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濤
在現(xiàn)代社會,交響樂被認為是一門藝術。它總是以美麗的音色給人們帶來快樂,特別是能給心靈帶來一種流動的美感。交響樂的樂器因此而備受人們的歡迎。其中的大提琴更是已經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音樂家將大提琴獨特的聲音融入自己的音樂作品中,把大提琴的藝術技巧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大提琴的音色豐富多彩,而且具有開放的個性,能演奏抒情的旋律,抒發(fā)深沉復雜的感情,是最常見的交響樂樂器之一。但是只憑借高超的演奏技巧是很難獲得徹底發(fā)揮其獨特的音樂感染力的。所以如何提高大提琴演奏中的藝術表現(xiàn)力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藝術表現(xiàn)力首先是指表演者內在的精神藝術氣質與外在表現(xiàn)的有效統(tǒng)一,也就是說,動作和肢體語言以及其中復雜多樣的變化是藝術表現(xiàn)的載體。通過這種表達方式,觀眾可以體驗到演奏者的藝術風格和內心情感。而能否在演奏中表達出音樂的本質藝術更是表演者能力的體現(xiàn)。表演者必須采取適當?shù)乃囆g形式來抒發(fā)情感,使觀眾根據(jù)表演者的能力來評判歌曲好壞。因此,藝術表現(xiàn)力不僅是評價音樂作品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評價演奏者綜合能力的重要標準。在大提琴演奏中,必須重視演奏者藝術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這對提高演奏者的綜合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藝術家必須對音樂理論和音樂文化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只有這樣,音樂家才能在演奏中更好地表現(xiàn)音樂的美,才能在不斷地演奏中創(chuàng)新并發(fā)展音樂的文化。音樂產業(yè)其實是很獨特的,是非同尋常的。藝術家可以通過藝術媒介來表達他們對不同事物的不同情感。對于一個音樂作品,藝術家能夠將自己對音樂文化的理解與感受結合起來,這是藝術家的一種基本素質和能力。如果沒有一定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藝術家就無法真正掌握和表現(xiàn)音樂作品的本質。
對音樂的敏感性主要表現(xiàn)在對不同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上,同時也必須學會理解事物的本質。從藝術的角度看,演奏者只有具有一定的音樂感,才能真正理解音樂的本質。表演者對音樂的情感直接影響著表演者的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xiàn)力。可見對音樂感受力也是影響表演者藝術表現(xiàn)力的重要因素。
想要完美地表現(xiàn)音樂作品的思想和本質,表演者必須有對音樂的理解力。許多從事藝術事業(yè)多年的人都知道,這是藝術美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音樂的理解力可以直接表現(xiàn)在藝術家對音樂的演奏中。然而,由于諸多因素,人們對音樂的理解力也不盡相同。我們可以通過提高幸福感來增加感受能力。首先,我們可以多聽、多了解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以及深入分析作品與時代背景的關系。在理解音樂作品時,要結合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內容和結構,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演奏者的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所以說,提高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力,是提高他們的藝術表現(xiàn)力的一個重要途徑。
表演者對音樂的理解能力的高低是演出能否成功的關鍵。從實踐中可以看出,許多音樂方面的專業(yè)人士對專業(yè)的技術和方法都非常感興趣。但是在學習理論知識上的熱情不高。很多表演者還停留在表面的模仿階段,往往不了解作品也不了解自身的特點,無法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大提琴演奏者在不同的音樂作品中需要充分表現(xiàn)出自己的理解才能與聽眾產生共鳴,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藝術。有些表演者只會按照譜子彈奏樂曲,卻沒有絲毫的情感投入,主要是他們對音樂的歷史等一無所知。他們對作品的理解主要是通過觀看大師的表演,來決定他們應該模仿什么。真正的音樂大師往往有自己的理解,他們的意圖是用自己的理解與作曲家的思想去溝通。每一位大師都為自己的音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音樂風格。比如,貝多芬在力量和悲傷中成長,他能夠感覺到心中生命的火焰,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與風格。所以說,只喜歡音樂的形式是遠遠不夠的,什么時候我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實踐和總結中去,我們將逐漸了解世界音樂中唯一的語言,那就是感情的共鳴。在音樂的影響下,我們將轉向不同時代的音樂家。我們將與他們一起演奏,與他們的內心產生共鳴。
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我們通常稱之為樂感。如果我們不能培養(yǎng)好音樂的感覺,音樂就會變得枯燥乏味。音樂的藝術是非常微妙的,它不僅需要好的音色,還需要正確的節(jié)奏、聲強,以及對大提琴的準確理解。首先是聽力方面的感覺。大提琴的結構比其他弦樂器更為具體,這使得演奏者需要準確定位聲音強弱、音調的高低,沒有良好的聽力,很難準確地辨別每一個聲音。因此,良好的聽力是非常重要的。大提琴對藝術家的手指的感覺與掌控能力要求非常嚴格。想要演奏的音色好,手指必須完美地控制每一根琴弦,要注意演奏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使旋律自然完整而且流暢,這需要一個長期學習的過程。另一方面,左手和右手的配合也非常重要。既要掌握技術,又要有內在的洞察力,控制左右手的自然與協(xié)調。這一切都是基于對手、耳、心的深切感受。也就是說,情感是大提琴藝術表演的一部分。根據(jù)自己表演的作品的不同,對演奏者的演奏要求是不同的,這也是音樂家音樂感知的基礎。這種需求不僅僅是藝術家音樂作品的首要要求,更是提高藝術品質與表現(xiàn)力的要求。藝術家只有通過不斷的鍛煉和思考,才能形成更強的音樂感。
大提琴的藝術表現(xiàn)力也取決于音樂家對呼吸的深刻理解。在大提琴的演奏中,對呼吸控制能力是一種能夠完全支配大提琴的力量。藝術家必須將音樂的本質情感與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等完全結合起來,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控制他們的呼吸能力。演奏者的情緒會隨著音樂的喜悅和焦慮而變化,他們的呼吸也會隨之產生不同的變化,這也會影響音樂的藝術表現(xiàn)力。必須改變自身的呼吸節(jié)奏來適應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控制。有些演奏者在表演時身體僵硬,導致動作僵硬,甚至表情緊張,從而影響他們對琴弦的操作性。常常出現(xiàn)難以控制演奏速度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自覺地提高控制呼吸的能力。比如說,表演前可以有意識地調節(jié)自然呼吸,放松情緒。
熱愛其實是一種天賦。如果一個人能夠在某一領域表現(xiàn)出高人一等的才華,那是因為他對這個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真正的愛是發(fā)自于內心深處的,會讓你擁有在某個領域繼續(xù)學習和投資的欲望,而不是單純地為了生存而去努力。一個好的大提琴手也應該對大提琴有無限的熱愛,因為愛和興趣,是在大提琴演奏中進一步探索的,當然也是演奏出好作品的前提。藝術表現(xiàn)力也會因為演奏者的熱愛而得到提高。當然,天賦固然重要,但專注與集中也是成功的決定因素。所謂集中,就是控制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把一個人的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集中也是指一個人專注于某件事或某項活動時的心境狀態(tài),因此,它也是提高大提琴演奏者藝術表現(xiàn)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了專注的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大提琴的表現(xiàn)中,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熱情與熱愛,藝術影響力才能深入人心。
只有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我們才能提高藝術表現(xiàn)力。因此,藝術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培養(yǎng)思維和想象力。演員的生活經歷、思想領域、審美態(tài)度、藝術品位和文化背景是影響表現(xiàn)藝術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情感性好的藝術表現(xiàn)力是巧妙的藝術與獨特的個人魅力有機結合的藝術生命。良好的呼吸控制也是大提琴演奏者藝術表現(xiàn)的關鍵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