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超 陶慶 詹曦
摘要:儲熱裝置是儲能的一種,本文介紹一種采用導熱油傳熱的可移動式儲熱裝置,將工業(yè)余熱、太陽能等熱能資源儲存起來,建設固定的儲熱站,也可以移到需要熱能的生產生活場所去使用,將工業(yè)余熱、太陽能等熱能資源回收利用和熱負荷有機的統(tǒng)一在了一起。
關鍵詞:儲熱;放熱;儲熱裝置;導熱油
工業(yè)生產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國家倡導節(jié)能、低碳發(fā)展,錯峰使用能源。儲熱裝置是儲能的一種,就是將多余的暫時不用的熱能儲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在把熱量放出來,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達到節(jié)能降耗、錯峰使用的目的。
一 儲熱裝置的現(xiàn)狀
我國工業(yè)生產中有大量的工業(yè)余熱,太陽能光熱資源豐富,這些熱能資源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利用,被白白浪費掉。因此,亟需一種結構簡單可以回收利用熱能資源的新型實用儲熱裝置。儲熱裝置的現(xiàn)狀如下
(一)儲熱的熱源比較單一,大部分來源于低谷電能轉化為熱能,以達到錯峰用電和節(jié)能的目的,工業(yè)余熱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二)電加熱儲熱裝置儲熱和放熱分開是兩套系統(tǒng),在儲熱時對溫度控制要求較高,溫度過高損壞儲熱材料,溫度過低儲熱量又不夠,控制復雜;放熱時利用空氣作為換熱介質,需要安裝風道和風機,整體體積龐大,在實際應用中有許多不便。
(三)電加熱儲熱裝置,雖然起到錯峰用電和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但依然要耗費能源,在電熱轉換中轉換效率低。
(四)儲熱裝置與應用場所用熱高度配合,固定安裝在應用場所。
二 可移動式儲熱裝置
為解決以上現(xiàn)有儲熱裝置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新型儲熱裝置采用導熱油傳熱,結構簡單,可以方便的回收利用工業(yè)余熱資源和太陽能資源;根據(jù)儲熱的多少,可以標準化生產,在儲好熱后可以快速方便的運輸?shù)接脩衄F(xiàn)場,方便用戶使用。
示意圖和技術方案如下:
(一)可移動式儲熱裝置的示意圖
(二)可移動式儲熱裝置的技術方案
1.儲熱裝置包括儲熱體、電氣控制箱和外置電磁閥、循環(huán)油泵,儲熱體包括溫度傳感器、儲熱材料、導熱油管,電氣控制箱包括PLC控制板、溫度顯示、接觸器。
2.儲熱體內充滿高效相變儲熱材料,在相變材料中布置合適的導熱油管與相變材料緊密接觸,在導熱油管和相變材料中安裝溫度傳感器,時時監(jiān)測導熱油和相變材料的溫度,并將溫度信號引入PLC控制板控制儲熱和放熱過程,保護儲熱材料和導熱油不致超過允許值。儲熱體的外部配置電磁閥,循環(huán)油泵,根據(jù)儲熱和放熱的不同工況,控制電磁閥和循環(huán)油泵的運轉。
3.儲熱時,工業(yè)回收余熱或太陽能光熱將導熱油加熱,導熱油管與儲熱體的導熱油管相連,打開儲熱電磁閥,循環(huán)油泵起動,導熱油流動,將工業(yè)回收余熱或太陽能光熱通過導熱油換熱儲存在儲熱體中。
4.放熱時,用熱單位的導熱油換熱器導熱油管與儲熱體的導熱油管相連,打開放熱電磁閥,循環(huán)油泵起動,導熱油流動,將儲熱體內的熱能通過導熱油換熱釋放給用熱單位使用。
5.本新型儲熱裝置的外形和大小可依據(jù)儲熱量的大小調整,但內部結構及原理不變,標準化生產。為方便移動,可以在儲熱裝置的底部裝上移動的小輪。
6.使用中,當熱負荷與熱源不在同一場所時,本新型儲熱裝置可以在余熱和太陽能熱源附近連接上熱源,用導熱油循環(huán)儲熱,儲好熱好,通過汽車等交通工具送到熱負荷用戶現(xiàn)場,連接上熱負荷,用導熱油循環(huán)放出熱能供用戶使用。
7.使用中,假如熱負荷與熱源在同一場所,本新型儲熱裝置與熱源和熱負荷可以同時相連,采用導熱油為傳熱介質,通過控制不同電磁閥的打開和關閉,使導熱油在熱源系統(tǒng)和熱負荷系統(tǒng)中流動,將熱源的熱能儲存在儲熱體中,又將熱能釋放給熱負荷使用,儲熱和放熱共用一套系統(tǒng),結構簡單,體積較小,使用方便。
三 可移動式儲熱裝置的應用探索
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儲存能源的方式,例如電池,儲存液化氣的液化氣瓶等等,給我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梢苿邮絻嵫b置是一個儲存熱能的“熱池”,可以將工業(yè)余熱和太陽能熱能儲存起來,滿足生產生活中對熱能的需求。但是相對于應用了幾十年的成熟的電池技術和液化氣瓶技術,可移動式儲熱技術才剛剛起步,特別是儲熱材料的儲熱密度較低。隨著國家在儲能領域的持續(xù)投入,儲熱材料也必將象電池材料一樣帶來快速發(fā)展,儲熱材料的進步也必將帶來儲熱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可移動式的儲熱裝置也會象電池一樣,進入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方便我們的生產生活。
四 結論
本文對可移動式的儲熱裝置的設計和應用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可移動式的儲熱裝置結構簡單,方便實用,能夠有效地將工業(yè)余熱或太陽能光熱中的熱能資源回收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減少能源消耗,促進綠色低碳社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路哲.我國工業(yè)余熱回收利用技術現(xiàn)狀分析[J].裝備制造技術,2019(12):204-206.
[2]周麗,劉楊.工業(yè)余熱回收利用系統(tǒng)的應用研究[J].潔凈與空調技術,2018(03):32-34.
[3]劉麗輝,莫雅菁,孫小琴,李杰.板式相變儲能單元的蓄熱特性及其優(yōu)化[J].儲能科學與技術,2020,9(06):1784-1789
第一作者簡介:任志超(1978.9-)、男、漢、云南紅河人、本科、電氣工程師、研究方向:節(jié)能與能源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