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春
(定西市和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甘肅定西743000)
我國有許多施工場地的土類是黃土,對于工程施工來說這是一個重點關注對象。濕陷性黃土在平常強度很大,但是一旦遇水,由于其本身就含有少量水分的原因很容易被侵蝕,使其強度降低。而有一部分黃土是內部結構破壞導致其成為濕陷性黃土,其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承受重量太大的建筑物后,由于承受荷載太強,使結構從內到外受到破壞,從而形成了濕陷性黃土,導致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許多不必要的損失,而為了減少損失,在實施與水有關的黃土類別的工程時,應提前做好正確的地基處理,以保證工程順利實施。
黃土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qū),由于北方氣候環(huán)境及土壤內部化學反應的作用影響,導致部分地區(qū)出現層次不規(guī)律、孔隙過大、淡黃、土質疏松的黃土。黃土在正常狀態(tài)下的使用效果很好,強度較高,收縮性低,但是一旦遇水,其由于外力和自身重量施壓下會產生慢性變形。黃土的這種特征會嚴重影響到工程施工,也造成施工安全問題。濕陷性黃土的特征是破壞周期非常短,且常出現部分突然破壞,而破壞之后是不能人工將其變回原態(tài)的。
黃土的結構是粒狀或者斑狀的,而顆粒內含有的物質會對濕陷性的強弱產生影響。黏粒和膠粒含量高的黃土濕陷的可能性較小,而粉粒含量高的黃土濕陷的可能性偏大。
可溶解鹽類物質大多數會摻雜在土顆粒的表面,黃土內也同樣存在這種現象。這些可溶解鹽類在普通情況下會和粘膠顆粒形成黏結性強的土結構,使黃土強度更高。但是一旦遇水這些優(yōu)點就會馬上變成致命的缺點,可溶解鹽類的溶解使黃土的凝結力和強度都有所下降,從而產生濕陷現象。
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在施工前需進行勘測,要對當地的黃土進行實驗,以免影響后期的施工步驟。相對于一般的施工場地,濕陷性黃土地區(qū)要做大量的實驗以應對濕陷性變形問題。這些實驗會盡量提供準確的施工場地黃土的濕陷等級和濕陷性系數的數據,作為施工參考依據。進入設計階段后,渠道地基處理成為重大問題,如何消除黃土的濕陷和采用何種地基類型都需要隨著數據的改變而重新設計。因此,渠道濕陷性黃土地基的建設不僅是勘測實驗的難度問題,也拖慢了施工進度。
若是上一步驟的數據有問題或是在設計階段采用的基礎類型不對都會影響后期施工。土體的含水量會隨著時間慢慢變多,影響黃土的濕陷性,建筑的使用、給排水的進出、地下水位的升降等都會影響土體含水量。而基礎則是隨土體含水量變化影響的直接對象,土體的變形會導致結構的變形,由此會導致建筑物的基礎變形過大,產生縫隙,造成嚴重的安全問題,給工程帶來不可預估的嚴重結果。
普遍的對渠道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方式是墊層法,最基本的墊層處理方式是將本身濕陷性的黃土去除掉,然后補充灰土。這種墊層處理方式使得渠道基礎荷載力變強,其原因是減少了黃土后,其地基變形程度降低,使渠道的穩(wěn)定性增強,可以正常發(fā)揮作用。墊層法實施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考慮其設計,墊層要根據不同的施工環(huán)境改變其設計數據,滿足渠道地基工程的要求,使渠道工程保持穩(wěn)定運行。
強夯法是對施工地面的密實度進行處理,一般會用比較重的金屬對施工的基地進行震動或是捶打,排擠出黃土中存在的液體,使黃土的液化蠕動減少。這種處理方式主要是在建筑施工前對地基進行沖壓,這是增加沖擊壓后的地基本身會加固的原理。這樣的方式會讓黃土從物理的角度發(fā)生增加強度和更加穩(wěn)定的變化,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黃土使用過程中的排水量。強夯法的特點是可以提高黃土內部的孔隙和強度等級。
在特殊的情況下,比如地下水位較低的工程,可以使用擠密樁法處理濕陷性黃土。但是這種方法的要求比較高,要每一步都仔細按照設計要求來完成。它的原理是利用實施過程中打樁對濕陷性黃土互相的作用力,這種作用力可以科學地增加黃土的密實度,從而提高渠道濕陷性黃土基礎的工作性能,使地基變得更加穩(wěn)固牢靠,有利于工地施工和建筑的使用。
當施工場地基地是濕陷性過大或是厚度較大的黃土時,可以采用預浸水法對基地進行處理。其工作方式是在工程施工前對場地大量的灌水,讓黃土感受到水的壓力從而導致土壤的緊密度變強,使將來施工時遇到地陷的可能性降低。預浸水法不僅針對濕陷性問題,在有效解決濕陷性問題的同時,也增加了黃土地基所能荷載的重量,減緩了地基變形的程度。但這種處理方法有優(yōu)點的同時也有很大的缺陷,它不能在周圍建筑物或是工程較多的地方實施。因為它會影響施工場地周圍的地基,使其出現地陷現象,進而影響周圍的建筑使用,所以預浸水法比較適合在周圍盡量沒有建筑物的地方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周圍場地的浪費。
地基是一個工程最初的、最重要的部分,一個工程的地基做好了才能夠使建筑的使用更加安全、有保障。以上提供的幾種處理渠道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方式各有優(yōu)缺點,施工時應根據施工環(huán)境和施工工期、濕陷性土壤的含水量、孔隙率、所承受重量、濕陷性黃土厚度的不同,選擇適用的地基處理方式。這幾種地基處理方式在我國目前使用范圍較廣,其技術經過不斷的優(yōu)化也已基本可以應對各種工程。在渠道濕陷性黃土地基施工中應科學利用這些處理方式打好基礎,建設安全系數達標的工程,從而使工程施工方和使用方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