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易春 儲瑞華 儲新生 楊 亮 許秀平*
1.江蘇現代農業(yè)(蛋雞)產業(yè)技術體系海安推廣示范基地,江蘇海安 226600;2.江蘇省海安市畜牧獸醫(yī)站,江蘇海安 226600;3.南通天成現代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海安 226600;4.江蘇省海安市農民教育培訓指導站,江蘇海安 226600
石粉是蛋雞日糧中鈣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蛋雞生產中最為常用且廉價的飼料原料。研究[1-2]表明,石粉粒徑及飼喂時間對蛋雞生產性能及蛋品質有較大影響。小粒徑石粉雖然表面積大,消化吸收快,但在雞消化道中停留時間短,導致鈣的利用率不高;大粒徑石粉(粒)雖然在消化道中停留時間長,但由于表面積小,消化吸收慢,鈣的利用率也不高[3]。1枚雞蛋形成時間一般為24~36 h,其中蛋殼形成18~20 h,且大部分雞蛋殼沉積是在晚間20:00 至第2 天早上08:00,僅小部分在白天形成[4]。根據雞蛋殼沉積時間晝夜規(guī)律性這一生理學特征,不少研究表明午后補喂或飼喂大粒度石粉能顯著提升蛋殼質量,然而隨著蛋雞規(guī)模化、集約化養(yǎng)殖發(fā)展,午后單獨添加鈣源在生產中很難做到。
王曉霞等[4]通過對大小粒徑石粉按比例混合飼喂試驗表明,小粒徑石粉在消化道中停留時間約4 h,能夠滿足白天蛋殼沉積鈣需要,大粒徑石粉在消化道中停留時間16 h 以上,能夠延長鈣的供給時間,有利于夜間蛋殼沉積,大小粒徑石粉混合能夠滿足蛋殼沉積不同時間段所需要的鈣,提高鈣的利用率。目前,規(guī)模蛋雞養(yǎng)殖場普遍在飼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大小粒徑混合石粉進行飼喂,市場上有多種粒徑的飼料用石粉,關于石粉粒徑各養(yǎng)殖場并沒有統(tǒng)一的選用標準,完全靠經驗進行混合使用。
海安市是全國著名的禽蛋之鄉(xiāng),常年存欄蛋雞1 500 萬羽,年飼養(yǎng)量3 000 萬羽以上,是國家蛋雞產業(yè)技術體系“一縣一業(yè)”示范基地、江蘇省現代農業(yè)(蛋雞)產業(yè)技術體系推廣示范基地。為提升蛋雞生產水平,江蘇省現代農業(yè)(蛋雞)產業(yè)技術體系海安推廣示范基地項目團隊以實施體系項目為契機,對蛋雞飼料中添加的石粉粒徑進行比較研究,通過小群體不同粒度石粉飼喂試驗發(fā)現,粒徑為0.8~2.0 mm 石粉飼喂效果最佳。為進一步分析該粒徑石粉使用效果,本研究以海安市大部分蛋雞養(yǎng)殖場根據養(yǎng)殖經驗選用的混合配比:35%粒徑0.4~0.8 mm 粗石粉與65%粒徑0.40~3.35 mm 石粒為對照,進行大群推廣飼喂試驗并分析生產效益。
試驗石粉購自廣德大晶微粉有限公司。
選用生產性能相似的68周齡伊莎褐蛋雞106 000只,隨機分為2 組,每組5 個重復,每個重復10 600只蛋雞,對照組飼喂由35%粒徑0.4~0.8 mm 粗石粉+65%粒徑0.40~3.35 mm 石粒(廠家統(tǒng)貨,混合石粒)配制的日糧;試驗組飼喂由粒徑0.8~2.0 mm 石粉(廠家統(tǒng)貨過篩)配制的試驗日糧?;A日糧營養(yǎng)水平參照海蘭褐蛋雞生產性能標準手冊,飼料配方如下:玉米64%、豆粕24%、預混料4%、石粉8%。試驗在南通天成現代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養(yǎng)殖場進行,蛋雞飼養(yǎng)5 列4 層層疊式雞籠,試驗期間蛋雞采食與飲水正常。按常規(guī)程序對蛋雞進行防疫與雞舍消毒。
于試驗的第6 周在每組隨機選取50 個雞蛋,測定蛋品質。
1)生產性能。以重復為單位每天記錄產蛋數、蛋重、投料量、剩余料量、存欄雞數、破蛋數。計算產蛋率、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破蛋率。
2)蛋品質指標測定。用物性結構分析儀測定蛋殼強度;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雞蛋中間、銳端及鈍端3個位置的蛋殼厚度,并計算蛋殼厚度的平均值;用EMT-5200 型多功能蛋品測定儀檢測蛋黃顏色、蛋白高度和哈夫單位。
數據用SPSS22.0 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以P<0.05為差異顯著水平,數據用平均值和總體標準誤表示。
由表1可知,與日糧中添加35%粒徑0.4~0.8 mm粗石粉+65%粒徑0.40~3.35 mm 石粉組相比,蛋雞攝食由粒徑0.8~2.0 mm 石粉配制的日糧后產蛋率顯著升高,平均產蛋率高0.7 個百分點,提高了0.85%;破蛋率顯著降低,降低0.09 個百分點,降低了31.03%。
表1 不同粒度石粉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姜寧等[2]研究表明,適宜粒徑的石粉能夠提高飼料利用率,一方面適宜粒徑的石粉能夠在肌胃發(fā)揮研磨食物的作用,使飼料與消化液充分混合、分解吸收;另一方面適宜粒徑的石粉具有填充和緩慢釋放鈣的作用,使得飼料中有機物、磷等得到充分利用,從而減少飼料消耗,提高消化吸收率。本研究中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雖然差異不顯著,但平均日采食量試驗組低于對照組,料蛋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這與姜寧等[2]研究結果相似。
項目團隊前期小群試驗對雞糞中粗蛋白、粗灰分、酸不溶灰分、總磷等成分進行檢測發(fā)現,試驗組雞糞中粗蛋白、粗灰分、酸不溶灰分排出量低于對照組,說明添加適宜粒徑的石粉能夠提高飼料利用率。本研究中,試驗組產蛋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采食量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表明與對照組相比,蛋雞飼料中添加粒徑0.8~2.0 mm 石粉能夠提高飼料利用率,提升產蛋率。
由表2可知,與日糧中添加35%粒徑0.4~0.8 mm粗石粉+65%粒徑0.40~3.35 mm 石粉組相比,蛋雞攝食由粒徑0.8~2.0 mm石粉配制的日糧后蛋殼厚度和蛋殼強度極顯著升高,蛋殼厚度增加了16.69 μm,提高了5.28%,蛋殼強度增加了1.12 kg/cm2,提高了46.47%;蛋重顯著增大,平均蛋重增加了2.64 g,提高了4.49%;蛋白高度、哈夫單位和蛋黃顏色無顯著變化。
表2 不同粒度石粉對蛋雞蛋品質的影響
雞蛋殼含有96%的無機物,無機部分鈣含量98.2%,因此,蛋殼質量主要由蛋殼內鈣沉積量決定,日糧中鈣的吸收利用率影響著蛋殼鈣沉積量[5]。本試驗中,對照組與試驗組之間平均日采食量差異不顯著,且試驗組的采食量要低于對照組,而試驗組的蛋殼厚度與蛋殼強度極顯著高于對照組,試驗組蛋殼沉積鈣量更高,表明粒徑0.8~2.0 mm 石粉更適合蛋雞消化吸收利用其中的鈣,這與項目組前期小群試驗對雞糞中鈣排出量對照組高于試驗組結果一致。
經查閱數據庫,關于粗細石粉對蛋雞生產性能影響的研究報道較多,但精確具體粒徑的研究較少,王曉霞等[4]通過設置多種石粉粒徑梯度按不同比例混合添加飼喂試驗在13個組合中得出2個組合能夠提高產蛋量,降低破蛋率。根據該研究報道中提供的數據,通過篩目與粒徑換算出2個組合中石粉粒徑比例,其中一個組合以粒徑0.8~2.0 mm 的石粉為主,這與本試驗的研究結果相似。本試驗中試驗組產蛋率、蛋重顯著高于對照組,破蛋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蛋雞飼料中添加粒徑為0.8~2.0 mm 石粉,能夠顯著提升蛋雞生產性能和雞蛋品質。
試驗期間雞蛋平均價格9.06元/kg,試驗組和對照組每噸飼料價格分別為2 253.2 和2 250 元,試驗組比對照組試驗期產蛋率高0.7%,試驗期6 周平均多產蛋0.294 枚,多產蛋0.19 kg,羽均增加收入0.17元;破蛋率試驗組比對照組低0.09 個百分點,按照破蛋3元/kg計算,試驗期羽均減少破蛋0.04枚,減少損失0.02元;由于蛋的品質顯著高于對照組,試驗組雞蛋用于品牌蛋銷售的時間延長28 d,按照品牌蛋每枚0.9 元、鮮蛋每枚0.58 元、4 周正品蛋率80%計算,羽均增收7.17元;飼料消耗對照組羽均5.045 kg,成本11.35元,試驗組羽均5.040 kg,成本11.36元,羽均多支出0.01 元。計算到1 個產蛋周期,平均每羽增收節(jié)支8.58元。
1)與蛋雞養(yǎng)殖場慣用的石粉混合配比相比,在玉米—豆粕型蛋雞日糧中添加粒徑為0.8~2.0 mm石粉對蛋白高度、哈夫單位、蛋黃顏色等蛋品質無顯著影響。
2)與蛋雞養(yǎng)殖場慣用的石粉混合配比相比,在玉米—豆粕型蛋雞日糧中添加粒徑為0.8~2.0 mm石粉能夠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料蛋比,提升蛋雞產蛋率、蛋重等生產性能。
3)與蛋雞養(yǎng)殖場慣用的石粉混合配比相比,在玉米—豆粕型蛋雞日糧中添加粒徑為0.8~2.0 mm石粉能夠提高石鈣的吸收率,提高蛋殼厚度、蛋殼強度,降低破蛋率,提升蛋殼品質。
4)在蛋雞規(guī)模養(yǎng)殖中推廣使用粒徑為0.8~2.0 mm石粉能夠增加養(yǎng)殖效益,減少氮鈣等排放,降低養(yǎng)殖對環(huán)境的污染,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