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炕圍畫是在炕體及四周墻面所描繪的一系列裝飾感強烈的繪畫,是晉北一種特殊的民間藝術。文章論述了晉北炕圍畫的興起與發(fā)展、內容與形式,并從構圖形式、內容題材和色彩特征三個方面闡述了炕圍畫的藝術特征。通過對炕圍畫藝術特征的研究,能夠進一步了解特定歷史時期下,晉北地區(qū)的民間文化。
關鍵詞:晉北;炕圍畫;藝術特征;傳承
一、晉北炕圍畫的由來及現(xiàn)狀
(一)晉北炕圍畫的由來
炕圍畫又稱為“炕圍子”“墻圍”“炕頭連環(huán)畫”等,其造型表現(xiàn)手法主要由壁畫、年畫和建筑彩繪相互融合發(fā)展而來。晉北農村的民房多以泥土墻砌筑,為防止墻壁泥皮脫落,人們常以膠水調制白土對炕邊墻體進行粉刷,形成“圍子”用以加固,這無形中為炕圍畫的誕生提供了載體。后來隨著實用美術發(fā)展及審美的需要,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這種只有實用價值的炕圍子缺少了美感和生活情調。于是,淳樸的晉北勞動人民結合山西當?shù)氐莫毺厝宋娘L貌,吸收了民間剪紙、版畫、年畫、刺繡、建筑彩繪等多種民間藝術之所長,通過眾多技藝精湛的畫匠把自己熟悉的圖案描繪在炕圍子上,從而極大提高了其觀賞性和藝術性,形成了炕圍畫的雛形。
(二)晉北炕圍畫的現(xiàn)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化,大量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導致原先熱鬧的村子漸漸變得寂靜,越來越少的人會為逢年過節(jié)、結婚嫁娶、慶誕祝壽等時刻去邀請畫匠來家中畫炕圍畫,因此炕圍畫漸漸在人們物質生活提高的同時走了下坡路。雖然炕圍畫已在21世紀初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遺名錄,各級政府也在不斷加強對炕圍畫的維護和保存,但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發(fā)生巨大改變,土炕已經(jīng)基本淘汰,故而炕圍畫也失去了其藝術載體,炕圍畫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炕圍畫作為山西北部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它與當?shù)卮迕竦纳盍晳T和社情風俗關聯(lián)密切,其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獨特的表達方式不僅傳遞出一種喜悅感和幸福感,也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深受民眾的喜愛。同時炕圍畫所產生和發(fā)展的地域人文風貌和地理環(huán)境又十分獨特,這才使得其在藝術形式的呈現(xiàn)上能夠如此多姿多彩,并在中華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占據(jù)一席之地??粐嬜髌凡粌H是視覺圖形藝術,更是當時廣大晉北人民日常生活的一種縮影。炕圍畫這枚精美的古玉隨著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已逐漸從農村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淡出,慢慢蒙上了灰塵。但作為傳統(tǒng)民間文化的研究者,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去挽救和保護寶貴的炕圍文化,同時把炕圍藝術放在晉北是歷史重鎮(zhèn)和各朝代抵御外族邊關的歷史背景之下,深研傳統(tǒng)民間藝術與地方文化的關系。
二、晉北炕圍畫的興起和發(fā)展
翻閱關于炕圍畫的資料,沒有找到直接的記載來證明炕圍畫的產生時間,一是由于繪畫炕圍畫的畫工基本都是民間藝人,他們大都收不到各時代主流階級的重視;二是作品難以與中原地區(qū)文人大師的字畫相提并論,在中華悠久的藝術長河里地位偏低。但通過與一些炕圍畫工們交流,綜合分析其興起時間有兩種說法可能性較大:一種是起源于元代,另一種是起源于宋代。綜合考慮時代特色,較之元,起源于宋的可能性會大一些。宋朝的建立和統(tǒng)一,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經(jīng)濟政治文化的發(fā)展,加之統(tǒng)治者的大力提倡,宮廷繪畫不斷發(fā)展,繪畫題材也愈加豐富。與此同時,伴隨著不少擅畫生活風俗、故事的市井畫家出現(xiàn),宋代民間風俗畫水平較之前朝有了極大提高,使得普通老百姓的居室裝飾藝術也越來越寬泛化,炕圍畫在這基礎上便有了萌芽的土壤。
炕圍文化高速發(fā)展的時期是16世紀50年代,特別是明朝之后,當時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突飛猛進,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較為富足,而處在那個歷史時期的人們便有了更多的時間、精力以及財富來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當時不僅是炕圍畫有所發(fā)展,其他藝術類型,例如版畫、年畫和套色木刻等都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其中激情洋溢、寓意吉祥的年畫更是為炕圍畫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元素。最初年畫只在皇宮貴族中流行,但隨著時代發(fā)展,年畫也漸漸傳入市井,民間許多畫匠打開了眼界,這對于炕圍畫的發(fā)展和繁榮功不可沒。
但是現(xiàn)如今,隨著社會變革、經(jīng)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習俗甚至習慣也隨之改變。為了使居室更為美觀大方,便于打掃,年輕的一代開始逐步用空調、暖氣和木床替代土炕,導致炕圍畫賴以生存的土壤消失了,怎樣保護與傳承下去成為目前最主要的課題。
三、晉北炕圍畫的藝術特色
(一)晉北炕圍畫的構圖形式
傳統(tǒng)的炕圍畫主要分為炕上畫、鍋臺畫和墻圍畫三個部分??簧袭嬍钦麄€炕圍畫的核心,也是篇幅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分布在炕體上部空間;鍋臺畫則是在炕體邊的灶臺上作畫,主要集中在灶臺上面的部分;而墻圍畫是指在炕體延伸出來的墻體上作畫。這三個區(qū)域的畫幅底色基本上是統(tǒng)一的,只是在繪畫內容上有些不同,并通過這種差別來表現(xiàn)不同的功能區(qū)。
炕圍畫的構圖方式獨有一套穩(wěn)定的繪畫章法。主要以邊道、畫空和卡頭三個部分構成,對應整個圖形的上下部分、中部部分和左右部分。其中上下部分就是“邊道”,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平面和立體兩種效果,“邊道”可以說是炕圍畫的精髓所在,它在整幅畫卷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就像襯托紅花的綠葉一般。在評判一幅炕圍畫的優(yōu)劣時,除了看畫空的畫工以外就是看邊道的式樣和精細繁瑣程度。上下邊中間的部分稱之為空子畫,也叫畫空。畫空的形狀種類比較繁多,有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扇面等。畫匠可以根據(jù)鄉(xiāng)村人家的要求或自己的規(guī)劃進行畫空內容的選擇。從畫空的內容來看,既有傳統(tǒng)民間吉祥圖案和山水風景,也有連環(huán)畫、戲曲故事等人物情節(jié),“圖必有意,意必吉祥”這句古話在畫空的繪畫內容主體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同時在“畫空”兩端描繪一些圖形與邊道相稱,這就是“卡頭”。對稱分布的主體形式,四周呼應的點綴手法,繁簡搭配,虛實結合,主次分明,是炕圍畫特有的布局形式,使其表現(xiàn)形式更加具有張力。
(二)晉北炕圍畫的內容題材
炕圍畫的題材內容極為豐富多樣,其中戲曲章節(jié)和山水風光所占比重較大,之后便是民間人物傳說和故事。山西是中國的“戲曲之鄉(xiāng)”,在三晉大地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比如著名的北路梆子、大同地區(qū)的需孩兒等,在每年重要的民俗佳節(jié)中都會傳唱。在這種不經(jīng)意的耳濡目染之間,戲曲給炕圍畫的內容添加了極多的題材。由于晉北從古至今都是軍事重鎮(zhèn),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在這里進行過的戰(zhàn)爭數(shù)不勝數(shù),也是英雄輩出之地,例如西漢北擊匈奴的衛(wèi)青、霍去病,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明末抵抗后金的袁崇煥,都是各自時代的杰出英豪,這些英雄的偉大事跡直接影響了當?shù)匕傩盏膬r值觀,讓他們在心中牢牢埋下了對民族英雄崇拜的種子,讓他們對戍邊護民的英雄們肅然起敬,對通敵擾民者充滿憎惡,所以在內容選擇上也偏愛刻畫民族英雄人物、事跡??粐嬛幸灿幸徊糠值膬热菰从谥袊拿耖g傳說,根據(jù)身份劃分大致有:神仙傳說、文人傳說、帝王傳說、清宮傳說、英雄傳說等。人們最為熟悉的“牛郎織女”“嫦娥奔月”這些故事也被畫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炕圍畫,寄托了民眾對擺脫生活苦難的希望。
(三)晉北炕圍畫的色彩特征
炕圍畫的色彩運用深受當?shù)孛袼孜幕偷乩憝h(huán)境的影響,僅在晉北地區(qū)就出現(xiàn)了多種差別巨大的色彩風格。在北部的大同地區(qū),人們偏愛鮮艷富麗的色彩,激情四溢的暖調子,常以紅、黃、棕這些喜慶的顏色作為大基調;在中部的平原則喜歡中性冷色調,多選用粉綠色表現(xiàn)清新淡雅的風格特點;而東部的代縣、繁峙一帶則善用深綠和淺綠,清新悅目、雅致大方。通過對晉北一帶鄉(xiāng)村炕圍畫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晉北炕圍畫色彩上的應用大多使用了紅、棕、黃、綠這些顏色,通過對這些色彩進行分析,也能體現(xiàn)出炕圍畫傳遞的情緒。
其中紅色是炕圍畫運用最多的顏色,它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給人熱情、活力、自信的感受。從遠古時候開始,我們的祖先就會選用一些紅色的東西來代表生命力的存在,直至發(fā)展到今天,紅色已然成為我國的代表色,其對美好愿景的表達,對勃勃生機的暗示是其他顏色無法替代的,所以炕圍畫中的紅便是其吉祥喜慶內涵的直接體現(xiàn)。棕色其實跟紅色屬于一個色系,只是明度有區(qū)別,但由于顏色的區(qū)分需要,棕色也成為炕圍畫常用的顏色之一。
黃色在炕圍畫中通常與紅色配合使用,給人的感受是權威和希望,同時也是黃土的顏色,在以農耕為主的勞動人們心中是踏實、勤勞的展現(xiàn),是植根于老百姓心靈最深層次的對黃土地的依賴之情,是炕圍畫中希望、勤勉、淳樸等元素的體現(xiàn)。
綠色被人們看作是和諧的象征,給人的心理暗示就是自由和平、新鮮舒適。對于常年勞作的晉北農民,他們一定希望來年綠油油的農作物結下一茬又一茬的果實,綠色對于農民無疑也是最為親切的顏色。它為炕圍畫帶來生機勃勃、蒸蒸日上和寧靜致遠的心理體驗。
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更是培育了一方人的性情。晉北地區(qū)自古以來便與江南水鄉(xiāng)有著天壤之別,那種樸實、淳厚之情更是早已植入當?shù)厝说墓撬?。筆者認為以上這些顏色在炕圍畫中的大量使用是環(huán)境使然,是對晉北人民枯燥、單調農家生活的美好詮釋。
炕圍畫,作為一種傳統(tǒng)民間藝術,寄托了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夢想,使人們在樸素的日子里,也有萬千景象。雖然,在現(xiàn)代文明的沖擊下,炕圍畫這一藝術形式逐漸遭到冷落,創(chuàng)新發(fā)展也停滯不前,但讓人欣喜的是,炕圍畫已被列入非遺名錄,我們大可期待,在當下“國潮”迅猛發(fā)展的浪潮中,炕圍畫這塊民間藝術美玉將會以更豐富、更新穎的形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拭去灰塵,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參考文獻:
[1]畢瑞芳.民間炕圍畫的現(xiàn)代審美與創(chuàng)新[J].美與時代(上),2010(10):74-76.
[2]謝瑋.山西炕圍畫的淵源及其藝術特點[J].藝術探索,2008(1):31,33,141.
[3]李玫.炕圍畫的美學風格在手繪墻畫藝術中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9(6):129-132.
[4]馮寶志.三晉文化[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5]尹國均.居家文化[M].北京: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1995.
[6]喬潤令.山西民俗與山西人[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任雅芳,南京視覺藝術職業(yè)學院助教。
編輯:姜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