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煥,郭 楠
(延安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九花娘”原是清代貪夢道人所著小說《彭公案》中塑造的一個形象,民國時期據(jù)其改編的《繪圖迷人館捉拿九花娘鼓詞》在保留九花娘原有形象的基礎(chǔ)上對其做了較大改動。鼓詞第一回中提到:“歷來稗官野史諸子百家所傳各皆不同,即就彭公案的九花娘而論,都知他是一個萬惡的淫婦,豈知他所作所為于世卻有間接關(guān)系,如傅國恩、韓國龍、蕉家五鬼等,懼都便在他手中,代地方上除去大害,亦不能稱為無益。”[1]卷一?一小說中九花娘所作所為盡為惡事,鼓詞中九花娘的行為卻有值得稱道之處。
《繪圖迷人館捉拿九花娘鼓詞》,史長嘯編。上海求石齋書局民國十二年(1923)石印本,袖珍本,線裝,四冊,四卷,二十四回?,F(xiàn)藏于國家圖書館。又名《迷人館捉拿九花娘鼓詞》《新編繡像說唱鼓詞九花娘》《九花娘鼓詞》。
九花娘是一綠林強盜,在長垣縣開設(shè)醉仙樓(迷人館),占據(jù)白衣山。洛陽一世家公子甘湘齡攜妻陳玉英進京趕考,在白衣山遇盜,行李被劫,二人至醉仙樓投宿,被九花娘強留數(shù)日。玉英勸夫進京,九花娘贈銀相送,湘齡進京考中進士。九花娘聞知派人上京投信,此人未能見到湘齡,回去欺哄九花娘說甘湘齡忘恩負義,嫌棄她是強盜。九花娘大怒,從此在醉仙樓玩弄少年公子,殺人無數(shù)。欽差彭公聞知,派徐勝、高通海打探虛實,二人撞見九花娘殺人,調(diào)兵捉拿,九花娘逃至白衣山。彭公派大同總兵圍剿,總兵傅國恩乃九花娘相好,派人遞信。九花娘解散白衣山,投奔總兵署,傅國恩與之逃至畫春園。彭公請旨捉拿,傅國恩被擒,九花娘逃至劍蜂山。眾官軍圍攻劍蜂山,寨主被擒,九花娘逃往蟠蛇山,投奔馬豹。甘湘齡奉旨巡按陜西,上任途中經(jīng)蟠蛇山,馬豹因兄長為甘父所殺,抓住甘湘齡欲報兄仇,九花娘使計救出湘齡夫婦。幾人逃至玄都觀,九花娘殺惡法師馬道玄。馬豹聞訊趕至,被九花娘使計殺死。甘湘齡致信彭公為九花娘銷罪,后攜九花娘去陜西上任,并與之成婚。
九花娘是鼓詞的主人公,鼓詞借鑒了小說的部分情節(jié),但對人物的主要經(jīng)歷做了較大改動。
小說中,九花娘桑氏,乳名九娘,父早喪,母刁氏育兄妹三人。九花娘十六歲嫁人,未及一年,夫亡,此后常招引男人。她有一表兄賈玄真,在雞鳴驛天仙娘娘廟內(nèi)出家,被她害死。九花娘便在廟內(nèi)以娘娘下降為名,尋覓長得好的男子,一有目標,便用迷魂藥迷暈,弄進別院迷人館中。后被彭公一行人遇見,徐勝夜里去打探,正遇見九花娘殺人。徐勝欲拿她,反被九花娘用迷魂帕迷暈,幸歐陽德、高通海、劉芳趕至,九花娘不敵,逃至兩位兄長的“神仙祠”廟中,歐陽德趕至,中計被迷暈、火燒,幸得其師父紅蓮和尚相救,九花娘兄妹三人逃跑。彭公行文各處捉拿九花娘。歐陽德徒弟武杰時在彭公身邊,在追趕賊人的途中誤入九花娘母女住處,使計捉住九花娘一家,交與宣化知府王連風,此人是九花娘相好,放走九花娘等人。九花娘逃至松林莊馬萬春處,被前去探路的徐勝、武杰遇見,二人欲捉拿,因寡不敵眾,徐勝被捉,武杰被傷。武杰逃跑遇歐陽德,被救,歐陽德帶他至勝奎處治傷,并告訴勝奎他的家人馬萬春作惡,勝奎帶人剿滅松林莊,九花娘逃至畫春園傅國恩處。傅國恩因聚眾叛亂,皇帝派彭公前去捉拿,經(jīng)一番波折,官軍攻破畫春園,傅國恩、九花娘、吳太山等一起逃跑,半路幾人撇下傅國恩,各自逃走。
鼓詞中,九花娘乃是前白蓮教主桑沖之的孫女,自幼父母雙亡,有乳娘佟氏。她上長抱山跟隨時掌白蓮教務(wù)的徐恩元學藝。藝成之時,徐恩元因教中徒弟無與她相配之人,遂讓她下山自行尋夫。九花娘乃不甘寂寞之人,下山后結(jié)交浮漂浪子無數(shù),虛度了幾年光陰。后與乳娘佟氏商議開設(shè)一所酒樓醉仙樓,欲尋可意人。九花娘遇見攜妻進京趕考的世家公子甘湘齡,在乳娘佟氏的勸說下與之交好,并助他們進京。但甘湘齡進京趕考后音訊全無,九花娘從旁人處得知甘湘齡已考中進士的消息,便派一頭目投信,頭目因未能完成任務(wù),怕不能交差,便欺哄九花娘,九花娘信以為真,以為甘湘齡變心,因愛生恨,從此在醉仙樓玩弄少年公子,殺人無數(shù)。風聲傳到欽差彭公那里,彭公派人捉拿,九花娘一路逃亡,在窮途之時,遇見甘湘齡被盜匪馬豹所抓,九花娘救下甘湘齡,甘湘齡致信彭公替她銷罪,后九花娘與甘湘齡成婚。
小說的主線是公案故事,鼓詞則以才子佳人故事為主。小說中九花娘因作惡多端被官府行文捉拿,一直四處逃亡,鼓詞中九花娘最終從良,由強盜變?yōu)楣偌曳蛉恕?/p>
鼓詞與小說都出現(xiàn)的情節(jié)包括:九花娘學藝(鼓詞第一回、小說第七十六回寫到這一情節(jié))、九花娘殺玉美人(鼓詞中此情節(jié)出現(xiàn)在第十一回,小說中此情節(jié)出現(xiàn)在第七十六回)、第一次捉拿九花娘(鼓詞中此情節(jié)出現(xiàn)在第十二、十三回,小說中此情節(jié)出現(xiàn)在第七十六、七十七回)、攻打畫春園(鼓詞中,第十五至十七回描寫這一情節(jié),小說中,第九十三至一百回集中寫此事)、九花娘避難(鼓詞第十六至十八回、小說第八十一回、九十三回寫到此情節(jié))等。這些情節(jié)主線相似、細節(jié)處有所不同。
比如九花娘殺玉美人這一情節(jié),這是九花娘被官府捉拿的直接原因,導致了后續(xù)的一系列故事。此情節(jié)鼓詞與小說的相同之處是玉美人無意之中撞見九花娘與陌生男子在一處,大怒,與九花娘大戰(zhàn)一場,最終被九花娘殺死。細節(jié)處的差異有以下幾點,首先,人物名字略有差異,第一是與九花娘幽會的男子名字不同,小說中是土匪王二,鼓詞中是書吏雷不殛;第二是玉美人的名字,鼓詞中此人名叫韓國龍,小說中此人名韓山。其次是玉美人的行為在兩個文本中有所不同,小說中,韓山憤怒之下一刀砍死王二;鼓詞中,韓國龍?zhí)岬断瓤尘呕铩T俅?,九花娘的態(tài)度也略有差異,第一,小說中,九花娘主動與王二調(diào)情,鼓詞中,九花娘看不上雷不殛,警告無果后把他迷暈,欲殺之;第二,小說中,九花娘在韓山砍死王二后“心中不悅”[2]222,把韓山殺死,鼓詞中,韓國龍先提刀砍向九花娘,九花娘被激怒“一時殺得性兒起”[1]卷二?九,最終砍死了韓國龍;第三,小說中,九花娘因韓山阻止他與陌生男子相交,便砍死韓山,全不顧之前二人“心意相投,如魚得水,并無半點不好之處”[2]222,鼓詞中,九花娘殺死韓國龍后“卻有些?悔起來,暗思:‘他平日待我很好,不該如此傷他性命,我太狠毒了’”[1]卷二?九,反思了自己的行為。
其他如九花娘學藝,小說中九花娘跟跑馬戲的張媽媽、兄長、丈夫三人學過武藝,鼓詞中九花娘跟隨白蓮教徐恩元學藝。再如第一次捉拿九花娘,小說只有徐勝、歐陽德、高通海、劉芳四人參加行動,鼓詞中除了這四人外,還出現(xiàn)兩百名官兵,九花娘在重重包圍下逃走,更加凸顯出其本事。而攻打畫春園這一情節(jié),鼓詞較小說簡略許多,因為小說中這一情節(jié)的主要反面人物是畫春園主人傅國恩,鼓詞中傅國恩則只作為陪襯出現(xiàn)。九花娘避難這一情節(jié),主要是避難場所不一樣,鼓詞中,九花娘至畫春園、劍蜂山、蟠蛇山避難,小說中,九花娘至松林莊、畫春園避難。
鼓詞增加的情節(jié)主要有三個,即九花娘開設(shè)醉仙樓,九花娘結(jié)交甘湘齡夫婦,九花娘救甘湘齡,這些情節(jié)是鼓詞對小說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主線。九花娘開設(shè)酒樓是“本欲乘這當兒找尋個可意人兒,永訂終身作為長久夫妻?!盵1]卷一?二后甘湘齡、陳玉英夫婦二人進京趕考,在白衣山遇強盜,投宿到醉仙樓,九花娘因趕走欲對陳玉英不軌的采花賊尹亮而與二人交好。
九花娘因殺玉美人而被官府通緝,逃至蟠蛇山上,投奔馬豹。此時恰逢甘湘齡出京至陜西上任。經(jīng)蟠蛇山時,被仇家馬豹派嘍兵抓住。馬豹本欲立即砍死甘湘齡,九花娘勸住說要開膛剜心才能報仇息恨,于是馬豹便把甘湘齡交與九花娘,九花娘派人把甘湘齡綁在剝衣亭上。晚上,九花娘至亭中救下甘湘齡,此時在蟠蛇山謀身的原甘府家人李義也趕至蟠蛇山,九花娘把甘湘齡交與李義保護,去救出陳玉英,幾人至后山會面,一起逃走。經(jīng)過玄都觀,有惡法師馬道玄欲施蒙藥害人,被九花娘識破,九花娘與李義齊力殺死馬道玄。甘湘齡派李義去調(diào)遣官兵。馬豹聞知幾人至玄都觀的消息,親自追來,與九花娘大戰(zhàn)一場,被九花娘使計殺死。九花娘因此得以以功抵罪,免于通緝,并與甘湘齡同去陜西上任,兩人結(jié)為夫妻。
鼓詞進行再創(chuàng)作時也刪減掉了小說中的部分情節(jié),如九花娘扮神舍藥,火燒歐陽德,九花娘被抓等。
鼓詞與小說都出現(xiàn)的人物有:九花娘(小說中名桑九娘,鼓詞中名桑玉英),尹亮,歐陽德,徐勝、高通海、劉芳、張耀宗、傅國恩、玉美人、吳太山、勝奎、張茂隆、紀有德、唐治古、楊治明、馬雕、惡法師、彭公等。這些人物有相似的,也有進行了較大改動的。
⒈差異較大的人物形象
鼓詞對小說中的一些主要人物進行了形象重塑,首先是九花娘。九花娘是鼓詞的主人公,由小說中九花娘的形象演變而來。鼓詞中的九花娘與小說中的九花娘有相似之處,即淫邪嗜殺,機智狡猾。首先,淫邪嗜殺,小說第七十六回寫道:“她無有公婆管教,時常招些男人,無論什么男人,過了一個月她就夠了,稍不開心,便把他殺掉?!薄叭ツ晔藲q,她就殺了有二十多條人命”[2]221。她本在長抱山隨徐恩元學藝,藝成下山,交結(jié)了不少浪子賊人。后又開設(shè)醉仙樓,招引了不少男子。第八回,九花娘送甘湘齡夫婦走后,向佟氏表達不滿:“一個人卻都沒有殺過,我這手癢癢兒,早晚要害病”[1]卷二?三。第九回,九花娘聽信了頭目的鬼言,以為甘湘齡變心,“從此以后,九花娘便存著一狼心,就這所醉仙樓內(nèi),一年之中所賺進的少年浪子,初來時相待甚好,頑了幾天,便生厭惡,一翻臉就殺了,把尸首拖至后山埋葬。照這樣的泡制,不知殺了多少人。”[1]卷二?五其次,機智狡猾,小說中,彭公一行人撞見九花娘之事,徐勝、高通海前去廟中打探,兩人見了九花娘風流的打扮,認定她不是一個好人。徐勝上前表示對九花娘的懷疑,九花娘對答如流,讓徐勝“心中暗為佩服”[2]219。官府行文捉拿九花娘,她先后逃往松林莊、畫春園,當著兩處被圍攻時,她都能見機逃走。鼓詞中徐勝高通海前去訪查她,見她連殺二人。面對徐勝的質(zhì)問,她“談?wù)務(wù)f說,把個鑒貌辨色的徐勝也弄得半信半疑起來”[1]卷二?十二,認為她本性不壞,而是被歹人引誘才做下惡事。官府派人至醉仙樓、畫春園、劍蜂山等處捉拿她,她每次都能逃脫。
鼓詞中的九花娘形象較之小說又其新的特點,即沖動易怒、豪爽仗義、目光長遠。首先,鼓詞突出了九花娘之沖動易怒,性格暴躁,做事憑一時之喜怒。如她與玉美人韓國龍起了沖突,解釋不成,憤怒之下砍死了韓國龍。第九回,九花娘聽信謊言,以為真心被負,便在醉仙樓玩弄少年浪子,殺人無數(shù)。第二十三回,甘湘齡評價九花娘“性格暴躁,行為兇險”[1]卷四?十。其次,寫了九花娘的豪爽仗義,在醉仙樓與甘湘齡夫婦結(jié)交后,她為之尋回被劫的行李,贈送上京的盤纏,并送給他一支號箭,讓一行免受其他強盜的打劫,平安到達了京城。甘湘齡被馬豹所抓,她顧念前情,幾次救下甘湘齡。最后,九花娘目光長遠,能改惡從善。她為長久計,開設(shè)酒樓,找尋意中人。她聽佟氏之勸,與甘湘齡夫婦交好。后因被頭目一番鬼言欺哄,以為真心被負,便在醉仙樓胡作非為,惹出不少事,官府派兵捉拿,她解散白衣山,勸眾嘍啰“你們是拿著銀錢轉(zhuǎn)回鄉(xiāng),急急的作些小本度時光。切莫要再作搶劫犯王章,有一日事敗身擒難保命”[1]卷三?四。窮途之時九花娘遇見甘湘齡,趁勢救下他,為自己謀得安身之所,最終成功銷罪,從此過上了安穩(wěn)幸福的日子。
其他如高通海,徐勝等,這兩人都是彭公手下的綠林英雄,其性格特征在兩個文本中差異較大。高通海在小說中有勇有謀,辦事粗中有細,在鼓詞中則是本性憨直,疾惡如仇,沖動暴躁。小說中的徐勝藝高膽大,有見義勇為的俠義精神,鼓詞中更明顯的特征是辦事謹慎,通曉人情世故。
⒉相似的人物形象
大部分人物形象鼓詞較之小說并沒有明顯差異。這些人物包括:歐陽德、勝奎、傅國恩、玉美人、尹亮、惡法師、張耀宗、劉芳、吳太山、張茂隆、紀有德、唐治古、楊治明、馬雕等。
比如傅國恩這一人物形象,鼓詞與小說大同小異。傅國恩是大同總兵,畫春園主人。此人貪贓枉法、陰謀反叛、缺智少謀。小說中,傅國恩克扣軍餉,手下士兵不服,他便殺了帶頭的主將,士兵逃逸。他知此事不好,便帶著隨從逃走,修建了畫春園,招兵買馬,陰謀反叛,但遇事沒有主見,不能把握時機,死守畫春園,終被官軍拿獲。鼓詞中,傅國恩雖為總兵,卻與綠林大盜往來,坐地分贓,修建一座畫春園。他認為朝廷重文輕武,自己是堂堂豪杰卻只能屈居下位,便欲行不軌之事,但又無領(lǐng)兵遣將之能,手下聚集的人大多是烏合之眾,最終被剿滅。
其他如歐陽德,外號小方朔,是本領(lǐng)高強的江湖義士。勝奎,外號銀頭皓叟,是一位明辨是非江湖人物。玉美人,性格沖動的綠林人士,被九花娘殺死。尹亮,貪色的采花蜂。惡法師,小說中名馬道元,鼓詞中名馬道玄,是一個作惡累累的奸惡之徒。
其他如張耀宗、劉芳、吳太山、張茂隆、紀有德、唐治古、楊治明、馬雕等鼓詞只略有提及。
鼓詞新增的人物有:甘湘齡、陳玉英、李義、佟乳娘、五林阿、焦信、馬豹等。
⒈正面人物形象
鼓詞增加的正面人物包括甘湘齡、陳玉英、李義、佟氏、徐恩元、五林阿等。
甘湘齡是一位有上進心、待人誠懇、知恩圖報的世家公子。首先,他乃是一個“巴圖上進”[1]卷一?三之人,少年時期埋頭攻書,雖已“世襲云騎尉之職”[1]卷一?三,仍上京求取功名,最終考中進士且“升擢捷速,欽點左都御史巡按陜西”[1]卷四?一。其次,待人誠懇,進京途中遭遇強盜,行李被劫,至醉仙樓投宿,佟氏與伙計殷勤伺候,他心中不安,告知“實不相瞞,小生中途遇盜,行李全失,囊乏銀鈔,故而于心不安”[1]卷一?六。后來與九花娘交好,臨別之時諄諄勸誡她“但不過小生有言謹相告,萬望你少得見怪細參詳。想小姐閨閣名媛女英雄,似這樣綠林勾當豈可依。但恐怕風吹草動是非起,豈不知天兵勢重王法嚴。那怕你縱有雪山高萬丈,只要那太陽一照連消化。只落得馬走危崖妝韁遲,又云是船到江心補漏難”[1]卷二?二,勸誡九花娘能懸崖勒馬,不再行強盜之事。第三,知恩圖報,在去陜西上任途中甘湘齡被馬豹抓住,九花娘使計救下他們夫婦。后經(jīng)過玄都觀時,遇惡法師馬道玄欲施蒙藥害人,被九花娘識破,馬道玄被殺。甘湘齡感激九花娘兩次救他于危難,“致書彭大人,為桑氏玉英洗刷,以破蟠蛇山、二次救援出險,以功抵罪,免于通緝,竟將九花娘平日所犯的罪名一筆勾消?!盵1]卷四?十二后又“帶了九花娘往西安上任,與九花娘結(jié)婚,成就夫婦”[1]卷四?十二。
陳玉英,甘湘齡之妻,其性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甘湘齡足不出戶,埋頭苦讀,她在旁默默陪伴。湘齡欲進京趕考,無有合適的仆從跟隨,玉英與他至母家借來陳慶、陳平二家人。湘齡至醉仙樓被九花娘留住,“終日怡情,不思卜日起身”[1]卷二?一,玉英暗中相勸“相公長留在此,終非良策,他們做綠林營生的,喜怒莫測,萬一觸怒,性命難保,不如早些辭別為妙”[1]卷二?一。后來九花娘兩次救甘湘齡性命,甘湘齡欲留她在身邊,又擔心她性格暴躁,“一徑進門不易制度”,[1]卷四?十玉英聞言表示“不妨,我愿讓他做個姐姐,即沒有話說了”[1]卷四?十。
其他如李義、佟氏、徐恩元、五林阿等。李義是甘府家人,忠心耿耿,任勞任怨,至公無私。他本是甘文焜麾下一名守備,因誤了軍機失去軍餉當犯死罪,被甘文焜保下,便在甘府當了仆從。“這李義感著甘爺救命恩,情愿在總督府衙當仆役。常言說結(jié)草銜環(huán)當報復(fù),方是那丈夫所為情理通。到后來甘爺殉難盡臣節(jié),他獨自保著靈櫬轉(zhuǎn)洛陽。一路上任怨任勞克厥職,安然的回轉(zhuǎn)本鄉(xiāng)甘府門。彼時節(jié)小主湘齡年尚幼,那家產(chǎn)俱托李義執(zhí)經(jīng)紀?!盵1]卷三?十“李義在甘府經(jīng)紀財產(chǎn),至公無私,一連八九年,小主人年已弱冠,定了陳門親事,李義方才告退,把經(jīng)手收支款項交代清楚。”[1]卷三?十一佟氏作為九花娘的乳母,盡職盡責,常常勸善規(guī)過。九花娘開醉仙樓。佟氏幫忙盡心照料。甘湘齡等人至醉仙樓投宿,喝下蒙汗藥酒被迷暈,九花娘欲殺之,被佟氏勸下,轉(zhuǎn)而交好甘湘齡夫婦。徐恩元,九花娘師父,傳授九花娘十八般武藝,九花娘下山前對她諄諄告誡,讓她潔身自愛,找一個匹配的夫君。五林阿,重情重義,與甘湘齡父親甘文焜交好,甘湘齡上京趕考時,對他多有照顧。
⒉反面人物形象
鼓詞新增的反面人物主要是馬豹、焦信。馬豹,蟠蛇山寨主,是一個狂妄自大的好色之徒。他“在晉陜道上要算數(shù)一數(shù)二的草寇了”[1]卷三?十,“馬豹錦衣美食,連日酒肉,好不快樂。正是飽暖思淫欲,馬豹心思物色幾個美女”[1]卷三?十一。九花娘為躲避追捕前去投奔,他表示“美人放心,你盡管住在這里,那怕有千軍萬馬,包他們片甲不回。”[1]卷三?十一他有一兄長因助吳三桂造反被甘父所殺,于是派嘍啰抓住前去上任的甘湘齡,欲報仇。九花娘救出甘湘齡,他聞知甘湘齡等人逃至玄都觀的消息,不顧妻子奚氏的阻攔,追至玄都觀,與九花娘大戰(zhàn)一場,中計被殺。
焦信,劍蜂山寨主焦振遠幼子,相貌丑陋,貪戀美色。鼓詞第十七回寫:“話說九花娘正自策馬前行,意欲往蟠蛇山投奔鐵頭太歲馬豹處,行不數(shù)里之遙,卻見前面一莊高山,兩傍樹林十分茂盛,忽見山套內(nèi)涌出一隊壯丁,各執(zhí)長柄紅纓槍,擁著一個黑臉少年,相貌丑惡,乘馬而來。九花娘躲個不及,卻被馬上那丑臉少年一雙色眼望見”[1]卷三?八,焦信慕九花娘之美貌,“巧言哄騙九花娘”“心地里不懷好意”[1]卷三?八,九花娘如他所愿上了劍蜂山,最終導致劍蜂山被官軍圍攻,他自己也被擒身死。
鼓詞與小說作為通俗文學作品,其思想并不很復(fù)雜,大致都是勸人棄惡從善,表現(xiàn)了善惡報應(yīng)思想。
善惡有報在我國思想文化中源遠流長,商周時期已有相關(guān)言論,如《尚書》中說:“為善,天降之百祥;為惡,天降之百殃”、“天道福善禍淫”,《易傳》中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等,這些體現(xiàn)了儒家的善惡觀,后來,又有佛教“因果報應(yīng)”思想、道家“承負報應(yīng)”思想與之交匯融合,善惡報應(yīng)思想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根植于民眾的心中[4]1。
小說《彭公案》開篇有一首《西江月詞》:“浩浩乾坤似海,照照日月如梭。福善禍淫報難脫,人當知非改過。貴賤前生已定,有無空自奔波。從今安分養(yǎng)天和,吉人自有常樂。”[2]1該詞上片勸人要“知非改過”,因為善惡到頭終有報;下片則勸人安分守己,因為“貴賤前生已定”,反映了命定論的思想。在小說敘述中,惡人大都受到懲罰,如采花賊尹亮,“他好淫貪色,看見好婦人,無論在哪里,夜晚必要前去,先采完了花,然后一刀殺死,用粉漏子漏下一個采花蜂在墻上”[2]247,先后害死夫喪出家的烈婦、裁縫鋪楊五之妻,同知法福里之妹等人,而終被拿獲梟首。又如傅國恩聚匪作亂,畫春園修建的如銅墻鐵壁一般,而終有正義之士破其削器,傅國恩被擒殺。而小說中的正面人物,總是能化險為夷,轉(zhuǎn)危為安。如歐陽德中了九花娘兄妹的奸計,被迷暈火燒,眾人都以為他已身死魂消,然而在九花娘兄妹三人逃走后,“這時從正北來了一位高僧”,“他是修道之人,久在深山,永不出廟,受過高人傳授,善曉天文地理,懂卦爻之妙”[2]239,他算得徒弟歐陽德有一場大難,便至老龍背救下歐陽德。又如徐勝、武杰、劉芳等人在追捕惡人被抓住時總能遇見前去救助之人,從而順利逃脫,被傷后也總是機緣巧合能找到療傷之藥從而免于死亡。
《繪圖迷人館捉拿九花娘鼓詞》是民國時期出現(xiàn)的說唱作品,它的思想內(nèi)涵無疑也會有時代的烙印。鼓詞第一回有詞一首:“懼法朝朝受窘磨,斯公日日樂笙歌。奸淫邪盜享福多,玉潔冰清惹災(zāi)禍。積德時時遭厄難,作惡屢屢逢歡娛。青天此理究如何,但看他收稍結(jié)果?!盵1]卷一?一就詞而言,表達了一種是非顛倒,好人遭厄,壞人福多的景象??赡苁亲髡哂懈杏诋敃r社會黑暗、民不聊生而作。但鼓詞作為民間說唱文學作品,它的受眾主要是普通民眾,因此,它不得不考慮民眾的喜好,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及對黑暗現(xiàn)實的憎惡無疑會影響到它的實際創(chuàng)作。就鼓詞的內(nèi)容來說,它是一個大團圓的結(jié)局,其中,惡人大都受到懲罰,如傅國恩修建畫春園,聚匪作亂,被官軍拿住,“押解到京,送刑部治罪”[1]卷三?十。蟠蛇山馬豹謀害朝廷命官,被殺身死。玄都觀馬道玄“綠林中采花出身,犯案重重,官府訪拿嚴勵,他就出家做了道士,隱居在這玄都觀存身……他的徒弟卻也不少,都是綠林中人,早日殺害生命,不知傷了多少人的性命”[1]卷四?七,最終被九花娘與李義合力殺死。能棄惡從善之人,也有一個好的結(jié)局,如九花娘。九花娘本是綠林強盜,開有醉仙樓,交結(jié)少年浪子,“初來時相待甚好,頑了幾天,便生厭惡,一翻臉就殺了,把尸首拖至后山埋葬。照這樣的泡制,不知殺了多少人”[1]卷二?五。后來東窗事發(fā),官府派兵捉拿,九花娘一路逃亡,在蟠蛇山救下欽差甘湘齡,殺死馬豹,助官軍攻破蟠蛇山,得以以功抵罪,此后,九花娘不再做綠林營生,嫁與甘湘齡為妻,有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
《繪圖迷人館捉拿九花娘鼓詞》目前所見只有一個版本,從小說至鼓詞,情節(jié)與人物都發(fā)生了較大的改動,可以看作是借鑒小說部分內(nèi)容而重新創(chuàng)作的一部文學作品,而非僅僅是形式之改變。就情節(jié)而言,鼓詞新增了九花娘欲尋一個可靠的丈夫這一主線,其余部分都圍繞這個中心,九花娘開酒樓,結(jié)交甘湘齡,后以為真心被負而玩弄殺害少年浪子,被官府追捕,逃至蟠蛇山,在此處又遇甘湘齡,九花娘為自己謀劃,救下甘湘齡,最終成為了甘湘齡的妻子。就人物而言,小說中“九花娘故事”之主要人物為九花娘和彭公手下諸人,鼓詞中故事的主要人物除此外還有甘湘齡、陳玉英、佟氏、馬豹等人。語言方面,鼓詞乃說唱結(jié)合之作品,說的部分為敘述文字,通俗易懂,唱的部分均為十字句韻文,讀之朗朗上口。鼓詞情節(jié)也有并不銜接處,如關(guān)于李義的描寫,文中第二回寫李義年老體衰,不能伴甘湘齡上京,而第十八回寫甘湘齡弱冠后,李義交接完家事即回己家,后因生計上蟠蛇山謀事,并無年邁力衰之跡。雖其略有不足,但瑕不掩瑜,該鼓詞總體上算是一部優(yōu)秀的說唱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