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嗩吶是阿拉伯語“surna”(祖爾納)的音譯,古稱“瑣嘹”、“蘇爾奈”,在亞、非、歐的多個國家廣泛流傳,至遲于金元時期傳入中國。在中國民間,它還有銅笛、錫笛、梨花、海笛等名稱。此外,福建南曲演奏中使用的小嗩吶稱為“噯仔”或“南噯”;莆仙戲伴奏使用的嗩吶稱為“梅花”或“吹鞭”,較大的一種則稱“大籠”或“大海笛”;維吾爾族的全木嗩吶稱為“蘇爾奈”;藏、苗、蒙古、朝鮮等族也各有形制不同的嗩吶。
嗩吶由哨、芯子、氣盤、桿、銅碗等部分組成,其按音孔根據(jù)七聲音階順次排列,各個孔距基本相等,可翻轉(zhuǎn)七調(diào),音域一般為兩個八度加大二度。嗩吶有滑音、吐音、氣拱音、氣頂音、打嘟嚕、循環(huán)換氣(長時間吹氣不斷)等多種吹奏技巧,是一種表現(xiàn)力很強的獨奏樂器。
嗩吶音量洪大,音色高亢明亮,是吹打樂隊中不可缺少的樂器之一,在古代除吹奏軍樂外還用于衙門鼓吹及戲曲、歌舞等的伴奏,在民間日常生活中則多用于節(jié)慶、婚喪嫁娶和戲劇場面。
晉北鼓吹是流傳在山西省大同、忻州地區(qū)的一種民間器樂合奏形式,主要應(yīng)用于歲時節(jié)令、慶典祭祀、婚喪社火等民俗活動。它源于元明時期北方流行的鼓吹音樂,至明代發(fā)展成形,清末民初達于興盛,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晉北鼓吹以“八音會班”為單位,一般有班主1人,響工(或稱吹鼓手)10人,所用樂器包括管子、嗩吶、口琴、笙、海笛、小鑼、镲、板、鼓、梆子、胡琴、三弦等,以嗩吶為主奏樂器,鼓、鑼、镲等用以烘托氣氛,演奏時主副相襯,彼此呼應(yīng),整體氣勢頗為雄壯。晉北鼓吹的曲調(diào)多源于民歌、民間器樂曲、戲曲曲牌及宗教音樂,它主要演奏《八大套》、《大得勝套》等套牌音樂,代表曲目有《將軍令》、《水龍吟》、《百鶴宴》、《大雁落》、《上巧樓》、《大八門》、《柳河吟》、《小雁落》等。著名的五臺八大套有八大曲牌,共約65個曲目;忻州八音在清中葉以前主要吹奏當(dāng)時流行的套牌音樂,至清末民初開始仿學(xué)吹戲,演奏內(nèi)容得到極大豐富。
陽高晉北鼓吹歷史悠久,早在600年前,滑氏遠祖滑玉和作為民間藝人,于明永樂年間應(yīng)召參加皇宮慶典,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褒獎,御封為皇宮樂師。后因皇族內(nèi)爭被貶出京,卷入大槐樹移民大潮,遷居到現(xiàn)在的陽高縣,他們家族以吹奏嗩吶“八大套”曲見長,一代代流傳,并不斷演變、發(fā)展,形成了獨具晉北民俗特色的鼓吹樂班社——陽高滑銀山鼓樂班。該班社“八大套”曲的演奏樂器是以? ?“大桿”即主奏嗩吶,擔(dān)當(dāng)演奏樂曲的主旋律樂器,“二桿”(也叫拉塌)用來伴奏,鼓、鑼、镲等用來烘托氣勢。演奏時主、副相襯,文武相錯,此起彼伏,此呼彼應(yīng),可謂粗獷雄放、大氣磅礴。主要演奏曲目有《將軍令》、《水龍吟》、《百鶴宴》、《大雁落》、《上巧樓》、《大八門》、《柳河呤》、《小雁落》等。精湛的演技、獨特的韻味使得陽高滑銀山鼓樂班的“八大套曲”成為大同地區(qū)的一大文化品牌,極具保護價值。
晉北鼓吹集廟堂音樂的寧靜恬淡、關(guān)塞精神的雄渾激越、游牧藝術(shù)的奔放高亢、農(nóng)耕文明的和諧渾厚于一體,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與山西地域文化的結(jié)晶。晉北鼓吹八大套曲采用傳統(tǒng)工尺譜,每套曲目都有相配的傳說故事,為研究中國吹奏樂的內(nèi)涵和起源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由于社會變革的影響,晉北鼓吹目前多演奏現(xiàn)代曲目和區(qū)域性戲曲音樂,掌握八大套等傳統(tǒng)曲目的藝人寥若晨星,亟待采取有效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