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靈
李白,生而自由,浪漫至死不渝。
他的浪漫,與生俱來?!霸魄嗲噘庥?,水澹澹兮生煙”是天青色等煙雨的浪漫,“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是萬里秋空的浪漫,“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月下獨酌的浪漫。煙雨、秋空、廣寒宮,詩意洶涌,他看世間萬物皆浪漫心動。
他的浪漫,不拘一格?!把鎏齑笮Τ鲩T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是情實暢然的浪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是情真意切的浪漫,“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是俠情萬丈的浪漫。究其一生,俠客之行路難行,殊途之吟白頭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羅曼·羅蘭有言:“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崩畎妆闶侨绱耍^不止于此。
人間有味,浪漫眼見為“食”。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身世成謎。一說他是“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神龍之始,逃歸于蜀”,二說他“隋末多難,一房被竄于啐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神龍初,潛還廣漢”。不談祖籍,其出生地一般認為是劍南道綿州昌?。ê蟊苤M改為昌明)青蓮鄉(xiāng)(今四川江油青蓮)。家境優(yōu)渥,他是“散盡千金”也毫不手軟的富人;少年成才,他是“天子呼來不上船”的狂人。
在賀知章的眼中,李白則是太白金星轉(zhuǎn)世:“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而李白與太白金星的半生緣,還要從“食魚而生”“長庚入夢”談起。據(jù)《四川總志》記載:“龍安府平武縣有蠻婆渡,在江油縣青蓮壩。相傳李白母浣紗于此,有魚躍入籃內(nèi)。烹食之,覺有孕,是生白?!痹诶畎渍Q生那晚,李母“長庚入夢”。李陽冰所著《唐李翰林草堂集序》記載:“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稱太白之精,得之矣?!币馑际钦f李母生產(chǎn)那晚,夢到長庚(太白金星)落入懷中,便給襁褓小兒取名李白。李白,從出生起就自帶浪漫濾鏡。
仙家氣質(zhì)滿格的李白,是否真如神仙般不食人間煙火?
宋代詩人京鏜在《木蘭花慢·算秋來景物》中寫道:“蜀人從來好事,遇良辰,不肯負時光?!逼鋵嵤袢烁檬常瑹o論良辰還是旦夕,斷不肯辜負好“食”光,蜀地生、蜀地長的李白也不例外,偏愛“胡”吃海喝。
唐代尚胡風,盛行胡食?!缎绿茣ぽ浄尽酚涊d:“貴人御饌,盡供胡食?!焙车姆N類非常豐盛,主食、肴饌、乳制品、酒水飲料,一應(yīng)俱全。主食里,李白留下了對胡麻飯的記載:“舉袖露條脫,招我飯胡麻?!焙轱垼坏兰曳Q作“仙人飯”,《太平廣記》記載:“東漢永平年間,剡縣人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釆藥,遇二女邀至家,食以胡麻飯。留半年,迨還鄉(xiāng),子孫已歷七世?!逼鹪从诮鼥|、地中海沿岸的胡麻(如今的芝麻),搭配米飯蒸熟,口味醇厚,營養(yǎng)豐富。
相較主食而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似乎更符合李白的人設(shè)。他在《將進酒》中放言:“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受胡人飲食習慣的影響,唐人偏愛羊肉,烹飪方式也傾向于胡食的“羌煮貊炙”?!扒贾蟆鳖愃朴谒螅磅鲋恕眲t為烤制。這肥瘦相間的羊肉,被炭火烤得滋滋作響,一口咬下去,羊肉獨有的鮮香混上柔嫩的口感,加之燙口的汁水,口腔里能立馬奏樂,告知天下“什么是快樂星球”。
如果說“烹羊宰?!弊尷畎渍业娇鞓?,那么“一飲三百杯”則讓李白找到“回家”之路。他是詩仙,更是酒仙。杜甫云:“李白斗酒詩百篇(一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崩畎讗酆染?,酒家已然成為他的“家外之家”。當時哪些酒家可以得到李白的垂愛呢?在他的詩里找到了答案:“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笑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欲安歸”“落花路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細雨春風花落時,揮鞭直就胡姬飲”“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所有的信號都指向胡姬酒肆。
胡姬酒肆為胡人開的酒家,有可人的西域美女,也有誘人的胡酒。據(jù)眾多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唐代的胡酒大致分為葡萄酒、三勒漿、龍膏酒三類。李白鐘愛的葡萄酒,得益于西域引進的釀造工藝?!赌喜啃聲酚涊d:“太宗破高昌,收馬乳蒲桃(今葡萄)種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損益之,造酒成綠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長安始識其味也?!薄捌烟眩ń衿咸眩┚?,金叵羅(胡語之酒杯)”,芳香酷烈的葡萄酒,再加上華貴精美的叵羅杯,裝滿了李白的快樂。李白愛葡萄酒,愛到靈魂出竅,“遙看漢江鴨頭綠,恰以蒲萄初酦醅”,遙看鴨頭綠(染色業(yè)術(shù)語,指綠色)的漢水,像是剛釀好還沒過濾的葡萄酒;“百年三萬六千日, 一日須傾三百杯”,甚至幻想這一江春水都化作葡萄酒,便可無限續(xù)杯,實現(xiàn)葡萄酒自由。
美酒自由,李白灑脫。他“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再來“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一杯又一杯,與眾人在歡樂場里沉溺,又獨自在喧囂里清醒,為后人留下“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哲思真諦。
歷史上,以李白的字號和官職命名的佳肴不計其數(shù),正如各地爭奪李白故里的熱情,詩仙聯(lián)名款大家也都想分一杯羹。與李白相關(guān)的菜肴,史上留名的有太白鴨、太白雞、太白魚頭、太白韭、翰林雞等。在眾多太白菜肴里,最具知名度的當屬太白鴨。
太白鴨,川菜名菜,起源于李白獻菜。唐天寶元年(742年),經(jīng)過多年的等待,李白終于迎來了面圣的機會,奉唐玄宗之詔入宮供職翰林。其興奮與新奇都快要溢出史冊,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大放自信之光彩。
李白為唐玄宗所獻之菜,正是李白在故鄉(xiāng)江油常吃的燜蒸鴨子。燜蒸鴨子,即將凈鴨直接放入蒸器,用皮紙封住蒸器口,耗費數(shù)時蒸制而成。蒸好的鴨子肉嫩汁美、鮮香可口。為了給皇帝獻菜,李白在原有基礎(chǔ)上,增加了陳釀花雕、枸杞、三七等補劑,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鴨肉的寒性,蒸出來的鴨肉湯愈發(fā)鮮醇。唐玄宗食后,龍顏大悅,直接給這道菜命名為“太白鴨”。這段佳話隨即流傳開來,川菜得以留下一道詩仙聯(lián)名款美饌,給李白的浪漫增添了另一種味道。
李白的浪漫,眼見為實。神話佳人,美酒佳肴,所有的浪漫都像是量身定做,又普適大眾。“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寫寫詩來澎湃,邀君共賞半個盛唐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