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彤,熊 杰,梁易曉,蒲楊柳,陳富忠,胡生富
(四川省攀枝花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攀枝花 617000)
獸醫(yī)系統(tǒng)實驗室是指隸屬于各級獸醫(yī)主管部門,承擔動物疫病檢測、診斷和監(jiān)測等工作的獸醫(yī)實驗室。開展實驗室檢測能力比對是加強獸醫(yī)系統(tǒng)實驗室管理的主要抓手,也是評價和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和檢測能力的重要手段[1]。檢測能力比對結果客觀地反映了全市縣(區(qū))獸醫(yī)實驗室的檢測能力,提示獸醫(yī)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實驗室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技術人員業(yè)務能力,規(guī)范實驗室檢測流程,保證檢測結果的正確率[2]。
1.1 比對項目 2019 年攀枝花市各縣(區(qū))實驗室因人員及設施設備等原因無法開展病原學檢測,所以此次比對試驗所設項目均為血清學檢測。分別設有豬瘟抗體、小反芻獸疫抗體和H5亞型禽流感抗體(H5-AI Ab)3 個檢測項目,各縣(區(qū))實驗室從中抽取2個項目進行比對檢測。2020 年全市共設H5-AI Ab、O 型口蹄疫抗體(O-FMD Ab)和非洲豬瘟病毒(ASFV)核酸檢測3 個比對項目。為適應非洲豬瘟防控需要,攀枝花市首次將ASFV核酸檢測納入比對項目。除一個縣(區(qū))實驗室不具備ASFV 核酸檢測能力外,其余縣(區(qū))均參加了此次3個項目比對。
1.2 比對方法 H5-AI Ab 檢測采用HA-HI 方法,豬瘟抗體檢測采用阻斷ELISA 方法,小反芻獸疫抗體和O-FMD Ab 檢測采用ELISA 方法,ASFV 核酸檢測采用熒光定量PCR 方法,具體操作均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 比對材料
1.3.1 比對試劑 由攀枝花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統(tǒng)一提供禽流感病毒H5亞型(Re-11株)血凝抑制試驗抗原(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出品)和標準陰性、陽性血清;豬瘟、小反芻獸疫和口蹄疫病毒O 型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無錫優(yōu)聯(lián)出品);非洲豬瘟病毒熒光PCR 檢測試劑盒(青島立見診斷技術發(fā)展中心出品);DNA提取試劑由各實驗室自備。
1.3.2 比對樣品 每個項目每個縣(區(qū))準備比對樣品5份,并設置重復樣品。其中H5-AI Ab檢測比對樣品的抗體滴度設置<1 log2、4 log2和7 log2 3 個參考值(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制備);豬瘟、小反芻獸疫抗體和O-FMD Ab及ASFV 核酸檢測比對樣品設置陰性、陽性2 個參考值。隨機抽取,驗證后制備盲樣,分裝、編號和保存,由各縣(區(qū))自行領取。
1.3.3 評判標準 H5-AI Ab檢測:檢測結果與參考值一致或±1;豬瘟、小反芻獸疫抗體和OFMD Ab 及ASFV 核酸檢測:陽性樣品檢測結果為“陽性”,陰性樣品檢測結果為“陰性”。
2.1 總體結果 2019 年全市各縣(區(qū))檢測準確率平均為94%,其中H5-AI Ab 檢測準確率為88%,豬瘟和小反芻獸疫抗體檢測準確率為100%;2020 年全市各縣(區(qū))檢測準確率平均為95.7%,其中H5-AI Ab 檢測準確率為96%,OFMD Ab 檢測準確率為100%,ASFV 核酸檢測準確率為90%。具體見表1和表2。
表1 2019年全市各縣(區(qū))實驗室比對結果匯總表
表2 2020年全市各縣(區(qū))實驗室比對結果匯總表
2.2 豬瘟、小反芻獸疫抗體和O-FMD Ab檢測結果 2019 年有2 個縣(區(qū))抽到豬瘟抗體檢測,3 個縣(區(qū))抽到小反芻獸疫抗體檢測,檢測準確率均為100%;2020 年5 個縣(區(qū))檢測O-FMD Ab的準確率均為100%。
2.3 H5-AI Ab 檢測結果 2019 年有3 個縣(區(qū))檢測準確率為100%,有2個縣(區(qū))檢測準確率分別為60%和80%,其中參考值為7 log2 的樣品,有2個實驗室的檢測結果相差2個滴度,參考值為4 log2 的樣品,有1 個實驗室的檢測結果相差2個滴度。2020年有4個縣(區(qū))檢測準確率為100%,有1 個縣(區(qū))檢測準確率為80%,其中參考值為4 log2 的樣品,該實驗室檢測結果相差2個滴度。
2.4 ASFV 核酸檢測結果 2019 年未開展此比對項目,2020 年首次納入比對,其中有3 個縣(區(qū))檢測準確率為100%,1個縣(區(qū))檢測準確率為60%(有2 個陽性樣品未檢出),還有1 個縣(區(qū))不滿足條件,未參加此項目檢測。
3.1 檢測能力對比 從總體比對結果來看,攀枝花市各縣(區(qū))獸醫(yī)實驗室的整體檢測水平穩(wěn)步提升。檢測準確率從2019 年的94%上升到2020年的95.7%,說明全市縣(區(qū))級獸醫(yī)實驗室具備檢測相應動物疫病的能力,但個別實驗室對個別項目的檢測結果仍有偏差,還需查找原因并加以改進。
3.2 檢測方法的準確率對比 從不同檢測項目的比對結果來看,三種檢測方法的準確率依次為ELISA>HA-HI>PCR(圖1)。
圖1 2019~2020年不同檢測方法的準確率對比
ELISA 檢測方法的準確率最高,均為100%,可能與ELISA 作為最常用的血清學檢測方法,采用成品檢測試劑盒,操作過程較為簡單[3],試驗不易受主觀因素影響有關。HA-HI 檢測方法的準確率從2019 年的88%上升到2020 年的96%,說明全市部分縣(區(qū))實驗室運用HA-HI 試驗檢測的能力有一定提高,但HA-HI 試驗易受儀器設備、抗原、紅細胞、人員操作及主觀判讀等因素的影響,試驗結果易出現(xiàn)偏差。PCR檢測方法作為病原學檢測常用的方法,從樣品處理、核酸提取、擴增到結果判定,操作過程比較復雜,對儀器設備和操作人員技術的要求較高。從比對結果可以看出,全市還有一個實驗室因不滿足條件而未開展此項目檢測,另外一個實驗室則是未檢出陽性樣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一是與實驗室購置的簡易PCR 檢測儀器靈敏度及提取試劑盒有關;二是與移液器等儀器設備未定期進行質(zhì)量檢定有關;三是病毒核酸檢測技術剛在縣級實驗室普及,人員操作尚不熟練[4]。
實驗室檢測工作是做好動物疫病防控的技術支撐,檢測水平的高低、檢測結果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推進和各項防控措施的實施[5]。通過能力比對可以看出全市縣級實驗室檢測能力仍需加強,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實驗室建設,加大實驗室資金投入,配置精良儀器設備并定期檢定更新;二是定期開展實驗室人員操作技能培訓,提升人員素養(yǎng),穩(wěn)定人員隊伍;三是完善實驗室質(zhì)量管理體系和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嚴格操作程序,規(guī)范實驗活動,保證實驗室檢測工作常態(tài)化,提高實驗室檢測工作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