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quán)
房玄齡是唐朝貞觀年間的宰相,稱其“權(quán)傾朝野”一點也不為過。
有一年科舉考試前,房玄齡正一邊坐在爐子旁煮酒,一邊起草著科舉的各種準備文件。這時,一個遠房侄兒來見,那侄兒“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伯父,我勤奮讀書十余載,你就幫幫我,把我推薦給皇帝,讓我做大官吧!”
房玄齡雖然身居高職,但為人正直,從不徇私舞弊。科舉在即,侄兒卻想著找人托關(guān)系,可見讀書不怎么樣??墒?,如果斷然拒絕,怕是會讓人不滿,怎么辦呢?房玄齡想了想,有了一個辦法。他拿起桌上的一個空杯子,又撿起旁邊的一塊黑木炭,一起扔進了院子里的木炭堆,并用鏟子攪拌了好一陣子后對侄兒說:“你能把杯子找出來嗎?”
侄兒不知何意,稍微翻了翻就找到了那個杯子。房玄齡笑著說:“你認為自己的才華就像這個杯子一樣,放在木炭堆里也能很快被人看見,對嗎?”
“對,對,當然,我這十幾年的書不是白讀的!”侄兒立刻接話說。
“既然如此,我誠心地推薦你去參加科舉,因為那樣你就能憑自己的努力得到官職,讓任何人都信服。但是,你有這樣的才華卻讓我去推薦,將來即使當了大官也會遭人恥笑,這簡直是污辱了你的才華呀!”房玄齡拍著侄兒的肩膀說。
侄兒一聽,立刻改口說:“不,伯父,我是一塊木炭,所以我需要你的幫助。”
房玄齡笑笑說:“那你把剛才那塊木炭找出來。”
侄兒為難地說:“木炭落在炭堆里,怎能重新找到呢?”
房玄齡還是笑著說:“既然木炭掉進炭堆里再也找不到了,那么我即使向皇帝推薦你做了大官又有什么意義呢?你當了大官后,如果完成不了皇帝委派你的任務(wù),就會被砍頭,那樣我就是害了你呀!”
侄兒一聽,嚇得臉色大變,連忙告辭離開,連科舉也沒有參加就回老家去了。
很多人在面對他人的不情之請時,都會陷入進退兩難之地。其實,只要我們學會通過一些事理,把話說到對方的心里去,讓對方自己找到答案并自行選擇放棄,往往比正氣凜然地拒絕對方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