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斗蟋蟀的樂趣,大概在于作為一名伯樂,要相蟲、養(yǎng)蟲、斗蟲,乃至贏得比賽的勝利,當(dāng)年是上至王公,下至黎民,都能享有的成就感。里面每一塊能說道、能琢磨的內(nèi)容無窮無盡。
從頭到尾都是講究
蟋蟀千千萬,相蟲,首要還得看選手資質(zhì)。初看8個部分,頭、牙、須、項、翅、肉、腿及尾,其中的“頭”頂頂重要。而實際鑒別,能細分到16至18個身體部位。別看個頭小,重量也是輕飄飄的,但從頭到尾都是講究,且非常細微。
比如蟋蟀的頭。蟋蟀的斗性可以從頭部辨析,頭形是很重要的標(biāo)準(zhǔn),形狀、式樣不一,頭色也不一?!澳憧从械捏邦^部有傷口,可能是捉捕時按壓到了頭部,也可能是買回來后,在蟋蟀盆里蹦跶撞傷的。特別是黃蟋蟀里的大將軍,性子烈?!边呄壬f著給看蟋蟀盆,老手會在盆蓋內(nèi)墊上較厚的紙,起軟墊作用,或在盆里放置小房子以防蟋蟀跳傷?!斑@房子有點講究。蟋蟀喜歡附著在物體上,小房子的頂部距離盆蓋就那么一點兒距離,靠它們的須是完全可以測及的?!边@樣,就不會有蟋蟀“自殘”。邊先生說,他當(dāng)年有只頭部有傷的蟋蟀,好得不得了,形體又大,顏色深黑,就是黑黃。
再如蟋蟀的須。人說真天地須,一根向上,一根下垂,交鋒時一起向后一背,勇不可當(dāng)。掃堂須,雙須永遠掃盆底,一經(jīng)交戰(zhàn),也是一起豎起,銳氣直沖云天,難擋其銳。何等威風(fēng)。須的要求,“粗、活、黑、長”,所謂須活,就是不能呆。
至于項,傳輸發(fā)力均在脖子,至關(guān)重要。古譜上說:“只有淺頭將軍,沒有淺項將軍?!币饧搭^淺可以出將軍,項淺出不了將軍。項講究“深、寬、厚、釘”,最后一個“釘”,就是不可光面,要發(fā)青發(fā)藍像鉚釘一樣,有些是紅斑,在燈光照射下非常漂亮。
還有肉身,肉質(zhì)一定要細,“五大三粗”肉糙可不行,像紫絨肉,要有光似帶油色。
總之,每個關(guān)鍵部位都有講究和標(biāo)準(zhǔn)。
從里到外處處談“色”
與部位相應(yīng)的,就是顏色。邊先生用電筒指照著一只蟋蟀:“喏,你看這翅膀上的顏色,已經(jīng)很明顯,一打光,顏色更是泛了出來……”行話有云“斗蟲乃斗色”,意思是色的高下,決定了蟋蟀的高下。以早秋、中秋、晚秋分,邊先生說,“早秋斗的是老嫩,中秋斗的是顏色,晚秋斗的是肉身?!敝辽僭谥星飼r節(jié),色是關(guān)鍵。
蟋蟀以青、黃、紫、紅、白、黑六色分類六大品種,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單以一個“紫”來說,從幾乎發(fā)黑到發(fā)紅,涉及幾十個品種。最深的紫蟋蟀,邊先生形容是干紫菜色,紫到發(fā)黑;而最淺的像發(fā)泡的胖大海,紫中透紅。“紫”里面還有一個特殊品種叫白紫,是蟲王。
斗蟋蟀的一重復(fù)雜性在于,不同的品種須搭配不同的關(guān)鍵部位。比如上好的青蟲,宜配佛珠頭;紫蟲一般配三尖頭,但配大圓頭更佳;比如青蟲配青毛項,白蟲配朱砂項;再比如六足純黃“蠟腿”,宜配紫蟲、黃蟲,唯獨不宜配青蟲……搭配差之毫厘,結(jié)果就失之千里。
從自然生物的角度看,蟋蟀是包含了從普通的逃兵到威風(fēng)八面的元帥,以及蟲王,數(shù)量和級別都呈金字塔形。蟲王通常是正色,沒有雜色、間色,唯有3種間色蟲王是例外,白紫是其一,天藍青是其二,還有一種叫紫黃,且一種比一種神奇。
謂之白紫,是翅膀于不同角度能泛白光、紫光。白紫的腦蓋是白色的,斗絲、項部也是白色的。天藍青更特別,蟲色看上去飄忽不定,一日當(dāng)中,早、中、晚,天氣陰晴,蟲色都不同,常常似青似黃,有時紫有時白。實際它斗絲是白色,渾身是天青色。紫黃也不一般,按照玩蟋高手李嘉春先生的描述,它出土是暗紅頭色,紫腦蓋,金黃色斗絲,金翅閃光,六足雪白,藍項紫肉赤爪花,秋分后頭變紫熟櫻桃色,近寒露時藍項起朱砂。紫黃相當(dāng)于身披五色,體俱五行,五彩奪目,配紅牙或絳香牙……
有陰陽有辯證,變數(shù)很大
不同的品種搭配不同關(guān)鍵部位,還涉及陰陽辯證關(guān)系。人們總結(jié)出這樣的規(guī)律:蟋蟀是由深色、淺色兩兩一組構(gòu)成一個單體的,比如頭,頂門色黑,腦蓋色淺,這叫頭分二色,合起來構(gòu)成逆合;臉色黑,牙色白,合起來構(gòu)成逆合……部件之間又構(gòu)成一種新的逆合,比如腦蓋與項的前部;蟹眼與翅的前部,從而嚴(yán)密地構(gòu)成整體。通過一對對“對立—統(tǒng)一”實現(xiàn)組織。正、大逆合、大順都出蟲王。正,就是諸色蟲王;大逆合,如深色重青、粉底朝靴;大順,即白紫、重青鎢鋼牙。
“你像深色重青,翅色是濃的,牙齒是白的,且跳腿大、長、粗。粉底朝靴,即肚子是白的,腿上黑絨毛……”說起蟋蟀“相貌”,邊先生那是眉飛色舞。但從外行視角看,別說些微差別,再怎么看都是蟋蟀,既是蟋蟀,那就看著差不多都是黑褐色,哪兒有什么青、黃、紫、紅、白、黑六色之間的差別?根本沒有想象中的大??瓷b別蟋蟀,好比藝術(shù)品鑒賞,吃的真全是道行功夫和造詣。
而且里面容易混淆。邊先生也說了:“早秋有些青蟋蟀和紫蟋蟀有點兒像,但翅膀不一樣,斗絲不同,有粗細,頭色也有區(qū)別……懂行的人仔細辨別還是能看出青、紫的?!睍r間再往前推,八月初開始張羅買蟲。早秋的大部分時候,有些品種的青黃紫難以分辨,飼養(yǎng)時的變數(shù)很大??梢婢偷靡詼?zhǔn),畢竟輸贏大半在品種及搭配上?!澳阏J(rèn)為它是黃,但最后是紫,基本就上不了場了,畢竟是花錢買的,可惜了?!边呄壬f。
這還不算完,更復(fù)雜的后頭還有。“特別品種像黑黃,斗絲是金黃色的,就是黃蟋蟀。斗絲基本決定了這只蟋蟀的品種?!边呄壬f,“麻煩的是那些間色品種,青、黃的‘純度’決定了這些蟋蟀兇不兇。有些從斗絲看是黃蟋蟀,但根據(jù)后面的身體部位又像青蟋蟀,這樣的品種是很難再出‘狠角色’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