姆ā分姓f:“口瘡服涼藥不愈者,因中焦土虛……用理中湯?!崩碇袦鲎浴秱摗?,由黨參、干姜、甘草、白術組成,具有溫中散寒之功效。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以臟腑功能活動為基礎,心肺居于上,其氣下行,肝腎居于下,其氣上騰,脾胃居中,一升一降。脾胃作為氣機升降的樞紐,在調(diào)節(jié)氣機方面可發(fā)揮比其他臟器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案中將理中湯中的干姜換成炮姜,主要是由于炮姜味苦、澀,性溫,可溫補脾腎、溫中止瀉。生石膏、黃柏、青黛可制成青黛散,能清熱解毒,是治療口瘡的經(jīng)典方。本例患者口瘡生于右側(cè)頰面,屬少陽經(jīng)之證,柴胡、黃芩可清瀉少陽熱邪,法半夏可降逆;桂枝、茯神、豬苓、澤瀉、白術可制成五苓散,能利小便實大便;天花粉可清熱生津,醋沒藥可消腫生肌,甘草可調(diào)和諸藥。全方諸藥合用,可共奏清熱解毒、溫補脾腎之功。
上熱下寒證常見于各種慢性病的發(fā)展過程之中,多發(fā)于老年患者中。此證的特點是患者難以述,醫(yī)者難以辨,在治療上易犯“虛虛實實之戒”。陰陽相濟、精氣互生是生命的動力。人體在衰老的過程中,精氣虧虛,氣血衰少,常常導致陰陽失調(diào),故形成陽并于上、陰并于下的證候,即為上熱下寒證。然病證時時發(fā)展,應結(jié)合病程階段及病位對上熱下寒證進行綜合分析。若不辨八綱,見熱即用寒藥,見寒即用熱藥,則鮮有成效?!督饏T要略心典》中說:“求陰陽之和者,必于中氣。”在治療上熱下寒證時,苦寒之品不可過用,以防過傷中氣??偠灾谥委煷俗C時應做到方隨證變,辨其病位,隨證加減,方能取得良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