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2月,一位長須飄逸、身著長衫、年近花甲的老人參加了紅軍,并隨紅軍長征到達陜北。他就是前清貢生,被譽為“秀才紅軍”的周素園。毛澤東曾盛贊他“是我們的一個十分親切而又可敬的朋友與革命的同志”。
1936年2月,一位長須飄逸、身著長衫、年近花甲的老人參加了紅軍,并隨紅軍長征到達陜北。他就是前清貢生,被譽為“秀才紅軍”的周素園。
王震:“碰到一個讀馬列的地主”
1879年3月7日,周素園出生在貴州畢節(jié)的一個書香之家。他16歲中秀才,19歲中貢生。
1911年11月3日,在武昌起義的影響下,周素園與張百麟等人建立的貴州自治學社舉行起義,并成立了貴州軍政府,他被推舉為行政總理。
之后,軍閥唐繼堯的滇軍入黔,竊取貴州辛亥革命果實,周素園被迫輾轉(zhuǎn)于京、漢、滬、渝等地,先后任北京稽勛局調(diào)查員、西北邊防軍司令部秘書等。
1925年,痛恨軍閥混戰(zhàn)的周素園憤然辭職回到畢節(jié)。他在失意和彷徨中閉門讀書,無意間接觸了馬列主義,在研究中初步認識了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chǎn)黨。
1936年2月9日,賀龍、任弼時等領導的紅二、紅六軍團攻占了畢節(jié)。進城后,紅軍按照政策選擇富戶打土豪,來到了周素園的家。
讓指導員驚訝的是,在周素園的書柜里有很多馬克思、列寧的著作,而且還有讀書筆記。指導員把書和筆記本帶了回去,向紅六軍團政委王震作了匯報。王震頗感詫異:“碰到一個讀馬列的地主?”
隨后,王震親自上門了解周素園的相關情況。他笑著問:“周老先生,你為什么讀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書啊?”周素園笑著回答:“中國總得找一條光明之路!我覺得馬克思說得對,我相信馬克思主義?!蓖跽鹩峙c他交談了幾次,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王震跟他開玩笑說:“周老先生,您老可不能關起門在家里鬧革命(即閉門讀馬克思、列寧的著作)?。 敝芩貓@回答:“你們來了,我要走出家門鬧革命啦!”
賀龍:“抬著他和我們一路走”
王震向賀龍、任弼時報告了周素園的情況,賀龍、任弼時也登門同周素園促膝談心,介紹了共產(chǎn)黨的抗日反蔣政策,征詢他對時局的看法,認為他是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一位可信賴的同盟者。
在畢節(jié)期間,紅二、紅六軍團以畢節(jié)地下黨掌握的三支地方武裝為基礎,組建了貴州抗日救國軍。周素園任總司令,畢節(jié)地下黨支部書記鄧止戈任參謀長,軍部就設在周素園家中。賀龍緊緊握住周素園的手說:“歡迎你,‘秀才紅軍’!”
為了宣傳共產(chǎn)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周素園給孫渡等滇軍高層寫信。他在給孫渡的信中一針見血地指出:“蔣介石派中央嫡系萬耀煌、樊崧甫等率軍進入云南、貴州打紅軍,也叫你們打紅軍。即使你們把紅軍打掉了,也是兩敗俱傷。萬耀煌、樊崧甫挾天子以令諸侯,到那時,云南還是你們的嗎?”此言擊中了孫渡的軟肋。
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后來回憶:“周素園給孫渡寫的信很有說服力。孫渡在威寧、昭通按兵不動,固然有對得失的考慮,但其中也有周素園的影響。這種態(tài)勢有利于我們集中主力對付正面來的敵人,在畢節(jié)地區(qū)停留20天,休整補充?!?/p>
1936年3月1日,57歲的周素園執(zhí)意隨紅二、紅六軍團繼續(xù)長征。他說:“參加了紅軍,我才找到了光明,這是我一生最光榮的時刻,我死也要死在紅軍里!”賀龍聽后一拍大腿說:“好啊,老先生有骨氣!我就欣賞這樣的人!我們就是讓人抬,也要抬著他和我們一路走!”
10月,紅軍長征到達甘肅岷州,成立了甘肅省人民抗日革命委員會,周素園被任命為教育部長。12月,周素園隨紅軍大部隊抵達陜北保安。
毛澤東:“你是我們可敬的朋友與革命的同志”
在保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會見了周素園。毛澤東多次同他長談,鼓勵他繼續(xù)學習與工作,并安排他到紅軍大學擔任教員。
西安事變發(fā)生后,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周素園分別給國民黨軍政部長何應欽、貴州省政府主席吳忠信等人寫信,希望“順應輿情,一致抗日”。周素園的信對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受到毛澤東的贊賞。
1937年春,在第二次國共合作談判停頓時,周素園又根據(jù)中共中央的指示,給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等數(shù)十人寫信,希望他們以民族利益為重,推動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局面早日實現(xiàn)。
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周素園準備隨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但最終因身體原因未能如愿。他產(chǎn)生了回貴州為黨工作的念頭,并寫信告訴了毛澤東。毛澤東回信同意周素園的請求,并稱贊他:“你是我們的一個十分親切而又可敬的朋友與革命的同志。”
離開延安前,周素園遵照毛澤東的囑咐,將自己寫的自傳和臨別贈言呈送毛澤東。毛澤東看后欣喜而感慨地說:“先生參加紅軍前的歷史已經(jīng)很光榮了,以后的歷史應該由我們來給你寫?!?/p>
1949年11月,畢節(jié)解放。之后,周素園組織群眾支援解放軍開展肅清殘敵和土匪的斗爭。在他的勸說下,國民黨畢節(jié)地區(qū)專員廖興序、畢節(jié)縣縣長吳庭芳相繼投誠。
1950年2月,周素園應貴州省人民政府主席、貴州軍區(qū)司令員楊勇的邀請來到貴陽。他在貴陽廣泛地接觸社會各方面的上層代表人物,向他們宣傳共產(chǎn)黨的政策,對貴州解放初期工作的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之后,他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貴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職。
1958年2月1日,周素園因病去世,享年79歲。
王震在《周素園文集·序》中寫道:“周素園的一生,是一個愛國者歷經(jīng)艱難挫折終于找到真理的一生?!?/p>
(《黨史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