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羽湜
文化,恰似長纓,自請手中,踏歌逐夢,不負你我韶華。
《易經(jīng)》中這樣闡述“文化”一詞:“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它啟示我們,國民要用“文”來感化;民族精神,要用“文”來鑄熔。時代變遷,教化國民,熔鑄精神,啟示猶在,亙古長存。
若無對中華文化的自信,中國很難走向輝煌。文化就如高樓的地基,大樹的根系,沒有了文化,人們難以幸福,民族難以興旺,國家難以富強。
因而我們必須請文化之長纓,把文化傳承下去。那么,我們又應如何傳承文化呢?
首先,善于傳承。并非所有文化都要傳承,如曾風靡網(wǎng)絡(luò)的喪文化,傳承下去只會扭曲未來的青年。新興文化有不確定性,傳統(tǒng)文化則可能落后于時代。因而明白什么文化該傳承,什么文化不該傳承,是做好文化傳承的基礎(chǔ)。
其次,勇于傳承?;蛟S文化傳承失誤會令人畏手畏腳,但不論何時,都難毫無失誤,我們要勇于傳承文化,有了失誤就勇于改正,這樣中國的文化傳承才不會間斷。
同時,恒于傳承。若讓文化傳承毫無間斷,必須要恒于傳承。當年,前蘇聯(lián)在二戰(zhàn)時大興文化宣傳,后期卻停止宣傳,最后難逃分崩離析。前車之鑒,不可不銘記于心,恒于傳承,中華文化才會日益豐盈。
若讓中華文化不至干枯,必善于、勇于、恒于傳承文化。
在傳承文化的同時,我們自然就對文化有了自信。這自信并不是浞訾栗斯,妄自尊大,而是砥礪前行,自強不息。
小而言之,文化傳承是中華精神的血脈;大而言之,文化傳承是民族進步的根本。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今天的世界已經(jīng)成為命運共同體,做好文化傳承,更是你我共同的責任。
漢中軍,弱冠系虜請長纓。
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zhàn)云。
今我輩,韶華不負號長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