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格非
洛陽處天下之中,挾殽黽之阻a,當(dāng)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走集b,蓋四方必爭之地也。天下常無事則已,有事則洛陽必先受兵。余故嘗曰:洛陽之盛衰也,天下治亂之候也c。
方唐正觀、開元之間d,公卿貴戚開館列第于東都者e,號千有余邸,及其亂離,繼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樹,兵車蹂蹴,廢而為丘墟;高亭大榭,煙火焚燎,化而為灰燼。與唐共滅而俱亡者,無余處矣。余故曰:園囿之興廢者,洛陽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亂候于洛陽之盛衰,而知洛陽之盛衰,候于園囿之興廢而得,則《名園記》之作,余豈徒然哉!
嗚呼!公卿大夫方進(jìn)于朝f,放乎一己之私以自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矣g。
(《全宋文》卷二七九二)
a 殽(xiáo):即殽山,也作崤山,在河南洛陽洛寧縣西北。? 黽(méng):黽隘,亦作“冥隘”,古隘道名,即今河南信陽西南的平靖關(guān),為古九塞之一。
b 秦:今陜西一帶。? ? 隴:今陜西西部及甘肅一帶。? ?襟喉:比喻地勢險要。? ?趙:戰(zhàn)國時諸侯國名,這里指今山西、陜西、河北一帶。? ?魏:戰(zhàn)國時諸侯國名,這里指今河南北部、山西西南部一帶。? ?走集:形容交通要沖。
c 候:征兆。
d 正觀:即貞觀,唐太宗年號。宋代避仁宗趙禎諱,而改“貞”為“正”。? ?開元:唐玄宗年號。貞觀年間和開元年間是唐代興盛的時期。
e 開館列第:營建公館府第。
f 進(jìn)于朝:被朝廷提拔任用。
g 末路:窮途末路,比喻沒落衰亡的境地。
洛陽地處全國的中部,擁有崤山、冥隘的險阻,算是秦川、隴地的咽喉,又是趙、魏的必經(jīng)要道,是四方必爭之地。天下如果經(jīng)常太平無事也就罷了,一旦有戰(zhàn)事,那么洛陽總是首先遭受兵爭。為此我曾說過:洛陽的興盛和衰敗,是天下太平或者動亂的征兆啊。
正當(dāng)唐太宗貞觀、唐玄宗開元盛世時,公卿貴族、皇親國戚在東都洛陽營建公館府第,號稱有一千多家。等到后期遭受動亂而流離失所,接著是五代時期的大肆破壞,那些池塘、竹林、樹木,被兵車踐踏,變成一片廢墟。高高的亭閣、寬大的樓臺,被戰(zhàn)火焚燒,化成灰燼,跟唐朝一起破滅,沒有留下一處。我因此曾說:館第園林的繁盛或毀滅,就是洛陽興盛或衰敗的征兆啊。
況且天下的太平或動亂,從洛陽的興衰就可以看出征兆;洛陽的興衰,又可以從館第園林的興廢看到征兆,那么我寫《洛陽名園記》這部作品,難道是徒勞無益、白費筆墨嗎?
唉!公卿大夫們一旦被朝廷提拔任用,便放縱一己之私欲,為所欲為,忘掉了治理國家的大事,還想退隱后再享受這種園林之樂,能辦得到嗎?唐朝覆滅的情形就是前車之鑒?。?h3>【點評】
李格非(約1045—約1105),字文叔,齊州章丘(今山東濟(jì)南章丘區(qū))人,北宋文學(xué)家,女詞人李清照之父。北宋哲宗紹圣二年(1095),李格非作《洛陽名園記》,記述其親歷的洛陽園林十九處。這些園林大都利用唐代廢園的基址建成。書中對諸多園林的布局特點、山池花木、建筑景觀等進(jìn)行了具體描寫。
這篇散文乃《洛陽名園記》的跋文。但從內(nèi)容來說,與其說它是闡述作者寫作意圖的后記,毋寧說是一篇飽含憂患意識的政論文。本是游觀之屬的園池亭榭,在作者看來卻關(guān)系至大,其興廢關(guān)乎都市的盛衰、國家的治亂。作者用前代慘痛的史實來告誡沉湎于享樂的“公卿大夫”。因小及大,目光如炬,對于北宋當(dāng)時日漸衰落的國勢有著清醒的認(rèn)識和深深的擔(dān)憂。
二十多年后,北宋覆滅,洛陽陷落,繁盛一時的名園也隨之灰飛煙滅。作者的告誡沒有使統(tǒng)治者警醒,作者的憂慮不幸成為現(xiàn)實。難怪南宋不少人讀到此文,為之流涕不已。
此文的點睛之處在于最后一段文字,實乃作者體察社會現(xiàn)實后的有感而發(fā)。為官者當(dāng)心系國事,公而忘私;如果只圖享受,為所欲為,則會導(dǎo)致國勢日衰,又怎能有自己的安身之地呢?
(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