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
摘要:高中音樂教師,在面對不同的學生的時候,絕對不能把教育教學的模式與思維模式固定在框架之內,應該找到更加適合的教育方式,以及更加妥當的教育教學策略。而在此過程中,在對學生們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同時,陶冶學生的良好情操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在高中階段的音樂鑒賞課上,教師們應該把聆聽當作教育教學的手段,以此來對學生的聲音感知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們的抽象思維的成長,并通過音樂中的情感體驗,為學生日后身心健康的成長打下基礎,使學生可以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審美教學
高中音樂教師要理性的分析當前的教學現狀,結合實際需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將音樂美、藝術美融入到課堂。讓學生學會自主欣賞,從音樂中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賞析習慣以及學習習慣,讓學生可以真正的愛上賞析音樂的過程。
1開展小組合作鑒賞活動
雖然高中階段學生本身具備一定的應用水平和學習能力,但不同個體學生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在實際的鑒賞教學中,想要通過統(tǒng)一的教學分析來讓學生深刻的了解歌曲背后的意境和內涵,并充分的體會作者情感,具有一定的難度。在此情形之下,教師就可以在鑒賞教學基礎上充分的引進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了解學生層次和差異之后,科學的為學生安排分層的鑒賞學習任務和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從不同層次入手來進行鑒賞和實踐。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音樂鑒賞體驗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和審美情趣。
2科學構建多樣鑒賞情景
在網絡和科技快速發(fā)展的當下,高中教師也必須要根據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來進行音樂鑒賞教學方法的改革。在保留傳統(tǒng)教學過程當中具有較強適應性和指導性的部分的情況之下,利用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系統(tǒng)來將復雜、枯燥的音樂內容轉化為更加生動的音頻、動畫、視頻。并為學生構建具有加強啟發(fā)性和代入感的情景,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進行鑒賞和研究。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
例如,在進行“中國古代音樂(2)——《十面埋伏》”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PPT課件來向學生展示與樂器琵琶有關的資料,或許《十面埋伏》有關的史料,引導學生自主的進行閱讀和分析,從而加深學生對鑒賞內容的理解和感知。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體現《十面埋伏》的意境圖和視頻,利用動態(tài)方式全面激活學生情感。進一步的引導學生聆聽《十面埋伏》琵琶演奏曲,引導學生從樂曲演奏的段落、風格、特點、技巧、立意等的層次入手來進行鑒賞。大膽的說一說自己的不同意見的看法,并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更好的了解作品的意境和中國古代音樂的特色。
3以鑒賞為路徑,激發(fā)音樂體驗
顯而易見,如今的高中音樂教材本身就飽含各種美學元素,這也為教師開展音樂鑒賞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路徑。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突破舊有的固定模式,轉而以打亂課程編排的創(chuàng)新性方式開展鑒賞音樂教學,利用時間和空間維度來展現音樂,這樣的教學方式較為新穎,學生不僅會對不同時間、不同地域的音樂更有感觸,且享受到無以倫比的音樂體驗,而且還能從中學到不少寶貴的音樂知識、人文知識、地理知識等,進而從各個方面加深他們對音樂的認知。
4以環(huán)境為媒介,引導學生聯想
可以肯定的是,"環(huán)境媒介"的塑造對于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開展意義重大。如要做好審美教育工作,既需要提升音樂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逐步美化專業(yè)音樂教學場所,還要進一步在校園中營造出良好的音樂氛圍。環(huán)境媒介有其重要作用,它能夠很好地引領學生進入音樂的世界,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并讓其在一個和諧、輕松、自由的氛圍下欣賞音樂。當然,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需要校方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從而為師生建立專門的音樂教室,但在開辟專門的教學場地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要求學生在教師帶領下組建一些藝術團體進行表演,這樣才能將音樂鑒賞教學真正落地生根。
5語言多樣,充分表達
我們都知道,許多人在聆聽音樂、欣賞音樂時,往往會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以及旋律進行律動。根據這一特點,教育者在開展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時,便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對學生開展審美教育。相對于口頭語言來說,肢體語言更加的生動化和趣味化,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投入其中、樂在其中。
例如,教育者在開展鑒賞教學當中的審美教育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兼具實踐性和趣味性的音樂活動、音樂游戲,比如節(jié)奏游戲、簡單的阿卡貝拉小曲來進行多聲部演唱合作,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尋找節(jié)奏韻律之美、感受音色協調之美、體會多聲部和聲之美,從而真正體驗并獲得審美素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在高中音樂課堂上,教育者在開展鑒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時,還必須充分的明確自己以及學生之間的角色定位,將音樂課堂盡可能的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習者可以將口頭語言、肢體語言、表情語言融合為一體,從而達到審美教育的理想效果。
6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審美教學環(huán)境
音樂也是一門有關于聲音的藝術,關于音樂鑒賞,用于音樂鑒賞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聽,認真的聽,將自己與歌曲聯動起來,想象自己就是歌曲的主角,感受歌曲帶來的無窮盡魅力,讓學生能夠在視聽環(huán)境好的環(huán)境之中去感受音樂的魅力。站在某種特殊的角度來思考,可以這樣說,在高中的音樂審美教學之中,為高中學生構建一個相對舒適的視聽環(huán)境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動作。這也就對各種的音樂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在審美教學的時候,遵循藝術審美的基本原則和需求,合理的,有效的將對媒體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使得音樂的美能夠更為直觀地展示在學生們的眼前,形成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總結:
總而言之,作為高中音樂課堂上的核心內容,鑒賞教學自然是不可忽視、不可替代的。而作為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重要元素,審美教育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必須開展有效的、高水平的審美教育,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感受音樂、欣賞音樂。教育者可以從興趣、環(huán)境、內容、語言等多個方面入手,對審美教育過程進行全面的優(yōu)化,使學生的音樂學習質量可以直線提升,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素養(yǎng)可以穩(wěn)步發(fā)展。更重要的是,高效的、高水平的審美教育還可以促進中國音樂、世界音樂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亞東.淺析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25.
[2]姚美琪.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探究[J].才智,2019(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