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光馳,田曉慶,陳雪梅
(重慶市農(nóng)業(yè)學校,重慶 401329)
唐菖蒲(Gladiolus×gandavensisVan Houtte)為鳶尾科唐菖蒲屬多年生球根花卉,原產(chǎn)南非和地中海地區(qū),喜溫暖濕潤的生長環(huán)境,忌高溫酷暑,不耐嚴寒[1]。在我國又稱作十樣錦蘭、劍蘭、扁竹蓮、十三太保,花語為歡樂、喜慶、和睦,整株可用于盆栽、各種花境和花壇,切花可用于花籃、花束、插瓶,其應用廣泛、寓意美好,因此市場需求量大,種植經(jīng)濟效益高,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鮮切花,與切花月季、康乃馨和非洲菊同被譽為世界“四大鮮切花”之一。在唐菖蒲的生產(chǎn)管理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遭受到病蟲害的威脅,不僅影響了唐菖蒲的正常生長,同樣也會使切花的品質(zhì)和觀賞性降低,而且當病蟲害嚴重的時候還會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因此,對唐菖蒲常見病蟲害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
1.1.1 發(fā)病情況
病原物為唐菖蒲球腐葡萄孢盤菌,屬于真菌病害。在潮濕陰冷的露天種植環(huán)境,或者在種植密度過大、通風條件不好的溫室種植易感病。發(fā)病部位主要為葉片、花瓣、球莖。葉片受害狀為:感病初期出現(xiàn)黃色或黃褐色小點,后逐漸擴大為圓形或橢圓形紅褐色病斑?;ò晔芎顬椋焊胁〕跗诔霈F(xiàn)水漬狀褐色斑點,后逐漸擴展,直至整個花瓣枯萎下垂。球莖受害狀為:感病初期,干燥時,外表出現(xiàn)不規(guī)則黑斑,潮濕條件下,黑斑處產(chǎn)生一層灰色霉層,即唐菖蒲球腐葡萄孢盤菌病征,發(fā)病末期,葉鞘內(nèi)、球莖表面、土壤中產(chǎn)生黑色菌核,可周年發(fā)生。
1.1.2 防治措施
因唐菖蒲球腐葡萄孢盤菌菌核常在種球表面、土壤中越冬,在種植前應使用90%的惡霉靈1 500~2 000倍液對種球和種植的土壤進行消毒,而且避免連作。栽培管理過程中,應合理密植,通風透光。適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季注意排水,保持適當溫濕度。拔除病株,防止未感病植株受到感染。在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噴灑,隔7~10 d噴1次,連續(xù)噴3次。
1.2.1 發(fā)病情況
病原物為唐菖蒲尖孢鐮刀菌,屬于真菌土傳病害。病原物可長期存在于土壤中和球莖表面,在條件適宜時,也可借流水、園藝操作等自植株傷口侵入,侵染整個植株。栽種帶病球莖、施氮肥過多、雨天挖掘球莖等都會增加感染幾率。該病在唐菖蒲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發(fā)生,葉片感染后會變黃、干枯;花苞感染后會出現(xiàn)深褐色;球莖感染后,表面產(chǎn)生水漬狀不規(guī)則小斑,隨后擴展形成淺褐色到茶褐色大斑,病部稍顯凹陷,呈環(huán)形皺縮,病情嚴重時,整個球莖腐爛,皺縮而變干[2]。
1.2.2 防治措施
晴天挖掘種球,選擇健康完好的球莖進行表面消毒、干燥后儲藏。貯藏環(huán)境通風干燥。播種之前球莖處理:用抗菌劑“401”的1 000 倍液噴灑球莖表面,然后用清水沖洗,晾干后種植。避免連作,在種植之前可使用三氯異氰尿酸40%可濕性粉劑對土壤進行消毒,土壤表層噴霧或拌土撒施均可。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施25%的瑞毒霉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
1.3.1 發(fā)病情況
立枯菌、線蟲等病原物感染所致。病球、病土是該病的初侵染源,整個生長周期均可感病。葉感病后,葉柄彎曲皺縮,葉片枯黃,嚴重時不能抽出花葶,最后整株黃化枯死。球莖感染后,先出現(xiàn)水漬狀不規(guī)則小斑點,后擴散為淡褐色或黃褐色大斑,最終擴展到整個球莖。
1.3.2 防治措施
采收時選擇健壯飽滿、表面無病蟲痕跡的球莖作為種球,貯藏環(huán)境通風干燥。盡量采取輪作種植方式,有條件的話采取水旱輪作,如不具備輪作條件,種植前可使用三氯異氰尿酸40%可濕性粉劑對土壤進行消毒,土壤表層噴霧或拌土撒施均可。種植前對球莖進行消毒,可使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或抗菌劑“401”的1 000 倍液或0.5%波爾多液浸泡30 min,用清水沖洗晾干后種植。發(fā)病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進行防治。
1.4.1 發(fā)病情況
唐菖蒲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在唐菖蒲種植地區(qū)普遍發(fā)生。病原物主要為菜豆黃花葉病毒和黃瓜花葉病毒[3],侵染葉片和花器,發(fā)病時呈現(xiàn)植株矮小,葉片褪綠黃化,葉片皺縮扭曲變形,花穗變小,花朵變小、變少、變形,花瓣碎錦等癥狀,病原物也可存在于種球中,造成種球退化,影響甚至失去觀賞價值。這兩種病毒的寄主范圍很廣,很多蔬菜和雜草是它的中間寄主,并可通過汁液傳染和蚜蟲為代表的傳毒昆蟲傳播。
1.4.2 防治措施
病毒病是一種系統(tǒng)性侵染病害,植株一旦發(fā)病則整株帶毒,因此,應當選擇健康植株的種球作為繁殖材料。定期檢查,及時拔出并銷毀發(fā)病植株。清除種植地附近的雜草,避免病毒發(fā)生轉(zhuǎn)主寄生,減少侵染源。蚜蟲是重要的病毒傳播昆蟲,可噴施吡蟲啉等殺蟲劑防治蚜蟲?;ㄞr(nóng)進行農(nóng)事操作時,切花刀具隨時消毒。還可利用莖尖分生組織培養(yǎng)脫毒苗。
2.1.1 生活習性
蠐螬屬鞘翅目金龜甲科,是金龜甲的幼蟲,春秋兩季最為活躍,喜居溫暖濕潤土壤,喜食剛播種的唐菖蒲種球,影響種球的發(fā)芽和生長,最終造成植株的枯死。
2.1.2 防治措施
蠐螬對未腐熟的糞肥有很強的趨性,因此在使用廄肥作為底肥時,應將肥料完全腐熟后再施用。清除田間雜草,結(jié)合翻耕土壤捕殺蟲體[4]。藥劑處理土壤。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 g,加水10 倍噴灑25~30 kg 細土拌勻制成毒土撤于或混入廄肥中施用;每667 m2用2%甲基異柳磷粉2~3 g 拌細土25~30 kg 制成毒土;每667 m2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3%呋喃丹顆粒劑、5%辛硫磷顆粒劑2.5~3 kg 處理土壤。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減少蠐螬的發(fā)生數(shù)量。
2.2.1 生活習性
梨劍紋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該蟲普遍分布,晝伏夜出,常隱匿于田間雜草中,可為害多種林木、蔬菜及花卉。主要以幼蟲取食唐菖蒲葉片和花器,造成葉片和花器的殘缺不全,影響切花品質(zhì),嚴重時可將葉肉吃光,影響唐菖蒲正常生長。
2.2.2 防治措施
保持種植地的環(huán)境清潔,清除雜草。田間設置高壓黑光燈誘殺梨劍紋夜蛾成蟲。可按糖、醋、水、酒之比為3∶4∶2∶1的比例配置糖醋液,加入適量90%晶體敵百蟲,用木棒攪拌均勻后,裝入小塑料盆或其他敞口容器中,置于田間誘殺梨劍紋夜蛾成蟲。田間幼蟲密度較高時,及時噴施農(nóng)藥進行防治,如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2 000~3 000倍液。
2.3.1 生活習性
紅蜘蛛屬蛛形綱葉螨科,分布廣泛,可為害多種植物,通過口器吸食唐菖蒲葉片的汁液,受害后葉片失綠呈現(xiàn)出大量灰白色小斑點,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嚴重時葉片呈現(xiàn)黃褐色并干枯脫落,植株生長停滯。該蟲害可造成唐菖蒲鮮切花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大幅度下降。
2.3.2 防治措施
清潔田園,防止初侵染源。加強栽培管理,促進植株健壯,增強抗蟲害能力。在螨蟲害始發(fā)期用1%滅蟲靈2 500~3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 000~3 000 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1 500~2 500 倍液,或40%炔螨特乳油2 000~3 000 倍液,或20%螨克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10%瀏陽霉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分別摻加3 000~6 000 倍有機硅噴霧防治,每7 d左右1次,連續(xù)噴灑2次。
2.4.1 生活習性
花薊馬屬于纓翅目薊馬總科。雌蟲通常在葉片裂縫處或葉鞘間產(chǎn)卵,幼蟲多聚集在葉鞘的下方,受害植株葉片有白色斑點[5]。抽出花葶后常發(fā)現(xiàn)若蟲或成蟲群聚于花器內(nèi),通過銼吸式口器吸食花的汁液,并在花器或花瓣上造成灰白色的斑點和產(chǎn)卵的痕跡,引起花瓣卷縮,嚴重時會導致花朵的萎蔫,影響觀賞性。
2.4.2 防治措施
清除田園雜草和枯枝敗葉,減少蟲源。還可采取懸掛白色或藍色粘板的方式誘殺花薊馬,當粘板數(shù)量上捕獲的蟲口密度較大時,應采用農(nóng)藥噴霧的方式進行防治。藥劑可使用2.5%魚藤精乳油500~800 倍液,或15%噠嗪酮乳油1 000~2 000 倍液,或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可連用2~3次,間隔7~1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