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祥,一顆鑲嵌在江漢平原上的明珠,有著廣袤肥沃的土地和優(yōu)越的地理區(qū)位。歷代先民的創(chuàng)造,幾千年的文明積淀,在這塊土地上孕育、產生和傳承了燦爛的楚文化,舊口古鎮(zhèn)無疑在荊楚文化歷史上記取了重要一筆。曾經的舊口商貿云集,通五湖之客,轉九州奇貨,文化燦若辰星,底蘊古樸深厚。如今的古鎮(zhèn),伴隨著中國農谷的東風,踏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步伐,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引領下,依舊煥發(fā)著勃勃生機。
人文薈萃,祥瑞鐘聚
鐘祥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類就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大溪等原始文化。夏屬荊州域,商屬豫州域。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楚別邑,稱郊郢。西漢設縣,名郢縣。三國時,吳于石城(今郢中街道辦事處)置牙門戍筑城,名為石城。宋明帝泰始元年立萇壽縣,治石城。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改萇壽縣為長壽縣。明洪武九年,長壽縣入安陸州。明嘉靖十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同年復立縣,取“祥瑞鐘聚”之意,命名鐘祥。1992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鐘祥縣,設立鐘祥市(縣級),行政區(qū)域不變。長壽、鐘祥是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竟陵郡、郢州、安陸府、承天府治所。鐘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2700余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楚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不過,最讓當?shù)厝俗院赖氖?,鐘祥還是明朝嘉靖帝的出生地。
“帝王之鄉(xiāng)” 公元1531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嘉靖帝朱厚熜,把自己的出生和發(fā)跡之地,取“風水寶地、祥瑞所鐘”之意,賜名“鐘祥”,并升安陸府為承天府,一直沿用至今。而承天府則和北京、南京一道成為明朝三大直轄府之一。除了賜名,嘉靖在自己的家鄉(xiāng)還有一個大動作,就是耗時47年為父母修了座陵墓——明顯陵。該陵是明代帝陵中單體面積最大的皇陵,也是中南六省唯一一座明代帝陵,其構思巧奪天工,建筑工藝精美絕倫,為古建筑藝術之瑰寶。明顯陵規(guī)劃總占地183公頃,其中陵寢部分占地52公頃,在這廣闊的區(qū)域內,所有的山體、水系、林木植被都作為陵寢的構成要素來統(tǒng)一布局和安排,無愧于“數(shù)千年歷史長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寢”這一稱號。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明顯陵,一定會有透景而來的古意,歷史迎著每一位在這座陵中漫步的人。歷史的喧囂歸于平靜,留下這座皇陵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任后人憑吊、揣度、遐思。鐘祥,是名副其實的“帝王之鄉(xiāng)”。
此外,鐘祥還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境內文物古跡廣布,風景秀麗,景點眾多,尤其是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是湖北及其周邊地區(qū)眾多游客慕名而去的旅游景點,更是當?shù)匾粡堩懥恋牡乩順酥久g娤橐彩敲魑幕z存的聚集地,現(xiàn)存的還有元佑宮、興王府、郢靖王墓、梁莊王墓、范氏一品夫人墓等一批明代宮苑陵寢建筑群。其中,郢靖王墓出土的四愛圖梅瓶是元青花珍品,是湖北省博物館四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在這些遺存中,其一脈相承的悠久歷史、豐富的楚文化內涵、濃郁的明代文化色彩和絢麗多姿的文物景觀,尤為世人所矚目,鐘祥由此被譽為“大地博物館”。1994年,鐘祥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長壽之鄉(xiāng)” 在久遠的歷史進程中,鐘祥形成了特有的長壽文化,其中民間長壽文化形式多樣。早在公元470年就因長壽人口眾多,改縣名為“長壽縣”,從此沿用近千年。2008年,鐘祥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xiāng)”,2015年被認證為“世界長壽之鄉(xiāng)”,2020年通過聯(lián)合國老齡所五年屆期復核并獲頒“世界長壽之鄉(xiāng)”新證。
目前,鐘祥總人口107萬余人,其中百歲以上老人有110多位,90歲以上老人有1300多位,80歲以上老人有1.5萬,長壽人口占比極大,是名副其實的“長壽之鄉(xiāng)”。有一首童謠這樣唱頌鐘祥市這個全國聞名遐邇的長壽之鄉(xiāng):“長壽鎮(zhèn)長壽鄉(xiāng),長壽是個好地方;長壽鄉(xiāng)長壽長,長壽鐘祥是故鄉(xiāng)?!?/p>
據(jù)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化驗證實,鐘祥丘陵地區(qū)所產大米、大豆、小麥、花生、芝麻等,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以富鋅、富硒、富鐵為特點,鐘祥人世代以此為主食,并翻花樣作出了高樁饃、細酥餅、米茶等特色食品。鐘祥自古以來盛產黃豆,也有加工食用豆制品的悠久歷史。鐘祥人喜食豆制品,自然是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鐘祥地產的香菇、木耳、葛粉等山野食品,富含淀粉、蛋白質、全糖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及鈣、鐵、銅等10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更是有益。鐘祥的長壽三絕即是蟠龍菜、香干子、葛粉。
鐘祥的百歲老人實在太多,在漢江鐘祥段的下游,有一個村子干脆就叫做百歲村。百歲村位于舊口鎮(zhèn)東部,臨近漢江故道,村里有一座百歲橋,傳說從這座橋上走過,就可以長命百歲。而這座橋上也確實走出了許多百歲老人。百歲村古時有個仁、義、禮、智、信五德俱有的王婆婆活到105歲,無疾而終。眾鄉(xiāng)親為紀念她,捐資出力在她居所門前的河上修起一座橋,取名王母百歲橋。這種尊老敬老的遺風一直流傳至今并發(fā)揚光大。
古韻悠悠,文化舊口
舊口鎮(zhèn),鐘祥市四大古鎮(zhèn)之首。地處江漢平原湖區(qū),位于鐘祥最南端、郢中東南34公里處,與京山、沙洋、天門、屈家?guī)X等地交界,有“一腳踏四縣”之稱,是鐘祥市的口子鎮(zhèn)。
“舊口”易名淵源 其實,在很早以前,舊口不叫舊口,而叫臼口。僅一字之差,其演變過程,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典故。
相傳,春秋時期,在鐘祥東南有一個聊屈山,源于聊屈山的臼水流經這里,使其東岸形成沙嘴,人們往來于臼水東西兩岸,遂在這里設置渡口,稱臼口。當時,這里沒有人家,更沒有形成集鎮(zhèn)。到了元代,聊屈山常發(fā)山洪,滾滾洪流一瀉千里,臼口經常遭受水災,于是朝廷就劃撥銀兩在這里修筑堤壩防洪。沒想到,年年所撥銀兩,都被府衙的官員侵吞了,而防洪堤根本不見加高,更談不上防洪了。
這一年的夏季,眼看汛期又要來臨,府衙再次上奏朝廷要求加撥修堤銀兩,這時才引起皇帝的注意?;实蹎栃奘裁吹蹋_大人說是臼口堤,皇帝把臼口誤認為是舊口,下詔寫道:“一年是舊口,兩年是舊口,一個舊口修了這么多年,那舊口不就堆成山了?!庇谑?,皇帝派朝廷官員來臼口巡視,查處了一批貪官污吏,當年修起了巍巍臼口大堤,鎖住了泛濫的洪水,庶民百姓才得以耕織生存。臼口從此就改為舊口了。
明清時期江漢平原最大的棉紡集散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變遷,舊口一帶逐漸形成了沖積平原,風調雨順,盛產棉花、大豆,居住在這里的老百姓逐漸增多。人們把農產品進行加工,機杼紡織之聲不斷,豆腐作坊應運而生,棉織布和豆制品都在這里集散和交易,逐步形成了集鎮(zhèn),沿襲至今,成為鐘祥市舊口鎮(zhèn)。
據(jù)《輟耕錄》記載,元朝中期,種棉紡紗技術經黃道婆傳授,從海南傳到江漢平原。當時舊口地區(qū)廣泛種植棉花,“家家戶戶機杼聲聲”。而沒有種植棉花的山西、陜西一帶的商人,從漢中、白河順漢水而下,云集舊口,來這里采購棉花、棉布。相對北方廣闊的市場,舊口本地棉花遠遠滿足不了需求。江浙一帶的商人嗅到了商機,于是溯長江、逆漢水將棉紡產品運到舊口,久而久之舊口便成了江漢平原最大的棉紡產品的集散地。清乾隆年間,舊口的棉花和棉紗生意特別紅火,商業(yè)達到了頂峰,南北交易擴大到日雜、物資等生產生活用品。
還有專門的一條布街,也就是現(xiàn)在舊口老街的雛形。如今,舊口老街民主街中段的幾棟民居老宅,粉墻黛瓦、宅院四合的建筑風格既表現(xiàn)了商賈小宦的偏適,又展示出衣食百姓的厚樸,更昭示著古鎮(zhèn)昔日的輝煌。
清乾隆年間,舊口的卷煙、皮革等制造業(yè)也很有名,資本主義萌芽在舊口已初步顯現(xiàn)。為資源共享,互幫互助,各地在此紛紛建立商業(yè)會館。有據(jù)可查的有鄂城書院、山陜會館、浙福會館、福建會館、萬壽宮、咸寧幫會等十多所會館。舊口成為沿?!L江——漢水——漢中這條內陸商業(yè)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而“山陜會館”就是這顆明珠上最耀眼的閃光點。舊口鎮(zhèn)以會館為中心構成了繁華的商業(yè)區(qū),每天從早到晚,行商坐賈南來北往,顧客挑夫絡繹不絕,這種局面一直延續(xù)到新中國成立以后。
關于舊口的文字記載 舊口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余年。公元前505年,伍子胥為報殺父之仇,帶領吳國軍隊攻打楚國,楚國淪陷,大臣們爭相逃命。楚莊王見大勢已去,遂投奔隨國,準備在舊口渡河。楚昭王手下分管馬良的地方官藍尹囗正在將其家眷及武器運往對岸,不讓昭王上船。這是目前公認關于舊口最早的史實記載。
公元214年,劉備率兵進取四川,令關羽為先鋒,誰知關羽節(jié)節(jié)失利,敗走麥城,在樊陽又中敵軍埋伏。關羽緊跨白馬,手揮長刀,左沖又殺,總算殺出一條血路,直奔大本營——荊州。深夜至溫家臺東竹林邊時,白馬突然倒下,口喘粗氣,抽搐而亡,關羽含淚葬馬,之后繼續(xù)向荊州前進。劉備班師回營后,三兄弟聚敘,總見關羽緊鎖濃眉,悶悶不樂。劉備設宴相勸:“弟關羽,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必多憂,保重身體?!标P羽搖頭。急性子翼德曰:“二哥想必是思戀坐騎白駒?!标P羽灑淚點頭曰:“白馬跟我多年,東征西戰(zhàn),伴我屢建戰(zhàn)功,曾救過黃嫂、賢侄及我的性命,也算是有功之馬。我想在埋馬處建一座廟,取名白馬廟,以告后人,不知二位兄弟意見如何?!眲錅首?,張飛監(jiān)工,很快,白馬廟就建成了。白馬廟位于舊口鎮(zhèn)東10里處的百歲村,占地10多畝,幾十間房屋連成一座四合大院。廟門朝南,大門上裝有包釘鐵板,院墻上砌著兩塊黑色的正方形的大碑。大廳的屋梁是紅杉木,有水桶那么粗,廳里供著許多菩薩,還有大白馬的塑像。
元和十年,唐代詩人白居易越權上奏,觸怒權貴,被貶為江州刺史。江州就是今天的九江,當時國都長安,即西安。白居易從長安到江州取漢水一路南下,途徑舊口,因天氣原因行程受阻,遂賦詞《臼口阻風十日》,這也是關于舊口最早的詩詞。其中“老大光陰能幾日,等閑臼口坐經旬”經常被后人引用,來告誡自己和他人珍惜所剩不多的時光。
民國初年,舊口設縣佐??箲?zhàn)時期,日偽設舊口縣。1949年設舊口區(qū),1950年改稱鐘縣第七區(qū),1958年更名舊口人民公社,1961年復名舊口區(qū)。1975至2001年原舊口區(qū)經歷兩次撤分合并,最終撤銷羅集鎮(zhèn)合并到舊口鎮(zhèn)。
紅軍最早的長征出發(fā)地 舊口鎮(zhèn)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國民革命軍一部在舊口和北洋軍頑強作戰(zhàn),勝利返回湘西。紅軍最早的長征是由湘鄂西根據(jù)地紅三軍1932年11月在江漢平原中心湖區(qū),也就是現(xiàn)在的舊口一帶開始的,比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央紅軍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發(fā))早兩年。湘鄂西根據(jù)地紅三軍主力由洪湖中心區(qū)轉至襄北后,國民黨軍立即調動51師151旅及44師兩個旅跟蹤追擊,44師另一個旅和獨立34旅在京山、鐘祥之間和平林店、歷山之間,協(xié)同安陸、應城、京山、鐘祥守敵對紅三軍進行堵?lián)?。?932年9月開始,紅三軍在舊口、應城、安陸、隨縣、棗陽之間盤旋打轉,時分時聚,忽東忽西,與追擊堵截之敵四個多旅周旋,在客店坡、五谷臺、佛兒嶺、雙洞口、觀音堂等戰(zhàn)斗中給予敵人以相當打擊,而且完整地保存了基干力量。接著,舊口成立了國共合作的區(qū)黨部,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抗擊了日本帝國主義,涌現(xiàn)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千年古鎮(zhèn),綻放新顏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一方文化影響一方人。舊口獨特的歷史文化既養(yǎng)育了一鎮(zhèn)人,更培育了一鎮(zhèn)人。現(xiàn)在的舊口鎮(zhèn),幅員遼闊,土地肥沃,人民安居樂業(yè)。
舊口人民非常勤勞,有著極強的開拓精神。舊口位于漢江東岸,轄區(qū)有王家營等多處歷史險段,多次潰口,漢水在周邊形成了沖積平原,沙洋、天門、京山和舊口人都在這個地方搶著開荒,最終在荒灘和沼澤上創(chuàng)建家園。
產業(yè)興旺 舊口人民非常聰明,有著極強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20世紀八九十年代,村辦、鎮(zhèn)辦企業(yè)遍地開花,制造門類眾多,甚至連電視機都能造,皮鞋都是走親訪友的首選禮品?,F(xiàn)在的舊口人,又跟著時代的腳步進行產業(yè)轉型,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掙票子。產業(yè)結構是全鎮(zhèn)四分之一的人在外打工搞加固,剩下的家家戶戶都在家里種砂梨、種蔬菜,注冊有建筑、勞務、材料生產公司300多家,農業(yè)新型經營主體333家。2021年,蔬菜行情十分紅火,蘿卜、包菜畝產收入過萬元,大棚蔬菜一畝收入可以達到2萬,這也讓舊口蘿卜的“9526”式輝煌應運而生,即9家蘿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種植蘿卜5萬畝,產量20萬噸,實現(xiàn)6億元產值。光是種蔬菜,舊口就誕生了一批百萬富翁、千萬富翁。
舊口雖然規(guī)模工業(yè)企業(yè)少,只有幾家,但每家都很有意思,個個都是掙別人的錢,給本地交稅。鐘寧五金公司,雖然是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但前身是湖北鋼板網(wǎng)廠,創(chuàng)建于20世紀50年代,90年代搖身一變,由香港港寧實業(yè)注資,成為一家港資企業(yè)?,F(xiàn)在的鐘寧公司,產品主要出口俄羅斯、美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每年可獲取外匯近500萬美元。還有一個規(guī)模企業(yè)——鑫宏基建材,位于沙洋橋頭附近的呂家潭村,產品基本都銷往沙洋,但是在鐘祥交稅,都是掙別人的錢塞自己的荷包。
生活富裕 此外,舊口人民的票子多、消費也高,商貿業(yè)自然很有動力。據(jù)報道,舊口大型綜合超市就有5家。每天早上,集貿市場和超市門口的街道上,車子停得滿滿當當,街上的百貨店子,基本都是11點后才關門。舊口宵夜搞得也很好,溜千張、蒸格子、燒腐魚、蘿卜宴,還有燒烤一條街,引得長灘、沙洋的人都往舊口跑。
生態(tài)宜居 舊口人民不僅在衣食住行方面有著很高的幸福指數(shù),在人居環(huán)境上享受的幸福感也很高。走一下234國道可以看到,路上處處都很干凈、清爽,23公里沿線都種著景觀花,非常漂亮,儼然走進一個花的世界。他們按照“讓環(huán)境美起來,讓心情爽起來”的思路,從村部到村道再到主干道,沿線雜灌全部清除,藤蔓全部清理;住戶房前屋后掃干凈,各類雜物碼整齊;溝渠整潔通暢;臨街集市管理規(guī)范要求,逐步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清理。重點打造了“一線兩圈兩點”(234國道,兩圈就是環(huán)鎮(zhèn)區(qū)線和軟弱渙散整治示范線),鎮(zhèn)容村貌大為改觀,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現(xiàn)在示范線上,前來拍照片、發(fā)抖音的游客絡繹不絕,還有網(wǎng)紅來打卡。漢江堤邊的網(wǎng)紅梅林,不僅吸引了周邊群眾來玩,就連武漢的游客都專程開車過來體驗。此外,舊口政府深入推進了擦亮小城鎮(zhèn)建設,重點圍繞居民出行不摸黑、道路沿線不斷綠、車輛停放不擁擠等幾項群眾關切的民生重點,栽樹補綠、裝燈亮化,新劃定三輪車、摩托車位2000余個,安排了6名退役軍人充實到城建中心,每天著裝上路,進行規(guī)范勸導,還組織交警、城管、民兵、社區(qū)開展交通秩序專項整治行動?,F(xiàn)在的舊口街道,所有車輛停放都是“頭向外、位內停、一條線”。群眾都說:“我們街上每隔幾步就有綠化,管理也很規(guī)范,鎮(zhèn)上干凈漂亮住得舒心,人氣也越來越旺了?!?/p>
鄉(xiāng)風文明 全域開展推廣“魚池”經驗探索,重點推行了村民自治“三講”“三交”的辦法,通過開辦農民夜校,開展戶外黨日活動,向群眾講法治、講政策、講道理,拉近距離,交流想法,增進感情。推行把財務交給群眾管、矛盾交給群眾管、工程交給群眾管的“三管”政策,把村級事務交給群眾,群眾心氣更順了。在端正民風方面,以創(chuàng)建文明村為載體,全面推行移風易俗,55個村(社區(qū))全部制定村規(guī)民約,黨員干部帶頭不參加超出范圍的宴席、活動,群眾主動遵守村規(guī)民約簡辦紅白事宜,村級理事會進行管理監(jiān)督。同時,結合積分制管理,將執(zhí)行情況與黨員評議、群眾積分掛鉤,引導群眾崇德向善、誠信友善?!棒~池經驗”推廣后,村級管理更順暢了,干群關系更融洽了,鄉(xiāng)風民風更淳樸了。
治理有效 舊口鎮(zhèn)干部作風硬、產業(yè)基礎強,鄉(xiāng)風民風好,在推廣“魚池經驗”上有著良好基礎,率先開啟了全域推進“魚池經驗”的“舊口實踐”。在組織振興方面,利用換屆契機,開展“3+2”行動,即組織公安、經管、包村干部進村,對兩委“班子”進行體檢,調整黨支部書記18名、副職干部50名,調整比例26%。換屆后,堅持用“4個1工作法”培養(yǎng)干部工作能力,即每周一次“兩委”班子會,每兩周一次黨群代表會,每月一次黨日活動,每季度一次村民大會,基層堡壘的戰(zhàn)斗力和黨員群眾的歸屬感明顯增強。
新時期,在舊口黨委政府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舊口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蘿卜小鎮(zhèn)”為統(tǒng)領,以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為載體,統(tǒng)籌用好果蔬經濟能人、加固成功人士、鄉(xiāng)賢智士等人才資源優(yōu)勢,推進工業(yè)、商貿、文旅等現(xiàn)代產業(yè)多輪驅動,促進以蘿卜為代表的蔬菜、優(yōu)質梨、荊半夏、生豬等本地特色農業(yè)壯體擴規(guī),加強梨園菜鄉(xiāng)與歷史文化、加固文化、足球文化資源的有效利用傳承,推進精彩集鎮(zhèn)、精致鄉(xiāng)村、精品產業(yè)、精美文化等深度結合,實現(xiàn)產城、農康文旅深度融合發(fā)展,全力建設古韻舊口、生態(tài)舊口、富裕舊口、幸福舊口,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驚人蝶變。
(楊豪/主筆;來源/《鐘祥為何多百歲老人?——揭秘鐘祥老人長壽之謎》,李方貴/文,《荊門晚報》2020.7.30;《全市項目拉練觀摩活動沿途解說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