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良
(大理市鳳儀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隨著南菜北運工程的實施,云南種植的番茄,不但滿足了省內市場,而且還大量銷往北方,年銷售量1.8萬t。番茄可直接食用,對部分疾病具有一定的輔助療效,也是制作番茄醬、番茄汁、番茄罐頭等美味食品的優(yōu)質原料。
番茄根系發(fā)達,入土深而廣,最深可達150 cm,橫向展開達60~100 cm。
番茄的生育期大致分為發(fā)芽期、幼苗期、開花坐果期和結果期[1]。
溫度。番茄喜溫怕寒,在寒冷的環(huán)境里耐受度有限,遭遇低溫或霜凍時會受到低溫凍害,氣溫持續(xù)徘徊在5℃葉緣失綠,植株因凍害而死亡。最適宜溫度為25~30℃,營養(yǎng)生長期適宜為20~25℃。
光照。番茄在整個生長期都喜歡陽光。光照越強,長勢越好。長時弱光,容易出現落花、落果、遲熟。
水分。番茄在較低空氣濕度下生長良好,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50%~65%,土壤對濕度應保持在75%以上。
土壤營養(yǎng)。番茄適宜在土層深厚、排灌性能良好、中性偏酸的肥沃土壤中生長。番茄生長過程中需肥量很大,一般每1 t番茄需氮2.1~3.4 kg,五氧化二磷0.64~1.0 kg,氧化鉀3.7~5.3 kg,氧化鈣2.5~4.2 kg,氧化鎂2.5~4.2 kg[1]。
番茄品種、種類很多,可按生長習性、類別、用途、果色、果型、實熟性等進行分類。主要栽培的品種有早粉2號、北京早紅、天津早紅、加洲大紅、農大24、強豐等。
根據秋冬季前期高溫多雨,后期又急劇降溫,甚至出現霜凍的氣候特點,一般選用品種時,應選擇適合市場需求、耐貯運、商品性好、優(yōu)質高產、抗病的品種[2]。
番茄種子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我鎮(zhèn)采用育苗移栽法,一般在6月下旬至7上旬播種。
5.2.1 種子消毒。在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消滅種子上攜帶的病菌。把種子放在50℃左右的溫水中,不斷攪動,隨時補充熱水,使水溫穩(wěn)定在50~52℃中,浸泡15~30 min后再浸種催芽[3],撈出洗凈后摧芽播種。
5.2.2 育苗方法。種子露白時就可以播種,播種量一般控制在3~5 g/m2。先在苗盤中放置三分之二的育苗土,種子平坦放入苗穴中間位置,加入剩余的育苗土后整平,用噴壺淋透水。為了縮短出苗時間,保證苗盤的溫濕度,最后用保鮮膜蓋住苗盤,將其放置在陽光充足溫暖的地方。出苗前需加強觀察,如果番茄露頭,立即去掉薄膜,否則易燒苗。苗出齊前要保持土壤濕潤,為利于壯苗,苗出齊后育苗土要間干間濕。發(fā)現明顯干燥后澆透水,管理30天左右,到6片真葉就可以移栽。
5.3.1 整地施肥。根據秋季病害多、死苗嚴重的特點,對選好的地塊先行深翻曬垡,定植前10天,施80~100 kg/667m2生石灰消毒,用旋耕機深翻,澆透水,高溫燜棚?;拾词└燹r家肥3 000 kg/667m2、復合肥50 kg/667m2、過磷酸鈣25 kg/667m2、鉀肥25 kg/667m2[4]。
5.3.2 取苗時手持子葉以上部位,不能拿苗的根部,這樣容易造成損傷,澆水后易出現莖基腐、根部腐。
5.3.3 定植方法。定植5 000株/667m2,定植深度以覆土蓋住基質就可以,最好不要超過子葉,覆土不要太深,透氣性能差,地下部分的根系生長受影響。最后再覆蓋地膜,以達到保水、保溫、保濕、防雜草目的。
5.3.4 大棚管理。定植到結果期的大棚管理是番茄豐產的關鍵,根據秋冬季前期高溫多雨,后期低溫霜凍的氣候特征。為保證番茄生長的最適棚溫,前期要做好降溫,將大棚四周掀開,只留上部防雨、防強光。后期要做好保溫,棚內溫度保住,產量就有希望。用好天氣預報,提早調整應對管理措施,可采用培土、密封保溫、夜間快速升溫等措施,確保棚內溫度不低于18℃,土壤溫度在15℃以上,土壤相對含水量控制在50%~60%。通過保溫被多層覆蓋、增溫塊升溫、固體酒精升溫3種措施的比對,固體酒精升溫以其安全性、熱量高、升溫快、價格低、無尾氣的優(yōu)勢性價比最高。密閉好大棚,在凌晨6:00~7:00點夜間溫度最低時,按每個點500 g固體酒精,每個大棚放置5個點,點燃后進行升溫,在升溫的同時給番茄植株補充二氧化碳。通過升溫措施,有效地改善棚內低溫環(huán)境,給番茄的低溫生長帶來了生機。
5.4.1 中耕除草。有利于增加土壤透氣性,蓄水保墑,從而促進番茄根系的生長。
5.4.2 水肥管理。有時太注重高大上的農業(yè)技術措施,忽視了一些最基本的水肥管理問題。澆水不合理,既容易產生病害,又影響產量。移栽后的定苗、緩苗期要澆透水。開花期采用少量多次、小水勤澆,間干間濕。第一穗果進入快速膨果期,第二穗果開始膨果,澆水時要添加一些低磷高鈣的硫酸鉀復合肥配黃腐質酸有機肥,配施鈣磷鎂鐵中微量元素效果更好。
5.4.3 預防落花落果。日間溫度超過30℃或夜間溫度低于15℃,棚溫過高或光照不足,水肥失調都會引起落花落果,除加強水肥管理外還可使用2,4-D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利于?;ū9?。
為保證產量和質量,一般在第4、5臺花序形成后即將頂芽摘去,還要摘去每個臺多余的花,每臺花只保留2~3朵以形成大果。將過密的分枝除去,有利于所留枝干的生長發(fā)育和開花結果。杈子長到10 cm才開始打杈,不要留樁。不要用剪刀修剪,否則會出現傷口面積大,造成病害感染。晴天在10:00~15:00打杈為宜,有利于傷口愈合,減少病害發(fā)生的幾率。在夜間及大量露水的情況下不能打杈。搭架引蔓,一般采用1 m高的“一字橫桿架”和“人字架”。
大棚內部溫度和濕度較高,一旦發(fā)生病蟲害,容易在短時間內快速蔓延。因此,做好充分的預防措施,避免病蟲害發(fā)生顯得尤為關鍵[5]。從選種開始各個環(huán)節(jié)加強源頭把控,提前做好預防。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種子放在1%福爾馬林液中浸泡15~20 min,撈出,用濕布包好燜2~3 h,再用清水洗凈,可防止早疫病[3]。為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減少病害的發(fā)生和線蟲的危害,定植時可采用甲殼素+復合生物菌劑蘸根。后期重點預防灰霉病、晚疫病。物理措施是高壟栽培;清潔田園及時清除殘茬、落花、落葉、落果;摘除多余花序、病葉黃葉可防止老化,減少病害;及時通風降溫排濕?;瘜W措施是為避免產生抗藥性,要交替使用農藥。灰霉病噴施40%嘧霉胺+25%苯醚甲環(huán)唑或速克靈+撲海因,同時噴施0.3%紅糖+0.3%尿素的糖尿合劑,增強葉片營養(yǎng)抗性。晚疫病噴施40%疫霉靈+25%瑞毒霉+50%百菌清;或在夜間閉棚用百菌清煙熏劑熏煙10 h后通風排濕。
番茄從開花到果實成熟,早熟種約40~50天,中晚熟種要50~60天[6]。根據市場的行情,調整植株的營養(yǎng),適時采收。采摘過程要輕拿輕放,避免損傷、避免重壓,采收果實用竹筐裝起來,在已消毒的倉庫內貯存、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