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 江夏
近年來百川燃氣業(yè)績下滑。
這是A股市場一家獨特的湖北公司。
1993年登陸A股市場,29年來,七次易主,多次變更主業(yè),最終由王東海家族通過百川燃氣完成借殼上市。
這家公司就是百川能源(600681.SH)。
近日,百川能源發(fā)布公告,公司重要股東曹飛擬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6.88%的股份。而事實上,曹飛已被百川能源套牢多年,若此時減持股票,很可能以虧損離場。
曹飛的大幅減持計劃,再一次將百川能源拉回到大眾視野。
百川能源的前身是長印股份,1993年10月18日登陸A股市場。當時,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為武漢國有資產(chǎn)管理局,持股27.96%。
1998年8月,誠成集團受讓20.91%股權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交易價格為1億元,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劉波,公司也更名為誠成文化。
自此開始,該公司大股東走馬燈似地變換。
2002年5月,誠成集團將所持誠成文化2350萬股股份(約占總股本的11.30%)轉(zhuǎn)讓給湖南出版集團,后者成第一大股東。誠成集團以9.61%持股比位列第二大股東。
2003年2月,入主不到一年,湖南出版集團就將其所持的誠成文化股權全部轉(zhuǎn)讓給奧園集團。后者除了受讓股份外,還參與了司法拍賣,合計獲得12.44%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奧園集團將公司更名為奧園發(fā)展,試圖轉(zhuǎn)型至地產(chǎn)領域。
不過,奧園集團也只當了10個月的大股東。2003年12月,奧園集團將其所持的全部股份轉(zhuǎn)讓給美城投資,后者成為第一大股東。公司隨后更名為萬鴻集團。
2008年12月,美城投資宣告易主,將100%股權轉(zhuǎn)讓給佛奧集團。佛奧集團作為間接控股股東,成為其第六任大股東。
2015年1月,經(jīng)營7年之后,佛奧集團也宣告“賣殼”,將美城投資所持股份轉(zhuǎn)讓給曹飛,加上二級市場增持,曹飛合計持有21.65%,成為第一大股東。
曹飛身上炒家特征更為明顯,從入主到賣殼,僅耗時6個月。七任大股東輪番炒殼,但大多收獲寥寥。
2016年3月,該公司更名為百川能源,王東海家族成為第八任大股東。
套牢多年的曹飛此時拋出大幅減持計劃,外界猜測他試圖回本撤退。
今年1月14日晚間公告,百川能源披露,公司重要股東曹飛計劃在公告日起 15 個交易日后的6 個月內(nèi),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9370.92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 6.88%。
如果以2月10日收盤價5.37元計算,若此次實際減持達到計劃上限,那么,曹飛可能會套現(xiàn)5.03億元。
截至公告之日,曹飛持有百川能源約1.95億股股份,約占公司總股本的14.30%。
支點財經(jīng)記者發(fā)現(xiàn),曹飛所持百川能源股份來源于三個部分,即協(xié)議受讓、參與定增、集中競價交易所得。
2015年1月,曹飛耗資現(xiàn)金5億元受讓百川能源約4588.87萬股股份。此前 ,其已經(jīng)通過二級市場增持855.04萬股股份。兩項相加,曹飛合計耗資約5.61億元。
2016年3月,百川能源通過定增配套募資約8.74億元,發(fā)行價格為8.32元/股。此次定增,曹飛豪擲7.07億元,認購了8500萬股股份。
至此,在百川能源身上,曹飛投入的資金合計約為12.68億元。其間,曹飛累計減持的股份數(shù)量為33萬股,套現(xiàn)金額不到200萬元。如果按照2月10日收盤價5.37元計算,目前,曹飛的持股市值約為10.47億元。
投入12.68億元,持股市值10.47億元,浮虧2.21億元。
曹飛入股以來,百川能源累計派發(fā)現(xiàn)金紅利22.70億元,根據(jù)持股比例計算,曹飛分得的現(xiàn)金約為3.20億元。
兩相沖抵,曹飛獲利在1億元左右,不過,這是沒有考慮資金成本的理想結(jié)果。
百川能源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曹飛沒有進行股權質(zhì)押。8年間,12.68億元的資金成本,如果按照8%的投資回報率計算,合計約為8億元。那么,整體而言,曹飛浮虧約7億元。
支點財經(jīng)記者逐一查詢發(fā)現(xiàn),上述誠成集團、奧園集團等大股東,如果算上資金成本,大多都是輸家。
如果說,在百川能源身上有贏家的話,那就是王東海家族。
2016年3月,王東海通過百川燃氣借殼萬鴻集團上市,百川燃氣作價40.86億元。此次重組,發(fā)行價為6.47元,共計發(fā)行6.08億股。公司配套募資8.74億元,其中,曹飛、百川資管分別出資7.07億元、1.66億元認購。
此次重組的業(yè)績承諾為,2016年至2018年,百川燃氣實現(xiàn)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94億元、5.82億元、5.34億元,合計為16.10億元。
2016年至2018年,百川能源實現(xiàn)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5.47億元、8.55億元、9.82億元,合計為23.84億元,其中,百川燃氣實現(xiàn)的扣非凈利潤累計數(shù)為23.29億元,高出承諾數(shù)為7.19億元。
借殼上市第二年,百川能源就開始大規(guī)模并購。
Wind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2018年,百川能源相繼收購了荊州天然氣100%股權、國禎燃氣100%股權,交易價格分別為8.79億元、13.34億元。2019年10月,又收購了涿鹿燃氣100%股權、綏中天然氣100%股權,交易價款合計為2.20億元。三次收購,交易總價合計為24.43億元。其中,收購荊州天然氣采取發(fā)行股份支付。
這三次收購均為高溢價,交易完成后,分別形成商譽5.08億元、6.95億元、0.68億元,合計為12.71億元。
2017年至2019年,荊州天然氣兌現(xiàn)了業(yè)績承諾,合計實現(xiàn)扣非凈利潤2.76億元,完成率為101.55%。2019年,國禎燃氣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1.60億元。
然而,隨著業(yè)績承諾期滿,百川燃氣經(jīng)營業(yè)績立馬變臉。2019年,百川燃氣的凈利潤為5.44億元,較2018年的9.22億元減少3.78億元,2020年的凈利潤較2018年減少4.99億元,幾乎腰斬。這一變動趨勢,實在讓人意外。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1.31億元,同比增長10.36%,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4.37億元、4.05億元,同比增長6.46%、2.75%。其中,二三季度,扣非凈利潤同比接連下滑。
截至2021年9月底,百川能源賬面商譽余額為12.66億元,未來,商譽存在大額減值風險。
2016年,百川能源更名上市之時,王東海曾放豪言,將力爭到“十三五”末實現(xiàn)年營業(yè)收入100億元、凈利潤12億元。而在2020年,公司雖然完成了系列并購,但營業(yè)收入仍然只有42.96億元,與目標還很遙遠。
盡管借殼主體百川燃氣業(yè)績下滑,但并不影響王東海家族收益。
根據(jù)支點財經(jīng)記者初步統(tǒng)計,王東海家族入主成本約為35.56億元,目前的持股市值約為37.70億元。2017年以來,王東海家族(百川資管由王東海及其女兒王雅倩全資持股)通過現(xiàn)金分紅合計分得12.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