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萍
(廣西南寧市邕武路學校 廣西南寧 530000)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在安排教學模式的時候,要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問題并解答問題,并將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提升數學意識,增強實踐水平”。課程標準的明確要求和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牢牢地綁在一起,應當把二者結合到一起,給初中數學教學提供一種全新的教學思路。筆者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淺談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策略,讓數學課堂能在新形勢下成功轉型。
初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具體在數學學科上的一種現象,同時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我國新課改模式下所提出的一種全新教學理念,讓初中數學復習目標變得有方向性。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明確要求了學生在數學復習課堂中應該熟記哪些必備知識點,并要明白未來能應用于社會建設的數學思想。一共包含六個思想,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及數據分析。在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一定要明確特定的規(guī)則。首先是人文性原則,教師在數學復習課的教學中一定要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中心,并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造。其次是實踐性原則,教師要把復習課堂轉換為帶有實踐性的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數學重難點,提升數學水平[1]。
初中數學教師要從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出發(fā),合理安排復習課教學模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構造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下的全新教學課堂。
數學是需要系統(tǒng)復習的,教師在復習課教學中應把握整體目標,進而設計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復習課中教師整節(jié)課講授知識的教學模式,使教學目標變得更具方向性,更符合學生的復習要求。教師可以通過研習課本內容來了解學生在復習中更需要鞏固哪方面的知識點和題型,通過這個角度構建教學復習框架,有利于學生在數學復習過程中將學過的數學知識串聯(lián)在一起,從數學的角度理解每一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而提升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同時,教師要在數學復習課堂中側面滲透思想道德的內容,盡可能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價值觀[2]。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部分新式復習方法,提高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好奇心,促進學生數學邏輯的提高。部分學生在傳統(tǒng)的“黑板加粉筆”課堂中逐漸降低了數學學習積極性,而新式復習方法的目標是指導學生突破傳統(tǒng)的被動吸取知識的現狀,在積極思考、自主探究、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中,更好地養(yǎng)成數學思維意識。在數學復習課堂上,合作學習、建設教學情境、課堂游戲等許多復習方法都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重點是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方法在課堂中所占的比例,用最合理的搭配有效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的復習中,為讓學生進一步牢固有關相似三角形的知識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合作復習,復習相似三角形中各邊和各角的相似關系,學生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更快地鞏固對三角形相似的證明,復習效率會大大提高,同時,學生的數學思維也會提高。
數學如果和日常生活失去聯(lián)系,就會讓數學教學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即使能很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也無法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構建實踐課堂,把生活和數學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可以想到數學,讓數學知識生活化。例如,在“幾何圖形”的復習課中,為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化抽象為具體”的能力,教師可以拿出實際生活中帶有幾何圖形的物體,刺激學生的感官,此舉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這部分知識[3]。
綜上所述,從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出發(fā),合理安排教學模式,能讓初中數學教學目標變得有方向性,這是初中數學復習課堂的一個轉折點。為此,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積極思考,從多個方面深入思考數學核心素養(yǎng),并把核心素養(yǎng)作為復習課的指導思想,進而促進初中數學復習課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