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xiàn)國
(湖北省遠(yuǎn)安縣中醫(yī)院,湖北遠(yuǎn)安 444299)
厭食癥屬中醫(yī)“厭食”范疇,多為乳食積滯,損傷脾胃,運(yùn)化失司所為,當(dāng)以健脾益胃、消食導(dǎo)滯為治??蛇x用下列蜜膏治療方。
驗(yàn)方:生姜、人參、山藥各250 g,蜂蜜適量。
制法:將生姜搗爛取汁,人參、山藥共研細(xì)末,與蜂蜜拌勻,文火煎煮成膏,候溫裝瓶,每次1 湯匙,每日2~3 次,溫開水沖飲或調(diào)入稀粥中服食,連續(xù)7~10 天。
功效:健脾益氣,開胃消食。適用于小兒厭食癥。送服。
功效:健脾益氣,開胃消食。適用于小兒厭食癥,面色萎黃、不思飲食,甚至拒食。若強(qiáng)行進(jìn)食后則會(huì)惡心、嘔吐、腹脹,苔白不厚或薄膩等。
驗(yàn)方:人參15 g,白術(shù)15 g,甘草15 g,茴香15 g,干山藥30 g,檀香3 g,烏梅肉15 g,白豆蔻仁15 g,縮砂仁15 g,干木瓜30 g。
制法:將諸藥擇凈,研細(xì),水煎3 次,3 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等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 mL,每日3 次,溫開水適量送服。
功效:健脾益氣,開胃消食。適用于小兒厭食癥。
驗(yàn)方:黨參、白術(shù)、黃精、扁豆、蓮子、山楂各100 g,太子參、茯苓各300 g,芡實(shí)、山藥各150 g,砂仁、桔梗各30 g,陳皮、雞內(nèi)金、甘草各60 g,阿膠100 g,蜂蜜250 g。
制法:將諸藥擇凈,研細(xì),水煎3 次,3 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阿膠、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 mL,每日3 次,溫開水適量送服。
功效:健脾益氣。適用于小兒厭食癥,面色白或萎黃,形體瘦弱,食欲不振,食少或厭食,若進(jìn)食稍多,則大便不通或大便溏泄,舌質(zhì)淡,苔薄白等。
驗(yàn)方:太子參、枳實(shí)各200 g,神曲、焦山楂、白術(shù)、藿香、佩蘭、雞內(nèi)金、竹茹各100 g,麥芽、茯苓各150 g,陳皮、半夏各90 g,砂仁、白豆蔻各60 g,蜂蜜適量。
制法:將諸藥擇凈,研細(xì),水煎3 次,3 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等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 mL,每日3 次,溫開水適量
驗(yàn)方:麥冬、石斛、玉竹、天花粉、麥芽各150 g,玄參90 g,山藥300 g,甘草30 g,生地黃、沙參、雞內(nèi)金各100 g,烏梅、陳皮、銀耳各60 g,蘆根200 g,蜂蜜300 g,冰糖200 g。
制法:將諸藥擇凈,研細(xì),水煎3 次,3 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蜂蜜、冰糖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 mL,每日3 次,溫開水適量送服。
功效:養(yǎng)陰益胃。適用于小兒厭食癥,不思飲食、口干多飲、大便干結(jié),唇干色紅,皮膚干燥。舌苔多為花剝苔或無苔等。
驗(yàn)方:太子參300 g,茯苓、炒白芍、谷芽、麥芽各150 g,青皮、陳皮、防風(fēng)、澤瀉、柴胡、郁金各60 g,牡丹皮、酸棗仁各90 g,炒黃連15 g,菊花、炒白術(shù)、雞內(nèi)金各100 g,大棗3 枚,蜂蜜300 g,冰糖200 g。
制法:將諸藥擇凈,研細(xì),水煎3 次,3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蜂蜜、冰糖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 mL,每日3 次,溫開水適量送服。
功效:疏肝理氣,益胃消食。適用于小兒厭食癥,厭食或拒食,性躁易怒,好動(dòng)多啼,咬齒磨牙,大便時(shí)溏,舌光,脈細(xì)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