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迪,李新華,喬 紅,歐行奇
(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河南省現(xiàn)代生物育種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河南新鄉(xiāng) 453003)
百農(nóng)307是河南科技學院以矮抗58為母本、06-4047為父本雜交,經(jīng)過連續(xù)多年選育而成的高產(chǎn)、抗逆、廣適的半冬性小麥新品種。2020年5月通過河南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豫審麥20200017。
百農(nóng)307為半冬性小麥品種,全生育期 216.5~231.9 d,平均熟期比對照品種周麥18早熟 0.4 d。幼苗半直立,葉色深綠,苗勢一般,分蘗力弱。春季返青較遲,拔節(jié)較快,兩極分化快,抽穗偏晚,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65.7~70.7 cm,株型松緊適中,抗倒性好。旗葉寬大,穗下節(jié)短,穗層較整齊,熟相一般。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zhì),飽滿度一般。每公頃穗數(shù)555.0萬~607.5萬,穗粒數(shù)34.7~39.3粒,千粒重37.5~42.1 g。
2016-2017年度該品種參加河南省冬水組區(qū)試,13點匯總,增產(chǎn)點率61.5%,平均產(chǎn)量 7 765.5 kg·hm-2,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chǎn) 1.0%;2017-2018年度續(xù)試,15點匯總,增產(chǎn)點率80.0%,平均產(chǎn)量6 475.5 kg·hm-2,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chǎn)3.0%;2018-2019年度生產(chǎn)試驗,16點匯總,增產(chǎn)點率87.5%,平均產(chǎn)量 8 734.5 kg·hm-2,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chǎn) 4.1%;2018-2019年度大區(qū)試驗,15點匯總,增產(chǎn)點率93.3%,平均產(chǎn)量9 583.5 kg·hm-2,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chǎn)6.1%。
經(jīng)2017、2018年檢測,該品種籽粒蛋白質(zhì)含量分別為14.6%和14.2%,容重分別為795 和732 g·L-1,濕面筋含量分別為29.6%和 27.5%,吸水量分別為573 和559 mL·kg-1,穩(wěn)定時間分別為7.0 和5.5 min,拉伸面積分別為58 和79 cm2,最大拉伸阻力分別為264 和334 EU。
該品種中抗白粉病,中感條銹病和葉銹病,高感紋枯病和赤霉病。
該品種適宜播種期10月上中旬,每公頃適宜基本苗300萬~330萬株。生育期注意防治蚜蟲、紋枯病、赤霉病、條銹病和葉銹病等病蟲害,并預防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