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曉婧
最近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越來越多的人在介紹自己或者解釋事情時,會給自己貼上一個“社恐”的標簽,“社恐”似乎正在成為當下社會,尤其是年輕人中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那么,到底該如何理解“社恐”呢?
所謂“社恐”,原本指心理學中的“社交恐懼癥”。在這一癥狀下,個人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的人以及社交情境,產生明顯的焦慮、驚懼和自主神經癥狀。
比如,小組討論時不敢與不熟悉的同學交談,更不敢提出反對意見;當眾演講時,不管準備得多充分,上臺后還是緊張到大腦一片空白;路上遇到同事總想回避,不敢大方打招呼;聽到手機鈴響就恐懼,不敢接聽……
相對于心理學的定義,許多給自己貼上“社恐”標簽的年輕人,往往是表明自己不擅長與人交往,或踏足需要展示自己的社交場合會害怕尷尬,更習慣于私密圈子或獨處,在社交時會感受到壓力并且表現得比較緊張……進一步來說,一些“社恐星人”會主動減少與他人接觸的機會,無論是眼神接觸還是語言接觸,甚至是徹底避免與他人碰面。
作為標簽的“社恐”確實正在成為一種“流行病”。
相關調查顯示,自2016 年以來,“社交恐懼”一詞的網絡檢索率便持續(xù)攀升,以“社恐”為關鍵詞在豆瓣App 檢索,相關小組有十余個,排名前三的小組“人際交往障礙”“社恐抱團取暖”“我患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癥”,組員累計超過17 萬人。
在微博上,與“社恐”相關的話題已達數百個,如“社恐人群的噩夢”“社恐對人的影響有多大”等,其中不少話題的討論熱度過億。當“社恐”人把自己的日常分享到網絡,迅速就能找到一群“病友”。
首先要看到,在社會快速變遷中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年輕人,是社交方式變革的親歷者,他們的人際交往注定呈現出新的特點。
由易觀智庫和騰訊QQ 發(fā)布的《中國90 后青年調查報告》顯示,90 后青年群體已習慣了“自我軸心”式的成長,“孤獨”是他們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狀態(tài)——“他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童年的回憶里就充滿孤獨的色彩;他們在高樓大廈中成長,忙碌的父母顧不上他們;鋼筋水泥阻隔了孩子們的社交機會,他們逐漸習慣了自己玩耍。”
隨著城鎮(zhèn)化的快速推進,多數年輕人在以“小家庭”為主的社會單元中長大,缺少傳統社會交往中諸如親戚、鄰里關系的體驗。例如不少90 后表示由于親戚隔閡巨大,不會經常走動:“我們早早為了讀書、為了打工背井離鄉(xiāng),與家人尚且有些距離,更別提親戚交往了?!?/p>
與成長過程中單薄的人際交往體驗相伴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社會交往本身的復雜化。
場景在泛化,無時不社交?!叭丝梢孕菹ⅲヂ摼W是二十四小時運轉的。手機里永遠有無數個小紅點等著打開:群打卡、班級通知、好友寒暄、同學邀約、社團活動……必須一個個認真處理?!痹诖笏膶W生小劉眼中,社交始終與壓力相伴。
“我們的社交活動太多了,其效率和目的性達到了讓人反胃的程度,就連搶一張回家的火車票,也要‘邀請好友來幫我提速’?!本W友在調查中反饋道。在這樣的矛盾下,一些年輕人自稱“社恐”青年也就有跡可循了。“社恐”這個標簽,更像是他們手中的盾。在真實而焦灼的社交困境下,只好拿起這張盾牌,應對無孔不入的社交壓力。
“說社交降級可能有點夸張,從某個角度講,這也是我們對現實生活的自我適應。”學生小凱說,很多“社恐”青年推崇的新式“社交禮儀”,如用微信講的小事情就別打電話,能打字說就別發(fā)語音等,核心是保持恰當的社交距離,給彼此一點自由輕松的空間。
剖析導致“社恐”心理的成因,或不乏對單調生活經歷和簡單生活閱歷的習慣成自然。比如囿于“自我軸心”式的溺愛成長環(huán)境,缺乏對親戚、鄰里關系等傳統社會交往的體驗,但歸根結底卻是與對線下社交的自信缺失、膽量缺乏和實踐缺位不無關聯。
80%的“社恐”人不必進行治療。這部分患者雖然有社交恐懼的相關癥狀,但可以通過做不太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減少社交活動頻率等保持正常生活。
那么社交恐懼癥狀達到何種程度就應該求助專業(yè)人士呢?專家給出一個判斷標準:社交恐懼癥狀持續(xù)6 個月以上,并且嚴重影響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社交活動?;颊咴诰歪t(yī)前也可以先做一些醫(yī)院或心理機構發(fā)布的相關自測量表,判斷自己社交恐懼癥狀的嚴重程度。
輕度的“社恐”是可以自愈的。最好的醫(yī)生是自己,矯正“社恐”心理,還是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社交自信、社交勇氣和社交本領。首先,要消除“恐懼癥”。社交不是不敢染指的洪水猛獸,而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常態(tài),回避、抗拒不過是自欺欺人,唯有直面現實和積極參與,才能在社交實踐中學會社交。這就需要正確地評價自己,發(fā)掘自身優(yōu)勢,銘記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學會在人際交往中揚長避短。
其次,要保持平常心。社交是平等交往、誠意交流和坦白做事,要友善地對待別人,多些樂善好施,在幫助他人時忘卻自己煩惱,證明自身價值;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盡力了,不成功也沒關系;找個傾訴對象,有煩惱一定要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