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宇睿
2021年6月17日是一個神圣的日子,中國在這一天打出了令世界矚目的一炮——載人飛船與我國自主研發(fā)、制造的空間站對接成功,三名宇航員成為太空居民。咱們上面有人了!
6月17日,我國成功發(fā)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船與天和核心艙“萬里穿針”,在太空中成功實現(xiàn)快速交會對接。18時48分,宇航員們從飛船順利進入核心艙,人類有史以來最豪華的“宇宙星景房”迎來了第一批尊貴的客人。
一名身材魁梧的宇航員橫著身子,飄進了核心艙的“小柱段”,他就是執(zhí)行本次航天任務的指令長聶海勝。他的身后是地球的煙火紅塵,他的眼前是宇宙的璀璨星辰。他和與自己一起執(zhí)行任務的宇航員劉伯明、湯洪波在太空安家落戶。從這一天開始,中國人可以驕傲地仰望星空,說出這句話:咱們上面有人了!
一進入太空艙,三名宇航員就忙碌起來,他們如此平靜,似乎這些工作都是家常便飯。地面上的中國人可平靜不了??!控制中心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就像迎接日出歡騰的海浪,像奔向夜空綻放的禮花,像夏風中輕搖歡笑的竹林。歡笑啊歡笑,咱們中國人,上面有人了!
上面有人,這一天,中國足足盼了七十多年!
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想盡了各種辦法。1998年,美國同俄羅斯等多個國家聯(lián)合研制國際空間站,并邀請全世界科學家參與,唯獨將中國拒之門外。
因為深知“落后就要挨打”這一亙古不變的真理,我們的科研人員不斷攻關,宇航員忘我奮斗,不但沒有被美國的陰謀遏制,反而讓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yè)越來越強。中國的航天人背水一戰(zhàn),為祖國沖鋒在前,在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奉獻著青春,甚至是生命,用自己的忠誠鑄就了共和國閃亮的鎧甲!
世界還是那個恃強凌弱的世界,中國卻已不是那個軟弱無能的中國。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成為很多國家羨慕、夸贊甚至學習的對象。
這就是中國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永不屈服的中國人,永遠團結的中國人,永遠拼搏的中國人!
我是中國人,我驕傲,我自豪!厲害了,我的國!我們中國,上面有人了!
(指導老師:林丹)
點評
本文以一句“上面有人了”貫穿全篇,語言簡短卻鏗鏘有力,表達了對航天工作者的崇敬,更抒發(fā)了少年兒童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以及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結構完整,前后呼應,中心突出。
文章前半部分對飛船發(fā)射對接的過程描寫十分細致,同時通過熱鬧歡騰的慶祝場面烘托了喜慶的氛圍。后半部分回顧歷史,今昔對比,襯托了國家成就的來之不易,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了民族自豪感。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