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祥
筆者曾經接診了一名男性患者,近5年時常出現腹瀉癥狀,嚴重時每天排便10余次,并伴有黏凍膿血、腹部疼痛。勞累、情緒波動、飲酒、遇寒還會加重病情,但有時又會出現便秘情況,3~4日才排便一次,腹瀉與便秘交替反復發(fā)作,時間久了還出現貧血癥狀,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痛苦不堪。
經腸鏡檢查,可見患者有明顯的腸黏膜充血水腫,伴有潰瘍出血點,這是非常典型的潰瘍性結腸炎。該病主要侵及直腸、結腸黏膜層,常形成糜爛、潰瘍,會嚴重影響大腸的正常蠕動和血液供應,損傷患者的免疫功能。
筆者運用具有扶正溫陽、健脾、化淤,且能提高免疫力的芪苓膏方為此患者治療,每年1劑,3劑后痊愈。
當然,膏方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也應遵循辨證施治。
濕熱內蘊證 表現為腹瀉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伴肛門灼熱、腹痛、口苦口臭、小便短赤、身熱、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用扶正解毒、調和氣血的膏方治療。
氣滯血淤證 表現為腹痛,瀉下膿血,腹痛拒按,噯氣食少,胸脅脹滿,舌紫暗有淤點,脈弦澀,用扶正活血、理腸通絡的膏方治療。
脾胃虛弱證 表現為腹瀉便溏,糞有黏液或少許膿血,食少納呆,食后腹脹,伴腹脹腸鳴,腹部隱痛喜按,肢體倦怠,神疲懶言,面色萎黃,舌質淡胖,苔薄白,脈細弱或濡緩,用扶正健脾、益氣祛濕的膏方治療。
脾腎兩虛證 表現為久瀉不愈,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軟,可伴有五更瀉,臍中腹痛,喜溫喜按,形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胖有齒印,苔白,脈沉細,用扶正溫陽、健脾補腎的膏方治療。
肝郁脾虛證 表現為腹痛即瀉,瀉后痛減,大便稀爛或黏液便,可伴煩躁易怒、失眠、噯氣不爽、食少腹痛、矢氣較頻、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或細,用扶正疏肝、健脾化濕的膏方治療。
(摘自《上海老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