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每年都會關注跨年演講,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跨年演講品牌當屬《羅振宇時間的朋友》和《吳曉波年終秀》。今年老羅用53個好故事,為你講述“原來還能這么干”。而吳曉波年終秀的主題定為“周期之魅”,實際意思就是在順應中轉型,在抵抗中成長。今年,崔璀的“2022慢跨年·找到你最重要的那件事”跨年演講,同樣讓我印象深刻。
是的,那些我們曾經以為的熱門行業(yè),曾經以為的穩(wěn)妥崗位,都在以超出我們認知的速度變化,甚至早就開始衰退。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這個時代下,曾經廣闊的大路不斷被封鎖,機會好像越來越少。有紡機企業(yè)老板說,“今年的市場是十年不遇的,上次市場變化還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自從中國進入WTO后發(fā)生這么大的市場變化的年份還是很少的,上半年訂單飽和,下半年卻訂單寥寥?!币咔椴▌?、供應鏈偏差、限電等等不確定因素一再打亂著我們的節(jié)拍,我們經歷過了冰火兩重天。
可能對于大部分人或者大部分企業(yè)來說,需要清醒地悲觀,樂觀地做事。
對企業(yè)而言,發(fā)展形勢有很大不確定性,所以在經營過程中要保持高度警覺性,要深入思考如何沉淀,如何找好自己的“縫隙”,繼續(xù)研發(fā)新產品,繼續(xù)走下去。假如今年疫情結束,對我們的行業(yè)是好是壞尚不明確,可能是機遇但也可能是更大的挑戰(zhàn),關鍵看我們如何練內功,這是老生常談但也是根本所在。畢竟現在的競爭不是百米沖刺,而是一場馬拉松,是比別人多一些的擅長,是長久的練習,是正確的姿勢,能讓我們跑贏這場馬拉松的,絕不是開頭那100米的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