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
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民間傳統(tǒng)游戲嗎?曾給多少兒童帶來歡聲笑語。民間游戲是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的游戲,規(guī)則簡單、易上手,并且傳統(tǒng)的體育游戲具有豐富多樣的種類和靈活多樣的玩法,可以促進幼兒肢體協(xié)調能力的發(fā)展,增加同伴交流的機會,體現(xiàn)社會性價值,貼近幼兒生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園逐漸減少,幼兒園偏重于運動器械,使得民間體育游戲在現(xiàn)代體育教育中出現(xiàn)了“水土不服”的問題。
一、民間游戲在體育活動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施體育活動安全性的考慮
民間體育游戲活動形式更加具有隨意性和競技性的特點,這些都是民間體育游戲中的安全隱患。所以教師在組織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時,幼兒非常容易出現(xiàn)失控的情況,尤其是有可能因為肢體上的接觸對其他幼兒產生攻擊行為。從幼兒自身的角度進行分析,他們參與游戲更多是在乎游戲的結果而不是過程。所以,教師要結合孩子們的興趣特點適當創(chuàng)新一些合理的民間體育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在快樂游戲的同時為幼兒的安全保駕護航。
(二)技能純熟度影響著運動量
民間體育游戲活動過程中的各項技能及目標,并沒有十分明確的要求,所以民間體育游戲從某種程度上并不能夠達到訓練幼兒肢體協(xié)調能力和動作技能的目標。對于跳皮筋這一項傳統(tǒng)體育游戲來說,不僅需要幼兒掌握身體的平衡,同時需要幼兒掌握跑、跳、爬、鉆等多項技能。有部分幼兒會因為自己不會跳皮筋,而產生不敢玩和不想玩的抵觸心理,從而讓自己變成了游戲的旁觀者,這部分幼兒就會產生運動量不足的問題。
二、傳統(tǒng)游戲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開展
(一)傳統(tǒng)體育游戲的創(chuàng)編
以《老狼老狼幾點了》和《木頭人》游戲為例,將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的人物角色和特點,融入游戲活動中。材料投放:呼啦圈。玩法一:把呼啦圈擺成大圓形作羊村,游戲開始時由教師扮演灰太狼,幼兒則扮演小羊們,教師和幼兒圍著呼啦圈站在圈外,朝一個方向走、跑、跳,小羊在灰太狼后面走,當灰太狼轉身小羊不能動,小羊動了則被灰太狼抓走。玩法二:灰太狼在前,小羊在后面走,并齊聲發(fā)問灰太狼:“灰太狼現(xiàn)在幾點了?”扮演灰太狼的教師則需要回答具體幾點。問答持續(xù)循環(huán),直到灰太狼回答吃飯的時候,小羊們就要立刻跑到羊村,這時候灰太狼需要轉身去抓捕小羊,但不能進到羊村抓捕小羊。被抓到的小羊需要乖乖地跟灰太狼回到家里,其他沒有被抓到的小羊要想辦法營救同伴,可以趁著灰太狼睡覺的時候進行觸摸營救小羊,被解救的小羊就可以自由地行動,快速逃跑。
通過這種創(chuàng)意的游戲,使得幼兒既參與到了傳統(tǒng)體育游戲當中去,又滿足了他們對于時代熱點內容的興趣,為多元化的游戲過程帶來更高的教育價值。
(二)生本化的選擇游戲材料
依據(jù)以幼兒為主的教育原則,教師將自身擺在一個輔助的位置,根據(jù)幼兒的需求和身心發(fā)展水平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因此建議可以開展一些對抗游戲和體育競賽,使得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戶外體育活動的獨特魅力。
結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及幼兒園自身的情況,在有限的器械和活動材料的選擇局限性之下,利用場地和材料去安排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新游戲,通過游戲形式和活動材料創(chuàng)編的方式,使得幼兒體育活動內容變得更加多姿多彩起來。例如,在進行體操運動時,幼兒可以通過集體舞蹈的形式,也可以利用兒歌《馬蘭開花二十一》,讓幼兒拿著制作的橡皮筋集體舞蹈,變換隊形等。除此之外,一些簡單游戲材料也可以基于游戲內容和主題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常見的體育活動器材接力棒、沙包、籃球等,幼兒分組進行游戲一起去冒險,探險尋寶。當他們拿到足球和籃球這種球類以后,就要通過帶球跑的方式將這些球類帶到指定的地點,這樣的游戲形式充分運用了戶外體育材料的特點,更將其運動特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綜上所述,教師要智慧地指導幼兒開展體育游戲,材料的投放對幼兒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但仍然有不足之處,無論是內容過于單一,還是幼兒興趣不高,又或者是對場地材料的利用率不足,這些都是當前需要予以關注并改善的。相信隨著學前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以及對戶外體育游戲的創(chuàng)編,孩子們一定能夠在游戲中收獲,在體驗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