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華,鄧先才,李春燕, 鄧 倩
(1.四川省射洪市農業(yè)農村局,四川 射洪 629200;2.四川省射洪市曹碑鎮(zhèn)人民政府,四川 射洪 629200)
油菜是射洪市主要的油料作物。 長期以來,油菜生產以人工栽植、收割為主,生產用工量大,由于油菜收割一直依賴人工,機械化水平較低。油菜人工收割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油菜機械收割目前主要有一次性收割、兩段式收割兩種。兩段式收割是先用機械將油菜割斷,平放在田間等待油菜完全成熟時再機械撿拾起來脫粒、粉碎秸稈,要求田地要平,不能出現積水,否則油菜機械撿拾不起來,只能人工撿拾。即使田土不積水,油菜干了后變脆,機械作業(yè)損失也較大。選用油菜專用型收割機,或對以前只能收割水稻、小麥和高粱的聯合收割機進行更換割臺等改造,能一次性完成油菜割莢、脫粒等環(huán)節(jié),并將秸稈粉碎還田,做到既高效又環(huán)保。但是油菜一次性機械收割要求油菜株高最好在160cm以內,油菜成熟期盡可能一致,機械留茬要低于30cm。以往的辦法是在油菜3葉期用30g/667m2多效唑對水30kg噴施化學控制油菜株高,油菜進入成熟期后,施用百草枯促使油菜熟期一致,但這種方法可能給油菜帶來農藥殘留超標[1]。
選用產量高、抗病、抗裂角、株高165cm左右、分枝少、分枝部位高、分枝角度小、偏早熟、花期集中的品種,比如:川油36、渝油23等。
推廣以油菜機播技術、化學調控技術、機械開溝技術、油菜施用硼肥技術、合理密植技術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機械化收割技術等為主的關鍵配套技術應用,提高油菜質量和產量水平。
1.2.1 在油菜的種植時間和品種上應合理安排 注重水肥管理,必要時噴施多效唑進行調控,以控制株高。同一田塊力求成熟度一致,大批的成熟季節(jié)應拉開一定的距離。
1.2.2 在油菜生長后期采用化學藥品噴霧 通過催熟的辦法使油菜成熟一致,以減少收獲時青黃不一致而造成的浪費。
一是選用河南豪豐ZBMSF-6免耕施肥小籽粒播種機,上海農機研究所ZBGKF-6油菜施肥播種機、武漢黃鶴ZBFQ-6型油菜免耕播種機等新型油菜播種機;二是推廣高射炮、飛行器JKBIF-DP5B4ME18高效植保機、無人飛機等機防機具開展病蟲害防治;三是選用湖州星光4LL-2.0Y、江蘇沃得4LYZ-2.5A、久保田4LYZ-1.8、福田雷沃4LZ-2G等新型油菜聯合收割機或者兼用機型,即通過更換一些部件、裝置能實現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收割的機型,要求收割機的技術性能好,各聯接、輸送部位要求封閉嚴密,工作中不允許有漏粒發(fā)生[2]。
更換原來收割水稻、小麥和高粱收割機割臺,一次性完成油菜割莢、脫粒等環(huán)節(jié),并將秸稈粉碎還田,高效又環(huán)保,培肥地力,建成良田。
一是引導油菜種植大戶開展油菜機播、機防、機收全程機械化生產;二是鼓勵農機專業(yè)合作社開展油菜機播、機防、機收社會化服務;三是指導油菜種植者實行耕作制度改革,農機農藝融合,以利于機械播種收割;四是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增強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
2.1.1 選用良種 選擇耐遲播、抗病、優(yōu)質、高產、抗裂角、矮桿、株型緊湊、耐密植,株高165cm左右、分枝少、分枝部位高、分枝角度小、偏早熟、花期集中的優(yōu)良品種。
2.1.2 播期的選擇 直播一般在9月20日至10月20日播種,最遲不能遲于10月30日。
2.1.3 機械開溝 根據全喂式收割機的寬度尺寸來確定開溝面的寬度尺寸。目前,全喂式的收割機的幅寬度為200cm。溝寬20cm,溝深15cm,同時要開好腰溝、圍溝、田頭溝,做到溝溝相通,方便排灌。
2.1.4 重施基肥 重施基苗肥(70%)、適施蕾薹肥(30%)。基肥是免耕直播油菜獲得高產的基礎,施農家肥1000kg/667m2,高含量的油菜用專用配方肥25~30kg,硼肥0.75~1.0kg與有機肥混合作基肥施用,均勻撒施在田面上;開盤期,再用尿素10~15kg/667m2適施蕾薹肥。
2.1.5 免耕直播 免耕撒播。播種前15d用41%草甘膦200g/667m2或播種前3d選用20%草銨膦100g/667m2進行滅生性化學除草,選擇雨后晴天播種。播種時可以與尿素混合撒播,一般1kg/667m2尿素(顆粒有機肥)與200~300g種子混合進行量化撒播,撒播時盡量減少油菜種子成團,減少以后的勻苗工作。撒播后用稻草、作物秸桿覆蓋,有利于培育壯苗和避免蟲鳥的危害。免耕行播。播種時每廂一般行距33cm,拉線開溝播種,溝深3~5cm。行播要求落子稀而勻,最好用干細土拌種,順溝播下,一般播量控制在150~250g/667m2。免耕窩播。用種150~200g/667m2,每窩播種量為5~8粒種子。具體操作方法:按窩距20~23cm,行距33cm,打窩、施肥、下種,用灰土糞等土雜肥蓋窩即可。確保密度在1.5~3.0 萬株/667m2左右, 密度過大過小都不利于產量的提高。
2.1.6 生物控旺 葉面噴施微肥,控、補二合一,既可以矮化植株、強力抗倒,同時有效補充營養(yǎng),增強油菜抵抗力,可噴施“粒正”1次,抽薹期再噴施“粒正”1次,每次用100g/667m2。
2.2.1 間定苗結束后進行1次化除 禾本科雜草每667m2用10.8%高效氟吡甲禾靈30mL或240g/L烯草酮40mL進行防除;闊葉類雜草用500g/L草除靈30g,惡性闊葉雜草用30%氨氯·二氯吡40g等進行防除。
2.2.2 防病治蟲 苗期可用5%高氯吡蟲啉50mL、咪鮮胺50mL等藥劑防治菜青蟲、跳甲和蚜蟲。在油菜主莖開花95%時防治菌核病、霜霉病和蚜蟲,用90%多菌靈超微粉40g/667m2或40%菌核凈40g/667m2、10%吡蟲啉10g/667m2機防。
2.3.1 油菜機械聯合收獲作業(yè)技術要求 油菜籽成熟度達到85%~90%進行機械收獲;收獲時應收割干凈、不漏割,割茬高度符合當地農藝要求,收割莖稈應打碎后均勻撒在田中,要求總損失率≤8%、含雜率≤6%、破碎率≤0.5%、清潔度大于80%。
2.3.2 油菜機械聯合收獲作業(yè)流程 機組準備→田塊準備→試割→正常作業(yè)→機組保養(yǎng)→機車入庫[2]。
2.3.3 操作技術要求 收獲時行走方法一般選用向心回轉法,只能選擇中、低擋速度工作。割倒伏作物時,將割臺降至適宜高度,將撥禾輪軸前移,并正確選擇收割方向,最好是逆倒伏方向,其次是橫倒伏方向進行收割。拔禾輪的轉速要調到最低,以減少對油菜的撞擊次數;前后位置要調到最后,并根據油菜的長勢和倒狀情況合理調整其高低位置。如安裝有彈齒版應去掉,以減少對油菜的撞擊。根據油菜的成熟情況和脫粒效果合理調整滾筒轉速和凹版間隙,成熟較好或高溫天氣可降低轉速和調大間隙,在保證脫凈率的前提下減少菜籽的破碎率。根據機車工作時的清選和損失情況合理調整風量,莖稈潮濕時風量應調大,干燥時應適當調小。其風向應調至清選篩的中前方。清選上篩、尾篩的開度應適當調大,使部分未脫凈的青莢進入雜余升運器進行再次脫粒。下篩的開度應調小或換用細孔篩。機車的各項調整應以收獲時的損失情況為依據。收獲后及時涼曬或烘干,確保籽粒不霉變。
解決好油菜熟期問題,選用適宜的機型并調試割臺,能夠實現油菜一次性機械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