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說:“每一個日子往后退去,人就長大成年。冬天的夜雖然很長,總不會把夢做到窮盡了?!崩罹暾f:“無論如何,寒冷的日子,總是意味著寒冷正在過去?!边@兩位現(xiàn)當(dāng)代的優(yōu)秀作家告訴我們,冬天雖然寒冷,但總是孕育著希望。那么,古代的詩人又是怎么看待冬天的呢?在他們的筆下,又有哪些植物在冬天里孕育著春的生機(jī)呢?
梅
科屬:薔薇科,杏屬。
形態(tài)特征:小喬木,稀灌木,高4~10 米;樹皮淺灰色或灰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灰綠色;花朵直徑2~2.5 厘米,有香氣,花先于葉開放,花期將要結(jié)束時,才長出葉子;結(jié)球形果實,即梅子,直徑2~3厘米,味道較酸。
用途:觀賞,食用,藥用等。
小至
[唐]杜 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這首詩的題目“小至”,指的是冬至的前一天。當(dāng)時,杜甫有感于自然界的節(jié)氣交替,寫下了這首詩?!吧揭鉀_寒欲放梅”,意思是寒冷的氣息沖擊著山間,那里的梅花卻已經(jīng)含苞欲放了。由于梅花在嚴(yán)寒的環(huán)境中盛開,所以古人很看重梅花,賦予它很多美好的寓意,比如堅韌不屈、凌寒傲骨、清麗雋永等。古人還創(chuàng)作了很多歌詠梅花的詩句,如王安石的“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梅花》),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卜算子·詠梅》)等,都是傳揚(yáng)千古的佳作。
冬至之后還有小寒、大寒,最嚴(yán)酷無情的天氣還未到來,詩人怎么說“春又來”呢?原來,杜甫見到了“將舒柳”和“欲放梅”的景象,才斷言春天又將來臨。這與數(shù)百年后英國詩人雪萊的“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yuǎn)嗎”是何其相似,令人不得不感慨東西方詩人在不同時空中詩思的共通性。
古人留下了很多賞梅、愛梅的佳話。北宋著名詩人林逋隱居在杭州西湖畔的孤山。朝廷任命他做官,他不接受,還是居住在自己修建的簡陋房子里。屋舍四周遍植梅花,林逋在其間吟詠詩歌,自得其樂。他還時常在湖光山色之間徜徉,到了晚上也不回家。如果有客人來,那么家中的小書童就放飛白鶴召喚他。他終身不娶,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林逋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被譽(yù)為千古詠梅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