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丫
除夕夜,回復完轟炸般的新年祝福短信后,終于有空刷一下朋友圈,卻看到滿屏的新年快樂里,朋友惠分享了一首歌:五月天的《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你決定不恨了,也決定不愛了,把你的靈魂,關在永遠鎖上的軀殼。這世界笑了,於是你合群的一起笑了。當生存是規(guī)則,不是你的選擇,于是你含著眼淚,飄飄蕩蕩跌跌撞撞的走著?!?/p>
這樣喜慶的日子,這首歌未免顯得悲傷,我忍不住回復,卻發(fā)現(xiàn)這條分享狀態(tài)已經(jīng)消失了。刷新一下,取而代之的,是春風滿面的自拍,配上那句百年不變的“新年快樂”!
準備私聊問下她怎么了,點開對話框時,卻忽然能理解她的心情了,正如那句話所說:今夜有兩個我,一個假裝快樂,一個真心難過。
這個春節(jié),朋友圈里被快樂霸屏了,但是所有人都卻心照不宣:成年人的春節(jié),早就沒有真正的快樂了。
成年人之間,有些話不必說破。深夜里不堪一擊的靈魂偷偷逃脫,短暫釋放后,又被理智塞進了皮囊。
這個春節(jié),大家都在朋友圈假裝快樂,互不拆穿。
從什么時候開始,越來越不期待過年了。
年夜飯越來越豐盛,但是真正的快樂卻越來越稀薄了,記憶里盯著日歷等過年的事情再也不會發(fā)生了。
成年以后,對春節(jié)早就沒了憧憬。春節(jié)對成年人而言,意味著又老了一歲,還意味著要花大把的鈔票和參加各種違心的應酬。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現(xiàn)在的人為什么越來越不喜歡過年?
有人這樣回答:只有幼童才喜歡過年,成年人的生活里充滿了責任,壓力和困惑。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競爭壓力巨大,生存下來已經(jīng)很艱難。暫時的喜氣洋洋解決不了年歲漸長的衰老和待需解決的人生難題。熱鬧是別人的,我只想安靜呆著,但是這也是妄想。
真的是這樣,對成年人來說,生存的壓力不會因為過年而減輕,反而會變得更沉重。
過年要花多少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賬本,但是幾乎每個人都免不了花掉一兩個月的工資,有的甚至要花掉三四個月的存款。
置辦年貨,給孩子壓歲錢,孝敬父母,給親戚買禮物……哪一樣都不能省,只好委屈自己的錢包了。
如果花錢能買來快樂,恐怕我們也不會這么怕過年了,最可怕的是,過年花了這么多錢,煩惱依然很多。
沒結婚的催結婚,結婚的催生孩子,有孩子的催二胎,在外打工的問工資,在家上班的問年終獎……
每次過年,就好像被扒了一層皮。
好想給自己打造一層盔甲,但是敵人都太了解我們的軟肋,一下子就擊中了我們最不想觸及的話題,不回答還不禮貌。
成年人的春節(jié),真的是花錢買罪受。
成年以后,我們都開始明白一個道理: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有它背后的價碼,從來沒有什么快樂是可以容易得到的。
春節(jié)里那些快樂的孩子,不過是因為大人承擔起了生活的重擔罷了,有朝一日他們年長,也不會再期待過年。
電影《素媛》里有一句話:最孤獨的人最親切,最難過的人笑的最燦爛,因為他們不愿意讓別人承受一樣的痛苦。
雖然春節(jié)里不快樂的人很多,但是朋友圈永遠是喜氣洋洋,一派祥和的樣子,誰也不想用自己的悲歡,去破壞別人的心情,有些事,自己消化就好。
春節(jié)是一場集體的狂歡,個體的悲歡在此時格格不入。這樣喜慶的日子,你說你不快樂,誰信,誰能理解?
更何況,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在同一件事上,不同的人感受也有所不同,大家都不容易,沒必要到處說。
大過年的,何必破壞氣氛。更何況,日子還沒有那么慘,有時候你比你想象得厲害多了,大聲嚷嚷解決不了問題,還給別人增添困擾。
人在年少的時候可以輕易示弱,可以仗著天真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無非是因為有依靠,可以隨意找借口。
長大以后,我們變成了別人的依靠,慢慢學會收拾情緒,慢慢認清了生活的本質,也有了生存的能力。
很喜歡莫泊桑說的那句話: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時,我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fā)現(xiàn)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大過年的,雖然不快樂,但是也沒有太悲傷,壓力當然有,但是哪個成年人身上沒有一點重擔?
既然成年,那就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吧,收起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假裝快樂,也是對光明的期待,那些最艱難的時刻,有自己陪伴著,慢慢也就過去了,沒必要昭告天下。
生活也許真的艱難,但是也不是沒有希望,我們在朋友圈假裝快樂,不代表不期待快樂。
不管怎么樣,春節(jié)還是那個一年之中最特殊的日子。
愿我們都能像作家陳虹羽說的那樣:“愿你所有快樂,無需假裝,愿你此生盡興,赤誠善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