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南京市雨花臺中學 江蘇南京 210012)
學科融合(FOS-Fusion of Subjects)是指在承認學科差異的基礎上不斷打破學科邊界,促進學科間相互滲透、交叉的活動。它既是學科發(fā)展的趨勢,也是產(chǎn)生創(chuàng)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徑?;谝陨侠砟睿P者打破文理界限,結合雨花臺區(qū)的“花神文化”,設計了生物學和語文學科的融合課“花之韻——生物多樣性”。
生物和語文學科相融合,學科跨度較大,是一次嶄新的嘗試。本節(jié)選取的教學內(nèi)容,新舊結合,有利于學生復習舊知,獲得新知,同時體驗“花神文化”。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教師選取了“生物多樣性”和“花的解剖”的相關內(nèi)容。為了突出“生物多樣性”,在實驗材料的準備上,教師選擇了不同顏色的多種花,包括紫色、白色、黃色的百合,粉色和白色的康乃馨,以及白色、紅色、紫色、香檳色和粉色的玫瑰?;ǖ慕馄适潜竟?jié)教學的難點。雖然學生在初中生物學中已經(jīng)學習過該部分內(nèi)容,但在解剖時,仍往往會丟失或損壞花的部分結構。因此,教師需提醒學生,應認真、謹慎地從外至內(nèi),一層層把花的各部分用鑷子摘取下來。接著,結合生物學知識的學習,教師設計“飛花令”“看圖猜詩”“蓮花的文化多樣性”“花神花語花散文寫作大賽”四個環(huán)節(jié),從語文學科的角度進一步闡述“花神文化”精髓。
學生在初中已經(jīng)學習過“花的解剖”實驗,在本節(jié)課復習該實驗,能夠在鞏固舊知的同時將相關知識和生物多樣性的內(nèi)容結合起來,促進對新概念的理解。同時,實驗操作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而生物學與語文學科的融合,能夠提升學生詩詞文化素養(yǎng),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本節(jié)課,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花神文化”,教師將“花的解剖”實驗引入,使學生更直觀地體會“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課程中,學生通過不同種類花的解剖,了解生物多樣性含義,并在解剖過程中,掌握解剖的方法,提高觀察分析、探究合作的能力,建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理念;了解花神文化,掌握散文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含義并掌握散文寫作方法。教學難點為通過解剖,觀察花的主要結構及不同花之間的異同點。
教師展示“地球俯沖定位花神湖”視頻,激發(fā)學生興趣,用文字結合閃屏特效,通過輕快的音樂,文字和圖片交替閃現(xiàn)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接著,教師再現(xiàn)圖片,展示花神湖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引導學生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的概念。
教師播放視頻:“花神湖的不同物種”,并準備不同種類、各種顏色的花,引導學生開展“花的解剖”實驗。實驗前,學生先通過視頻復習花的解剖過程。視頻中圖片再現(xiàn),展示花神湖不同的物種以及解剖的各種花。接著,學生動手進行“花的解剖”實驗并完成學習單,分小組匯報解剖的花的特點,并將學習單貼在黑板上。學生歸納總結“物種多樣性”的概念為: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物種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最直觀的體現(xiàn)。
學生以蓮為例,收集資料,探究學習“不同種類的蓮”,并由學生代表展示,匯報介紹蓮的不同種類。教師結合這些蓮的核型模式圖,引出“遺傳多樣性”概念,即“地球上所有生物攜帶的遺傳信息的總和”。
教師提問:今天,花兒們用生命給我們闡述了自己的秘密。這些花兒在語文世界中,又有怎樣的情趣呢?并引導學生開展“飛花令”“看圖猜詩”“蓮花的文化多樣性”“花神花語花散文寫作大賽”四大活動,從語文學科的角度進一步闡述“花神文化”精髓。
備課時,教師應通過實地考察、拍攝照片視頻等方式為課堂教學做足前期準備。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筆者發(fā)現(xiàn)語文、生物學兩門學科的融合案例非常少。在借鑒了其他跨學科融合課的基礎上,筆者選擇“生物多樣性”和“花的解剖”相關知識,以更好地體現(xiàn)“花神文化”內(nèi)涵。課堂上通過實驗操作、合作探究和匯報展示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次跨學科融合課的初探豐富了生物學和語文學科融合教學的案例,內(nèi)容的處理還不夠優(yōu)化,內(nèi)在邏輯還存在欠缺,在今后仍需進一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