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梓
化學電源在日常生活、交通運輸、科學研究、航空航天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因而倍受高考命題專家的青睞。因此,要認識“化學電源”的“真面目”,掌握“化學電源”的有關知識。
一、一次電池
一次電池是指放電之后不能充電(內(nèi)部的氧化還原反應是不可逆的)的電池。有關一次電池的題目實質(zhì)是主要考查原電池工作原理,掌握原電池工作原理是解題的關鍵。
例1 紐扣電池可用于計算器、電子表等的電源。有一種紐扣電池,其電極分別為Zn和Ag2O,以KOH溶液為電解質(zhì)溶液,電池總反應為
Zn+Ag2O2Ag+ZnO
關于該電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使用時電子由Zn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Ag2O極
B.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OH-向Ag2O電極移動
C.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Ag2O+2e-+H2O2Ag+2OH-
D.Zn電極發(fā)生氧化反應,Ag2O電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解析 根據(jù)原電池原理可知,Zn電極為原電池的負極,Ag2O電極為原電池的正極。在原電池中,電子由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正極,則使用時電子由Zn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Ag2O極,A項正確;在原電池中,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陰離子向負極移動,則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OH-向Zn電極移動,B項不正確;在正極Ag2O得到電子生成Ag和OH-,則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Ag2O+2e-+H2O2Ag+2OH-
C項正確;在原電池中,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則Zn電極發(fā)生氧化反應,Ag2O電極發(fā)生還原反應,D項正確。即答案應是B。
例2 (2018年6月浙江學業(yè)水平考試試題)普通鋅錳干電池的構造如圖1所示,其電池反應方程式為:
Zn+2NH4Cl+2MnO2
Zn(NH3)2Cl2+2MnOOH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石墨作正極
B.鋅發(fā)生氧化反應
C.電池工作時,電子從石墨經(jīng)導線流向鋅
D.正極的電極反應為:
NH+4+MnO2+e-MnOOH+NH3
解析 根據(jù)原電池原理可知,鋅筒作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石墨作正極,A、B項正確;在原電池中,電子從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正極,則電池工作時電子從鋅經(jīng)導線流向石墨,C項不正確;在正極MnO2得到電子生成MnOOH,則正極的電極反應為:
NH+4+MnO2+e-MnOOH+NH3
D項正確。即答案應是C。
二、二次電池
二次電池是指放電之后能充電的電池。其解題關鍵是要明確二次電池放電時是原電池,要根據(jù)原電池工作原理進行分析;二次電池充電時是電解池,要根據(jù)電解原理進行分析。
例3 (2020屆湖南省湘潭縣一中高三模擬)以柏林綠Fe[Fe(CN)6]為代表的新型可充電鈉離子電池,其放電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圖2
A.放電時,負極反應:
2Mg-4e-+2Cl-[Mg2Cl2]2+
B.充電時,Mg箔接電源的負極
C.放電時,Na+通過交換膜從左室移向右室
D.外電路中通過 0.1 mol 電子的電量時,正極質(zhì)量
變化為 2.3 g
解析 根據(jù)原電池原理可知,放電時,Mg為原電池的負極,Mo為原電池的正極。A項,放電時Mg失去電子并與Cl-結合生成[Mg2Cl2]2+,則負極反應為
2Mg-4e-+2Cl-[Mg2Cl2]2+
A項正確;B項,充電時Mg為電解池的陰極,則Mg箔接電源的負極,B項正確;C項,在原電池中內(nèi)電路中的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則放電時,Na+通過交換膜從右室移向左室,C項錯誤;D項,放電時的正極反應式為
Fe[Fe(CN)6]+2Na++2e-
Na2Fe[Fe(CN)6]
則外電路中通過 0.1 mol 電子的電量時增加0.1 mol Na+,即正極質(zhì)量變化為 2.3 g,D項正確。即答案應是C。
例4 (2020屆廣東省高三模擬)鉀(K)資源豐富,成本低廉,用其制作的鉀離子電池有著超越鋰離子電池的發(fā)展前景。我國科研人員在鉀離子電池的研發(fā)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圖3所示是我國某科研團隊研制的一種鉀離子電池充電時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放電時,外電路電子由電極a流向電極b
B.鉀離子電池電解液一般選擇有機溶劑,但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C.充電時,每當外電路中轉(zhuǎn)移1 mol e-,正極材料會“釋放”39 g K+
D.充電時,電極b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WS2+xK++xe-KxWS2
解析 由題意可知,該示意圖為一種鉀離子電池充電時的示意圖,電池充電時為電解池;在電解池的電解質(zhì)溶液中陽離子向陰極移動,根據(jù)電解原理由圖示K+的移動方向可知,電解b為電解池的陰極,電極a為電解池的陽極。A項,放電時為原電池,電極a為原電池的正極、電極b為原電池的負極,在原電池中電子由負極經(jīng)導線流向正極,則.放電時外電路電子由電極b流向電極a,A項不正確;B項,鉀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相似,電解液不選水溶液,一般選擇有機溶劑,該有機溶劑為碳酸酯類,這類溶劑的沸點較低、穩(wěn)定性較差、在高溫下易分解、易被氧化,因為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B項正確;C項,充電時,正極材料(電解池的陽極,即電極a)發(fā)生氧化反應,由圖示信息可知電極a釋放了K+,根據(jù)電荷守恒原理可知,充電時,每當外電路中轉(zhuǎn)移1 mol e-,正極材料會“釋放”39 g K+,C項正確;D項,充電時,電極b(電解池的陰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即WS2得到電子并與K+結合生成KxWS2,則充電時電極b上的電極反應式為WS2+xK++xe-KxWS2,D項正確。即答案應是A。
三、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能連續(xù)地將燃料和氧化劑的化學能直接轉(zhuǎn)化為電能。有關燃料電池的題目主要考查燃料電池的特點與原電池工作原理,掌握有關燃料電池的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例4 (2019屆浙江省溫州市選考適應性測試)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電池圖3”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電極是該燃料電池的負極
B.b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O2+4H++4e-2H2O
C.H+由a電極向b電極遷移
D.該燃料電池工作時,電子從a電極→燈泡→b電極→電解液→a電極
解析 根據(jù)原電池工作原理可知,通入燃料二甲醚(CH3OCH3)的一極是電池的負極,通入氧氣的一極為電池的正極,則a電極是該電池的負極、b電極是該電池的正極,A項正確;O2在
b電極上得到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并與H+結合生成水,則b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為
O2+4H++4e-2H2O
B項正確;原電池的電解質(zhì)溶液中陽離子移向正極,則H+由a電極向b電極遷移,C項正確;電池工作時,電子從a電極→燈泡→b電極,電子不能通過電解質(zhì)溶液,D項錯誤。即答案應是D。
例5 (2020屆安徽省定遠縣育才學校高三模擬)硼氫化物NaBH4(硼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燃料電池(DBFC),由于具有比能量高、產(chǎn)物清潔無污染和燃料易于儲存和運輸?shù)葍?yōu)點,被認為是一種很有發(fā)展?jié)摿Φ娜剂想姵?,其工作原理如圖4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放電時,每轉(zhuǎn)移2 mol電子,理論上需要消耗9.5 g NaBH4
B.電極a采用MnO2,MnO2既作電極材料又有催化作用
C.電池放電時Na+從b極區(qū)移向a極區(qū)
D.電池的負極反應式為
BH-4+2H2O-8e-BO-2+8H+
解析 A項,NaBH4在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BO-2,即NaBH4-8e-→BO-2,則每轉(zhuǎn)移2 mol電子理論上需要消耗0.25 mol(即9.5 g)NaBH4,A項正確;B項,電極b采用MnO2,為電池的正極,H2O2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OH-, MnO2既作電極材料又有催化作用,B項不正確;C項,原電池工作時,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則Na+從a極區(qū)移向b極區(qū),C項不正確;D項,BH-4在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OH-也參與了電極反應)生成BO2-和H2O,則電池的負極反應式為
BH-4+8OH--8e-BO-2+6H2O
D項不正確。即答案應是A。
(收稿日期: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