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佳
同學們,在語文課本中你肯定閱讀過著名作家巴金撰寫的文章——《鳥的天堂》《海上日出》《日》《月》《家》等。你知道這位大作家能寫出這么多被讀者喜愛的作品究竟有什么秘訣嗎?讓我們帶著課本,一起到被梧桐掩映的上海市武康路,推開113號的黑色大門,走進這里的一座三層小樓,探索巴金爺爺?shù)膶懽鲓W秘。
這是巴金生活了將近50年的家。其實,這座小樓更像一座圖書館。在客廳、書房、陽臺、臥室、走廊甚至衛(wèi)生間里都擺滿了書本累累的大書架。故居里最多時有70多個書架,每個書架都擺滿了巴金爺爺?shù)牟貢?,現(xiàn)在經(jīng)過整修,仍保留了30多個各個年代、各種樣式的書架。
這些書架上擺放著的,就是巴金爺爺最心愛的物品——圖書。巴金爺爺?shù)牟貢?0000多冊!
在書房里,數(shù)個大書架組成了書墻。其中兩個擺放的是巴金爺爺自己創(chuàng)作的圖書,《家》《春》《秋》《憩園》《寒夜》《第四病室》等,應有盡有;另外兩個擺放的是巴金爺爺翻譯的書,托爾斯泰的作品、契訶夫的小說集、普希金的詩集……還有兩個擺著巴金爺爺編輯出版的書,他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給當時無數(shù)青年作家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書房里其他書架上則擺放了巴金爺爺作品的英語、俄語、法語、日語、德語等各種語言的版本,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讀者都喜歡他的作品!
三樓的書庫是巴金爺爺?shù)闹饕貢?。這里的圖書出版年份從1907年跨越到2005年,涉及文學、藝術、歷史、政治、社會學等多個門類,包含許多作家的珍稀特殊版作品以及巴金爺爺從舊書店和外文書店中淘來的外文書刊:
1932年1月28日,日軍侵略上海,轟炸閘北地區(qū),巴金爺爺當時居住的房子也被日軍的炮火炸毀了。大難不死的他冒險在廢墟中取回了一份日軍的罪證,就是下頁這本被炮火吞噬了一半的西文書。在裝這本書的信封上,他親筆寫下了這樣的字樣:“MaxNettlau的西文著作,1.28日軍炮火所毀壞?!?/p>
你看這兩冊完整的《世界》雜志,分別出版于1907年、1908年,被認為是“亞洲畫報之鼻祖”。它們不僅印制精美,而且向我們展示了20世紀初中國志士為改變中國而放眼世界的氣度和不懈的追求。
還有很多各語種的外文百科全書、語言詞典等工具書。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這些工具書的數(shù)量在300種以上。這里既有十幾卷之多的大型辭書,也有僅2厘米高的袖珍詞典,既涉及世界上各主要語種,也有很多冷僻語種。巴金爺爺不僅精通英語、俄語、世界語,能讀法語、日語、德語、朝鮮語的書,還能用意大利語流暢地背誦但丁的《神曲》,他不但是一位優(yōu)秀的作家,還是一位語言天才!
在書房里外的兩個大寫字臺上、在客廳和陽臺的兩個小書桌上、在陽臺的縫紉機臺面上、在輪椅的綠色擱板上……巴金爺爺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寫作。
漫步在巴金爺爺?shù)墓示?,觀看他所收藏的圖書,這樣真實的旅程一定會讓你對以往只出現(xiàn)在課本中的巴金爺爺有全新的認知,了解他一生為何能創(chuàng)作和翻譯1300萬字的作品,受到無數(shù)讀者的喜愛。
他與書為伴,不僅為文學事業(yè)奮斗不息,還不斷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為國家和人民奉獻身心,是值得我們尊敬和懷念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