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鵬飛
語言建構與運用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積累、梳理、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和運用規(guī)律,形成個體言語經(jīng)驗,掌握在特定語境中運用語言文字的方法。名著內(nèi)容豐富、語言獨具風格,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積累、梳理、整合作品的語言特點,并總結歸納,提升自主運用語言的能力。
不少名著中都有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作者常常運用語言、心理、動作、外貌等細節(jié)描寫,深入刻畫人物形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尋找人物的對話,分析其中的邏輯性,并在此基礎上梳理人物關系,進行深層解讀。
如在閱讀《祝?!窌r,筆者引導學生梳理人物關系,首先讓他們說說祥林嫂和魯四老爺?shù)绕渌酥g的關系。學生認為:“魯四老爺是祥林嫂的雇主,他們是雇傭關系。祥林嫂和婆婆是婆媳關系,她們是親戚關系……”其次,再讓他們結合語言,探究人物行為的邏輯性,并以此為契機,挖掘人物關系?!爱旚斔睦蠣?shù)弥榱稚┑钠牌藕托l(wèi)老婆子合伙搶走祥林嫂后,說:‘可惡!然而……’他想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作為雇主,自己的雇工被人搶走,魯四老爺就這樣聽之任之嗎?這樣的行為,是否不合乎邏輯呢?”學生從語言入手,深挖人物關系:“祥林嫂和婆婆之間表面是婆媳關系,但是因為封建禮教的影響,婆婆將祥林嫂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魯四老爺也認同這種私有關系高于雇傭關系,所以聽之任之?!?/p>
教師要引導學生挖掘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細節(jié)描寫,探究人物之間的關系。這樣的解讀能讓學生在自主創(chuàng)作的時候提升語言應用能力,寫出有深度的人物形象。
景物描寫是深度解析文本的切入點。教師要引導學生賞析景物描寫,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性,然后結合文本,思考景物描寫的作用,并將景物描寫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在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筆者首先讓學生找出作品中描寫風雪的詞句,如:“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仰面看那草屋時,四下里崩壞了,又被朔風吹撼,搖振得動”等,說說作者如何選詞,怎樣體現(xiàn)出風雪之大。其次,讓學生探究景物描寫的作用,說說它們和情節(jié)發(fā)展的關系。如有學生認為:“景物描寫烘托了氣氛,一開始讓人覺得壓抑,后來風雪越來越大,烘托了緊張的氣氛?!边€有學生認為:“景物描寫展現(xiàn)出荒涼落寞的氣氛,暗示了林沖的心理狀態(tài)?!弊詈?,筆者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作品反思,說說如何在寫作中合理運用景物描寫,才能使景物描寫能為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物描寫服務。
景物描寫能展現(xiàn)人物活動的場景,表現(xiàn)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等。教師要引導學生鑒賞景物描寫,并思考如何有效運用景物描寫,從而提升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
角色扮演是一種豐富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氛圍的好方法。學生首先要自主閱讀課文,體會每個人物的特點,然后找出作品中的細節(jié)描寫,看看能體現(xiàn)人物的哪些典型特點,然后思考如何在角色扮演中進行展示。
在學習《祝福》時,筆者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設計了若干任務。任務一是圍繞祥林嫂、魯四老爺、魯四嬸、柳媽、“我”等人物形象,找出文章中細節(jié)描寫的地方,結合語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如通過“我”回答祥林嫂的話,能看出他雖然無力拯救祥林嫂,卻懷著深切的同情。任務二則是讓學生結合人物形象,改編劇本,要思考如何將外貌、動作、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和人物語言結合起來,展現(xiàn)出人物的典型特點。任務三是引導學生參與讀寫活動,學生選擇圍繞某個留白處,進行補白,如柳媽為何要講陰司的故事給祥林嫂聽,她當時的心理活動是什么。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認識到人物描寫要有針對性,要體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社會屬性等。
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將自己對作品的個性化理解融入到了表演中,提升了審美賞析和解讀能力。同時,學生也更清晰地認識到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這樣他們就能學會在自己的寫作中更生動地表現(xiàn)人物形象。
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語言常常具有一定的鄉(xiāng)土氣息,這樣一方面能讓讀者產(chǎn)生親切感,另一方面也能體現(xiàn)出作者對生活的敏銳觀察。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挖掘語言中的鄉(xiāng)土氣息,消除閱讀的隔膜。
在閱讀《祝?!窌r,筆者引導學生從風俗描寫、鄉(xiāng)土方言這兩個方面入手,體會作品的鄉(xiāng)土性。首先讓學生找出作品中描寫“祝福”儀式的詞句,如“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細細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紅”,回憶自己是否參加過和祭祀有關的鄉(xiāng)土民俗活動,這樣學生就能消除隔膜,增進對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其次,筆者讓學生找出作品中的人物對話,看看有哪些帶有方言特點的語句,并結合自己熟悉的方言特點,說說文章體現(xiàn)的是哪一個地區(qū)的方言。如“回頭人、死尸”等詞語都具有地方特點,學生發(fā)現(xiàn)作品中有不少地方都夾雜著紹興方言,體現(xiàn)了當?shù)鬲氂械奈幕?。最后,筆者還讓學生回顧生活中的各種風俗活動,試著用具有鄉(xiāng)土氣息的語言描寫活動過程,并和同伴進行分享交流。
教師要引導學生喚醒生活體驗,挖掘作品中的鄉(xiāng)土氣息。學生不僅能認識到作者寫作的生動性,而且也能深入解讀作品的鄉(xiāng)土情結,體會其中蘊藏的地方文化特色。
在閱讀文本時,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字表面,而要深入下去,挖掘作品的主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文本細讀的方法,先理解詞句的表面意思,然后結合上下文挖掘其中蘊藏的深意,提煉作品的主題。
在學習《裝在套子里的人》時,筆者重點讓學生圍繞“套中人”進行感悟,首先說說“套中人”的字面意思,猜想一下人物可能具有什么性格特點。如有學生認為,他被套住了,可能是受到了某些束縛。其次,再讓學生找出作品中的具體詞句,說說有哪些地方生動地體現(xiàn)了“套中人”的特點。如“不敢大聲說話,不敢寫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書,不敢去周濟窮人,不敢教人去念書寫字”等詞句都表現(xiàn)了他的特點。最后再讓學生結合上下文,說說“套中人”的深刻含義及作品的主題,作者為何要塑造這樣的人物。如有學生認為:“套中人代表了被封建制度、舊思想束縛的人,作者想寫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正是因為當時社會黑暗,才會造成很多‘套中人’?!庇纱藢W生認識到“套中人”的深刻性,作者想要借助這樣的人物形象,體現(xiàn)丑惡的社會面貌。
名著導讀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消除和經(jīng)典之間的隔膜,從而深入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引導他們從閱讀理解作品的語言入手,逐步深入下去,探究其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寫作手法,挖掘主題思想,從而一步步深入下去,深入解讀名著。基于語言理解賞析解讀名著,能有效提升學生語言建構和應用能力,并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