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正 李柏楊 呂照 趙廷峰 趙海燕 牟建業(yè)
1.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術(shù)研究院 2.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
目前,CO2在油田中的應(yīng)用日趨廣泛[1-3],國內(nèi)外諸多成功的施工案例已經(jīng)證明CO2驅(qū)、吞吐可有效地提高采收率,CO2壓裂能有效提高裂縫復雜程度[4-8]。CO2前置蓄能壓裂作為一項新興的儲層改造技術(shù),在新疆油田等已有成功施工的報道,取得了較好的改造效果。CO2前置蓄能壓裂除了在壓裂過程中促使形成復雜縫網(wǎng)之外,在燜井過程中CO2能夠持續(xù)與原油、儲層巖石發(fā)生作用,達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9]。
CO2與原油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較為廣泛,但對CO2與儲層巖石之間物理化學作用的探索則相對較少[10-13],甚至對實驗結(jié)果有不一致的結(jié)論。這是由于不同儲層礦物組成、孔喉分布、膠接強度等有所差異。肖娜[14]指出巖石孔隙結(jié)構(gòu)的變化受溶蝕作用、微粒運移和新生礦物沉積的綜合影響,對于延長油田石英質(zhì)長石雜砂巖,在44 ℃、7 MPa的條件下,CO2與巖石相互作用后短時間內(nèi)孔隙度降低,長期作用下孔隙度增加,而滲透率則持續(xù)降低。于志超[15]等對松遼盆地的砂巖巖心開展高溫高壓條件下飽和CO2水驅(qū)巖心實驗后提出黏土顆粒運移、堵塞孔喉將導致驅(qū)替后巖心滲透率、孔隙體積和孔隙度均下降。
目前,也有多位學者開展關(guān)于CO2對巖石礦物溶蝕規(guī)律的研究,研究結(jié)果普遍認為CO2溶于水呈弱酸性,主要對碳酸鹽巖起作用。杜藝等[16]研究了CO2水溶液注入煤巖后的物理化學反應(yīng),提出在CO2水溶液與煤巖的反應(yīng)體系中,白云石、方解石優(yōu)先被CO2水溶液溶蝕,長石和黏土礦物次之,而石英、黃鐵礦與CO2幾乎不發(fā)生反應(yīng)。李四海等[17]進一步研究CO2對黏土礦物的溶蝕作用,通過對致密砂巖開展CO2水溶液浸泡實驗,發(fā)現(xiàn)浸泡后的伊利石和綠泥石含量降低,高嶺石含量升高。
由于不同區(qū)塊物性條件、礦物組成差異極大,相同的實驗得到的結(jié)論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可能相反。因此,在吉木薩爾頁巖儲層開展CO2前置蓄能壓裂施工,需要開展CO2水溶液與巖石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分析CO2對其滲透率、礦物組成和孔隙結(jié)構(gòu)的影響規(guī)律,進而明確CO2對吉木薩爾頁巖性質(zhì)的影響。
地質(zhì)資料顯示,吉木薩爾頁巖中含碳酸鹽巖,一方面,CO2水溶液能溶蝕碳酸鹽巖,擴大孔喉使?jié)B透率提高;另一方面,反應(yīng)后膠接強度降低,反應(yīng)生成物與脫落的碎屑顆??赡軙S著流體運移堵塞孔喉,從而使?jié)B透率減小。在兩種機制的共同作用下,儲層滲透率如何變化將取決于何種機制占據(jù)主導。為了明確吉木薩爾頁巖在CO2水溶液作用下滲透率的變化規(guī)律及機理,開展了高溫高壓下CO2浸泡實驗與滲透率測試實驗,并輔以X射線衍射實驗和電鏡掃描實驗,分析浸泡前后吉木薩爾頁巖礦物成分變化和微觀表面、孔喉變化情況,闡明滲透率變化的微觀機理。
CO2(體積分數(shù)99%)、標準鹽水、去離子水、吉木薩爾儲層巖樣(根據(jù)不同的實驗的需求,包括直徑2.5 cm巖心、隨機破碎的巖屑以及厚度為2~3 mm的巖片,分別用于滲透率測試實驗、X射線衍射實驗和電鏡掃描實驗)。
高溫高壓CO2浸泡實驗是本研究的基礎(chǔ)實驗,其原理是將巖樣置于一個充滿CO2的密閉環(huán)境中,通過外部加溫加壓,模擬燜井過程中儲層巖石與CO2或CO2水溶液持續(xù)接觸的過程,其流程示意圖見圖1。
在CO2反應(yīng)釜中模擬儲層巖石與CO2接觸,恒溫箱提供溫度,通過恒速恒壓泵提高體系壓力。具體實驗步驟為:①將處理好的巖樣放入CO2反應(yīng)釜中,根據(jù)實驗方案選擇是否加入60 mL標準鹽水,并置于恒溫箱中在實驗溫度下預熱2 h;②將氣瓶內(nèi)CO2經(jīng)過中間容器和加熱盤管導入到CO2反應(yīng)釜中,通過恒速恒壓泵,將中間容器和CO2反應(yīng)釜這一聯(lián)通體系內(nèi)的壓力提高到實驗壓力;③ 維持恒溫箱溫度為實驗溫度,直至浸泡實驗結(jié)束;④實驗結(jié)束后,排出反應(yīng)釜中CO2,打開反應(yīng)釜取出巖樣。
為明確中長期浸泡時間下CO2對吉木薩爾儲層滲透率的改善和損傷哪個占據(jù)主導地位,在地層條件下(90 ℃,40 MPa),對長度為5 cm、直徑為2.5 cm的巖心分別開展7天和14天的浸泡實驗,測試浸泡前后滲透率,明確CO2對滲透率的影響規(guī)律。
X射線衍射實驗用于測試巖樣的礦物成分及含量,結(jié)合CO2浸泡實驗,對比分析浸泡前后巖樣的礦物組成變化情況。本實驗取5組巖樣(包括碎塊和巖片),浸泡溫度、浸泡壓力均采用實際儲層的溫度壓力條件(90 ℃,40 MPa)。分別考慮了不同樣品規(guī)格、浸泡方式、浸泡時間3種條件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具體浸泡條件見表1。
電鏡掃描實驗可以用于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tài)細節(jié)以及度量微觀孔喉尺寸,結(jié)合CO2浸泡實驗,對比分析浸泡前后相同位置處孔喉尺寸和表面形態(tài)變化,可以解釋宏觀物性(如滲透率)的改變原因。本實驗樣品為兩塊厚度為2~3 mm的巖片,具體浸泡條件見表2。對浸泡前后的同一位置進行電鏡掃描,對比兩次掃描結(jié)果的差異。
表2 浸泡實驗(電鏡掃描實驗對比用)方案編號樣品規(guī)格浸泡方式浸泡時間/d浸泡溫度/℃浸泡壓力/MPa1巖片CO22巖片水+CO279040
選取4塊吉木薩爾儲層巖心進行實驗,對4塊巖心進行原始滲透率測試后,將其分為2組,分別在90 ℃,40 MPa的條件下用CO2水溶液浸泡7天和14天,浸泡后再次測試滲透率,結(jié)果見表3。
表3 浸泡前后巖心滲透率變化編號浸泡時間/d原始滲透率/(10-3 μm2)浸泡后滲透率/(10-3 μm2)增幅/%1270.073 4310.124 39469.400.024 4900.040 23264.2834140.028 6260.066 129131.010.018 2000.047 085158.71
吉木薩爾頁巖較為致密,滲透率普遍小于0.1×10-3μm2。經(jīng)計算可知:在實際地層溫度壓力條件下,浸泡7天后,平均滲透率升高65%左右;浸泡14天后,平均滲透率升高1.4倍左右。
在CO2水溶液浸泡過程中,礦物的溶蝕和顆粒運移堵塞孔道現(xiàn)象同時存在,前者會提高儲層滲透率,而后者則會降低。從實驗結(jié)果來看,長期浸泡后,吉木薩爾儲層滲透率升高。表明在長期浸泡過程中,溶蝕作用占主導。后續(xù)礦物組成和微觀表面形態(tài)實驗將對溶蝕作用作出進一步分析。
分別取浸泡前后的巖樣制備成小于0.048 mm的顆粒,測試其礦物成分變化情況。實驗結(jié)果表明,碳酸鹽巖礦物組分含量明顯降低(其余組分含量升高),故單獨將其進行分析,其變化情況見表4。
表4 浸泡前后碳酸鹽巖含量變化組別w(碳酸鹽巖)/%浸泡前浸泡后減幅/%第1組25.013.745.2第2組16.415.46.1第3組13.513.03.7第4組20.819.94.3第5組53.840.325.1
綜合分析5組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
(1) 第1組和第2組實驗分別為使用CO2水溶液對碎塊巖樣浸泡5天和2天。從表5可看出,浸泡5天后,碳酸鹽巖礦物減少45.20%,遠高于浸泡2天的6.1%,這表明延長浸泡時間有利于碳酸鹽巖溶蝕;第5組實驗使用CO2水溶液對完整巖片浸泡5天,最終碳酸鹽巖礦物減少了25.1%,表明CO2與巖樣接觸面積較小時,在長時間浸泡下,CO2水溶液也可以侵入巖樣內(nèi)部進行溶蝕,從而獲得優(yōu)異的溶蝕效果。因此,施工時延長燜井時間,增加CO2水溶液與巖石的作用時間,對于加強溶蝕作用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手段。
(2) 第2組和第3組實驗分別使用CO2水溶液對碎塊巖樣和完整巖片浸泡2天,浸泡后兩組巖樣中碳酸鹽巖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降低6.1%和3.7%,說明相比于完整巖片,碎塊巖樣與CO2水溶液有更大的接觸面,有利于碳酸鹽巖溶蝕。對比第1組和第5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相同的結(jié)論。同時發(fā)現(xiàn),延長浸泡時間,巖樣破碎情況帶來的溶蝕差異進一步增大。這一點說明CO2前置蓄能壓裂施工中構(gòu)建復雜裂縫網(wǎng)絡(luò),不僅能夠獲得更多油氣通道,實現(xiàn)更高產(chǎn)量,對于溶蝕碳酸鹽巖礦物也具有重要意義。
(3) 第2組和第4組實驗分別為使用CO2水溶液和純CO2(超臨界狀態(tài))浸泡碎塊巖樣2天。實驗結(jié)果顯示,使用CO2水溶液浸泡后,碳酸鹽巖質(zhì)量分數(shù)降低6.1%,高于純CO2浸泡后的4.3%。說明相比于純CO2,CO2水溶液有更好的溶蝕能力。在實際施工中,使用CO2前置蓄能壓裂這種“CO2+水(水基壓裂液)”的復合壓裂方式,相比于干法壓裂,在增強碳酸鹽巖溶蝕方面更具優(yōu)勢。
在地層溫度、壓力的條件下使用純CO2浸泡巖樣7天后,原有孔喉形態(tài)幾乎未被影響,也幾乎未溶蝕出新的孔洞(見圖2)。分別對浸泡前后的孔隙尺寸進行測量,浸泡前分別為10.120 μm、11.400 μm、3.877 μm,浸泡后分別為10.700 μm、11.700 μm及3.951 μm,分別增大了5.70%、2.63%和1.91%,表明純CO2對吉木薩爾儲層巖樣有較弱的溶蝕作用。
在地層溫度、壓力條件下使用CO2水溶液浸泡巖樣7天后,原有孔喉形態(tài)發(fā)生明顯變化,并在部分原本巖石(碳酸鹽巖)覆蓋的位置溶蝕出新的孔洞。如圖3所示,CO2水溶液浸泡后對原有孔喉形態(tài)、孔隙尺寸有一定影響,表面形貌發(fā)生顯著變化,如圖中紅框標注位置,礦物(主要為白云石)被嚴重溶蝕。白云石大量溶蝕后暴露出破碎的孔隙結(jié)構(gòu),由下部被覆蓋的礦物和孔隙組成,形成新的滲流通道。為了更直觀地展現(xiàn)溶蝕前后孔喉的變化情況,并進一步明確孔滲改善的機理,選擇兩處典型區(qū)域放大觀察,如圖4和圖5所示。
從圖4可看出:CO2水溶液浸泡后表面變化有兩種情況,第1種是原本孔喉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溶蝕后尺寸變大,這取決于孔洞周圍礦物成分是否含有碳酸鹽巖(白云石或方解石),碳酸鹽巖越多,溶蝕效果即孔喉擴大越明顯。對該視野內(nèi)4個孔隙進行尺寸標定,浸泡前分別為4.322 μm、21.650 μm、22.380 μm和2.780 μm,浸泡后分別為4.974 μm、22.140 μm、22.660 μm及3.119 μm,分別增大了12.77%、2.26%、1.25%和12.19%。結(jié)果表明,相對于純CO2,CO2水溶液對吉木薩爾儲層巖石有很好的溶蝕作用,可起到增大滲透率的作用。第2種情況如圖中紅框位置所示,浸泡后原本是巖石的位置被溶蝕,形成新的孔隙。因此,擴大原有孔隙和形成新的孔隙,甚至造成孔隙之間的溝通,是CO2水溶液浸泡巖樣提高孔滲的主要機理。
從圖5可看出,視域中心位置處填充為黏土礦物,CO2水溶液浸泡7天后,黏土礦物及周圍巖石形態(tài)均未發(fā)生變化。表明CO2水溶液對吉木薩爾儲層的黏土沒有明顯溶蝕作用。
電鏡掃描實驗結(jié)果表明,吉木薩爾儲層CO2前置蓄能壓裂燜井期間,CO2水溶液與巖石充分接觸并溶蝕碳酸鹽巖,從而擴大原有孔喉尺寸或形成新的孔喉,提高了儲層滲透率。
J10043_H井構(gòu)造位于準噶爾盆地東部吉木薩爾凹陷致二疊系蘆草溝組,2019年10月,在主體工藝的基礎(chǔ)上,對J10043_H井開展CO2前置蓄能壓裂提產(chǎn)試驗,共注入2 618.2 m3液態(tài)CO2,燜井30天。生產(chǎn)資料顯示,J10043_H井同期壓力遞減速度降低30%以上,累產(chǎn)提高40%。
現(xiàn)場試驗證明,CO2前置蓄能壓裂措施對地層能量進行了有效補充,經(jīng)過CO2燜井后,儲層滲流能力得到明顯改善。
(1) 吉木薩爾頁巖較為致密,滲透率普遍小于0.1×10-3μm2,經(jīng)CO2長期浸泡后,其滲透率表現(xiàn)出升高的趨勢。浸泡7天后,滲透率升高65%左右,浸泡14天后,滲透率升高1.4倍左右。
(2) 相比于純CO2,CO2水溶液具有更好的溶蝕能力,主要溶蝕對象為碳酸鹽巖。在實際地層溫度、壓力條件下(90 ℃,40 MPa),使用CO2水溶液對碎塊巖樣浸泡2天后,碳酸鹽巖溶蝕率達到6.1%,5天后,溶蝕率可高達45.2%。
(3) 相比于巖塊,碎塊與CO2水溶液有更大的接觸面,有利于碳酸鹽巖溶蝕。相同條件下,使用CO2水溶液對不同巖樣浸泡5天后,碎塊巖樣中碳酸鹽巖礦物溶蝕率比完整巖片高20.1%。
(4) CO2對吉木薩爾頁巖浸泡過程中,溶蝕作用增大孔滲的效應(yīng)明顯,強于堵塞減小孔滲的效應(yīng),最終表現(xiàn)出浸泡后滲透率升高的特點。
(5) 對吉木薩爾頁巖油儲層壓裂施工而言,延長燜井時間可以增加CO2水溶液與巖石的作用時間;構(gòu)建復雜裂縫網(wǎng)絡(luò)可以增大CO2水溶液與巖石的接觸面積;使用CO2前置蓄能壓裂這種“CO2+水(水基壓裂液)”的復合壓裂方式,有利于加強對碳酸鹽巖的溶蝕能力。
(6) 采用CO2前置蓄能壓裂工藝在新疆油田吉木薩爾區(qū)塊進行了現(xiàn)場先導試驗,試驗井壓力遞減速度降低30%以上,累產(chǎn)提高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