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宜
文題速遞
你看過不少電影和電視劇吧,其中哪一部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就此寫一篇觀后感,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回憶你看過的電影或電視劇,選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其中的哪個人物、哪個情節(jié)(或細節(jié))打動了你?
2.分析這部電影或電視劇中人物或情節(jié)打動你的原因,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談。
寫作指津
觀后感是屏幕內(nèi)外的心靈共鳴、同頻共振。
首先,電影或電視劇中打動你的內(nèi)容和你觀看后的萬千思緒要“同頻”,要具有同一性。而把二者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的,就是你的“感”?!案小笨梢允歉行缘那楦?,也可以是理性的思考。“感”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被屏幕上的某一句臺詞、某一組鏡頭、某一個人物或某一段情節(jié)觸動而產(chǎn)生的,要和屏幕上的人、事、景、物有內(nèi)在的一致性。有“感”之后,還要聯(lián)系屏幕外的閱讀經(jīng)驗、生活經(jīng)歷等加以論證。這些閱讀經(jīng)驗與生活經(jīng)歷也要和“感”相關(guān)。這樣,整篇觀后感就成了一個內(nèi)在統(tǒng)一的整體。同學(xué)們要注意,寫作觀后感千萬不能“牛頭不對馬嘴”。
光“同頻”不夠,還得“共振”?!肮舱瘛北憩F(xiàn)在內(nèi)容安排上,指屏幕上的人、事、景、物和屏幕外的閱讀經(jīng)驗、生活經(jīng)歷不能在觀后感中截然分開,而是要互相穿插,互相交融。“共振”表現(xiàn)在表達方式上,需要夾敘夾議:描述影視內(nèi)容時,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加以剖析;闡述自身感悟,要佐以自己讀過的書、見過的人、做過的事進行支撐??傊徽撌敲枋銎聊划嬅?,還是講述人生經(jīng)驗,都要以“感”為準繩,有取舍,有側(cè)重,而不能過于隨意,更不能講著講著就跑偏了。
習(xí)作展示一
長大是一瞬間的事情
——觀《千與千尋》有感
◎王鈺園
毛姆說:“讀書,你要讀那些不讀會覺得可惜的書。”我想,看電影也是同樣的道理?!肚c千尋》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部喜愛的影片,我非常慶幸自己沒有錯過它。
情 節(jié)
還記得電影開始時,那個躺在汽車后座上、百無聊賴的千尋嗎?她的父母不在乎她的感受,他們習(xí)慣了用自己的觀念看待世界。在神靈世界中,他們因貪吃了獻給神靈的食物而變成了豬。千尋看到變成豬的父母后,硬著頭皮走上了一條“拯救父母之路”,因為她知道,有一種東西叫責(zé)任。她不敢相信陌生人,但最終還是接受了白龍的藥丸,因為友情的種子必須用信任來灌溉。湯婆婆是湯屋的負責(zé)人,她拒絕了千尋的“求職”請求,“你又任性,又愛哭,又笨,這么沒用,到底能干什么?”那一刻,千尋的內(nèi)心是受挫的,但她依然堅定地說:“我一定要在這里工作?!睖牌藕颓ず灹撕贤?,并奪走了她的名字,用事實教會了她什么是契約精神。在電車上,千尋拒絕了無臉男的金錢,她不懂世俗中所謂的“價值”,但她懂得尊重……最后,千尋通過了湯婆婆的考驗,找回了自己的父母。
臺 詞
“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的!”看似童言無忌的一句話,實則可笑又可悲。我突然想到了小時候聽過的小老鼠偷吃燈油的故事??磥恚瑹o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大人們都會教育孩子:貪婪是原罪,一旦觸碰便會越陷越深,最終沉淪,埋沒了本性與初心。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zāi)沟牧熊?,路途中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你走完。當陪伴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后揮手道別?!比说撵`魂注定是孤獨的,有時我們必須學(xué)會獨行,因為分離是不可避免的。學(xué)會坦然接受離別,是成長道路上的必修課。成長必然伴隨著痛楚與苦澀,可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學(xué)會擔(dān)當,才能勇敢面對挫折。
感 悟
影片結(jié)尾,千尋將要離開神靈世界,但她不能回頭,因為有些美好和幸福只適合留在記憶里。但我們知道,她的人生就此改變了,她在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里學(xué)到了“真善美”的奧義。
忘記在哪里看過一句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宮崎駿?!彼孟褚恢痹诟嬖V我們:人一旦開始慢慢成長,就會總喜歡緬懷過去的種種,無論是快樂的還是失敗的,蒼白的還是絢爛的,都仿佛變成了甘草棒,總能咀嚼出新的滋味。我終于明白了:長大,原來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廣東廣州市華商外語實驗學(xué)校)
點評
本篇觀后感以小標題的形式,從“情節(jié)”“臺詞”“感悟”三個方面來寫,敘述了觀看影片《千與千尋》后的心得體會。小作者簡要交代了影片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并一步步引出了千尋的成長,同時表達了對成人世界的思考。其中,小作者對于“貪婪”和“離別”這兩個主題的見解尤為深刻,語言真誠,發(fā)人深省。
習(xí)作展示二
無聲鏡頭下的人與自然
——觀紀錄片《天地玄黃》有感
◎張宸朗
《千字文》中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薄疤斓匦S”出自《易經(jīng)》,玄,指深邃的藍或黑,還指神秘與變幻莫測;黃,指土地、人和莊稼。四個字,幾乎囊括了整個宇宙,那里有我們一生都看不完的風(fēng)景。
一部全篇沒有一句解說詞的紀錄片免不了會讓觀眾感到枯燥乏味,而《天地玄黃》卻巧妙地以音樂配合畫面,讓觀眾的視覺和心理達到了平衡。這也正是我最喜歡這部影片的一點,無聲卻足夠引人注目,正如同這世間許多人和事,越神秘,越讓人心生好奇。
影片中的每一個鏡頭都令人稱奇:鴻蒙云氣中的巍峨雪山,在翻滾著的熱氣中噴發(fā)巖漿的火山,廣袤荒蕪的沙漠,神奇的喀斯特地貌,撞向巖石的浪潮,飛流直下的瀑布,原始的熱帶雨林,以及戰(zhàn)火綿延的廢墟和集中營里成堆的骸骨骷髏……這些“景”,有的是大自然的饋贈,而有的是人類的“杰作”。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是最需要我們花心思去揣摩和維護的,但可惜的是,人類在處理這樣的關(guān)系時只能算功過各半。人會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于是在享受自然的同時也在發(fā)掘和改造自然,時間久了,似乎就有些得意忘形了。影片中有這樣一個鏡頭:茂密的雨林中,一棵樹被悄然砍斷,緩緩倒在地上,不遠處一位看起來像是部落酋長的人沉默著,面無表情地注視著這一切,他沒有阻止,大概也無法阻止。
除了親近自然,人們還在接觸社會。影片中有一個員工為小雞去喙的場景,人如同機器一般不停做著同一件事,小雞也是這樣,一只一只地被送上前來,毫無生氣。影片給出了許多人物的特寫鏡頭,有老人有孩子,有男有女,有不同宗教、地域的人,也有只停留在照片上的面孔,這些人十分相似,他們幾乎都是不笑的,神情或嚴肅或冷漠,目光或茫然或空洞??窗?,自然給了人類無限自由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可人卻似乎很擅長讓自己變得不自由、變得世俗。
自然賦予萬物生命,給予萬物祝福;萬物因它而生,更應(yīng)對它負責(zé)。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是微妙的,人離開了自然無法生存,自然離開了人雖依舊可以美得驚心動魄,卻也美得孤獨。于是,自然與人的融合產(chǎn)生了神奇的藝術(shù)效果,也產(chǎn)生了讓人訝異的和諧。
《天地玄黃》中既有讓我們感到陌生的景色,又有無比寫實的生活。影片結(jié)尾呈現(xiàn)出一片浩瀚的星空,留給我們無盡的思考。
(廣東廣州市華商外語實驗學(xué)校)
我來點評
本文寫了觀看紀錄片《天地玄黃》后的感想,從自然、社會、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等方面進行敘述。我認為本篇觀后感最大的亮點是
,從中我感受到了
。
353850033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