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軍 裴暉平
(1 河南技豐種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鄭州 450000;2 張掖市多成農業(yè)有限公司,甘肅張掖 734000)
2021年4 月、7 月及10 月分別考察了甘肅張掖、武威等地玉米制種基地情況,針對性梳理了2011-2020年的玉米制種面積、制種產量、種子庫存、大田種植面積、產量等情況,結合國家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打好種業(yè)翻身仗”的相關政策,對2021-2022年度的玉米供種形勢進行簡單分析和預測,并提出建議,供大家參考和探討。
1.1 商品玉米價格大幅度上漲,玉米種子庫存幾乎清零,需求量大幅增加2015年農業(yè)部下發(fā)了《關于“鐮刀彎”地區(qū)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2016年我國取消玉米臨儲政策,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1]。受上述政策影響,2016年以來中國玉米種植面積不斷下降,2020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及產量維持穩(wěn)定,種植面積為4127 萬hm2,產量約為2.61 億t(圖1、圖2)。2020年由于需求的增加,玉米種子庫存幾乎清零,商品玉米價格大幅上漲,刺激玉米種植積極性提高,2021年玉米種植面積增加了200 萬~330 萬hm2。
圖1 2011-2021年玉米播種面積
圖2 2011-2021年玉米總產量
1.2 2020年庫存種子進一步降低從圖3 可知,2020年種子庫存量較前幾年有所降低。從圖4 和圖5 可知,2020年玉米種生產是6年來面積最小的一年,新生產種子不夠2021年使用,需要庫存種子補充一部分。
圖3 2015-2020年中國玉米供種量及庫存量
圖4 2015-2020年玉米制種面積
圖5 2015-2020年玉米制種產量
1.3 2021年玉米種子總需求量為近3年來最高從圖6 可知,2021年玉米種子總需求量達11.15 億kg,為近3年來最高。由于商品玉米價格大幅上漲,刺激了種植戶玉米種植積極性,2021年玉米種子銷售好于往年,黃淮海夏播區(qū)多數(shù)主導品種提前結束銷售,西北種子生產基地種子庫存量降至近幾年最低水平。
圖6 2015-2021年玉米種子總需求量
2.1 玉米制種面積達18.07 萬hm2(271 萬畝)全國農技中心種業(yè)監(jiān)測處處長邱軍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種業(yè)博覽會暨第十八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上指出,2021年玉米制種面積達18.07萬hm2(271 萬畝)[2]。制種面積較2020年略有增加,如果生產年份正常,預計產種量與2022年需求量持平,供需平衡,仍保持一定庫存。
2.2 玉米種子有效庫存進一步降低截至2021年7 月底,全國玉米種子庫存預計4.0 億~4.5 億kg,有效庫存3.5 億~4.0 億kg。
2.3 玉米制種授粉普遍不好,制種產量偏低2021年玉米制種在授粉期出現(xiàn)高溫極端天氣引起的較大高溫熱害,普遍授粉不好,表現(xiàn)為早熟品種授粉時高溫天氣未到,受高溫熱害較小,預計減產幅度在10%左右;中晚熟品種在授粉時遭遇連續(xù)高溫,授粉較差,影響較大,表現(xiàn)為花粒、禿尖、半片穗、大籽粒,預計減產幅度在20%~60%之間,平均在30%左右,且大部分屬于這類品種;晚熟品種及高海拔制種影響相對較小,預計減產10%~20%,但這部分品種很少。
從目前反饋情況來看,我國主要玉米制種基地甘肅(包括新疆)由于受到高溫影響,對玉米制種情況影響較大。主要原因有2 個:一是4-6 月氣溫偏低,導致幼穗(雌穗)分化不好,同一品種果穗較2020年至少短1/3;二是7 月38℃以上高溫天氣持續(xù)了15d,造成授粉結實率在65%~70%之間。
預測制種情況:減產 保守估計全國制種減產2.0 億~2.5 億kg,種子產量降低幅度較大,個別品種減產幅度巨大。千粒重 種子減產幅度較大,結實不良,預計籽粒會增大,千粒重增加。產值 2021年甘肅(新疆)制種基地畝產值增幅在800~1000 元之間。成本 預測種子成本會提高30%~50%,個別品種會翻倍。
4.1 種子成本大幅度提升已成定局2021-2022年度玉米種子制種成本提升幅度之大令行業(yè)始料未及,行業(yè)管理機構、生產基地、種子企業(yè)、代理商、銷售商、種地者都沒有做好思想準備,一場利益“博弈”已經開始。
4.2 玉米種子供需達到緊平衡2021年預計新生產玉米種子9.93 億kg 左右,庫存約4.77 億kg,總供給量約為14.7 億kg,2022年總需求量約為11.5 億kg。由于減產和無效庫存的疊加因素影響,總供給量預計會降低2.0 億~2.5 億kg,為12.2億~12.7 億kg,加上部分抗性差的滯銷品種轉為無效供給,因此認為2022年玉米種子供求關系為:供需平衡、主導品種有缺口、合格品種有望清庫存。
4.3 主導品種會大幅度提價市場啟動慢,起初不接受價格;庫存種子會借助形勢以中低價格啟動市場,優(yōu)先發(fā)貨,有效庫存種子會很快占領市場;個別企業(yè)由于資金壓力會降價出售,市場出現(xiàn)混亂局面;隨著市場的博弈,價格逐步穩(wěn)定,中期出貨速度加快;銷售中后期價格會逐步提升,主導品種有缺口,套包、假冒等行為后期會沖擊市場。
5.1 疫情影響玉米種子的發(fā)運和加工2021年10月中旬,在甘肅玉米種子剛開始脫粒加工之時,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以張掖市為中心的制種基地按下了暫停鍵,影響了種子的發(fā)運和加工。
5.2 市場啟動提前,加工跟不上成為主要壓力2021年濟南種子雙交會后,一系列政策、市場分析、行情預測等要素開始向市場傳導,10 月底種子開始上市,尤其庫存種子快速走向市場。進入11 月份以來,市場銷售加速,加工跟不上成為眾多公司現(xiàn)階段面臨的主要壓力,市場認可的主導品種快速進入市場,部分主導品種已經宣告銷售結束。
5.3 主導玉米品種價格上漲在各種因素疊加下,主導品種種子提貨價比2020年同期提高3~5 元/袋,提價幅度不大,與銷售渠道博奕有關,也與消化庫存有關。
6.1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機遇與困境并存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種業(yè),支持種業(yè)發(fā)展的利好政策前所未有,是行業(yè)幸事和大事,種業(yè)人為之自豪和驕傲。但疫情及各種始料未及的重大自然災害,經濟的下滑等各種不利因素疊加,所有種業(yè)人也都有一種“山雨欲來”的巨大壓力。
6.2 玉米種業(yè)市場競爭加劇2021年11 月份是鋪貨最快速的月份,比往年提前1 個月。隨著張掖新冠肺炎疫情解除,大批新種子上市,12 月份提貨速度適度放緩,但仍然是快速鋪貨期。春節(jié)前市場表現(xiàn)好的主導品種銷售結束,50%進入農戶,50%進入銷售渠道;春節(jié)后主導品種價格上漲,種子有缺口。種子質量合格的非主導品種,借著良好的銷售形勢和價格優(yōu)勢,快速進入市場,銷售形勢大好。最終,質量達標的品種絕大部分都能銷售一空,主導品種“一袋難求”,表現(xiàn)中上等水平品種實現(xiàn)“意外的好行情”,庫存質量達標品種、2021年表現(xiàn)一般品種后期實現(xiàn)快速銷售,許多陷在“困境”中的企業(yè)“起死回生”。2022年我國玉米種子生產又進入一個面積“大爆發(fā)”的年份,制種面積有可能比2021年同期增幅20%以上,基地爭搶激烈,基地畝產值可能再提高,再次回到供過于求狀態(tài),殘酷的市場競爭將在2022-2023年度彰顯。加上轉基因放開速度加快,行業(yè)兼并重組、重新洗牌在所難免。
6.3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修改,并于2022年3 月1 日起施行2021年12 月24 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以下簡稱《種子法》)做出了最新修改。新修改的《種子法》將于2022年3 月1 日起施行[3]。新修改的《種子法》在植物新品種保護和種子行政審批兩方面做出較大調整。
在植物新品種保護方面,新修改的《種子法》擴大了植物新品種權的保護范圍及保護環(huán)節(jié),將保護范圍由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延伸到收獲材料,將保護環(huán)節(jié)由生產、繁殖、銷售擴展到生產、繁殖和為繁殖而進行處理、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出口、儲存等。為激勵育種原始創(chuàng)新,建立了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明確實質性派生品種可以申請植物新品種權并獲得授權,但在以商業(yè)為目的利用授權品種時應當征得原始品種權人同意。加大侵犯植物新品種權行為處罰力度,將懲罰性賠償上限由3 倍提高到5 倍,將法定賠償數(shù)額上限由300 萬元提高到500 萬元,提高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力度。
在種子行政審批方面,新修改的《種子法》取消了收購珍貴樹木種子和限制收購的林木種子審批、使用低于國家或地方規(guī)定的種用標準林木種子審批、林木種子苗木(種用)進口審批3 個審批事項,將從事林木良種苗木生產經營的、實行選育生產經營相結合的林木種子企業(yè)的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核發(fā)權限,由省級林業(yè)和草原主管部門調整至縣級以上地方林業(yè)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并取消了向境外提供或與境外開展合作研究利用種質資源審批、從事進出口業(yè)務的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核發(fā)等兩項國家級審批事項的省級初審。
6.4 2021年度是我國玉米種業(yè)的拐點目前我國的玉米種子庫存已降至近幾年最低;2021年制種基地制種價格大幅度提升;制種產量大幅度減產已成定局。2021年全國玉米大田生產又是一個多災的年份;美國、巴西玉米主產區(qū)也遭遇百年不遇大旱;疫情肆虐全世界,糧食安全成為重中之重。2022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將會繼續(xù)提高。這一切因素疊加,給2021-2022年度玉米制種經營帶來重大不確定因素,值得認真研究。
一是做出1~3年公司計劃。所有的種業(yè)企業(yè)、經銷商等都要重視戰(zhàn)略制訂,做好SWOT分析(優(yōu)勢、劣勢、機會、威脅)。二是提前做好“兼并重組”準備,并把握好機遇。玉米種業(yè)將遭遇“大變革”時期,整個產業(yè)鏈會出現(xiàn)不適應,產業(yè)鏈中的一批企業(yè)會走向“死亡、休克、重組”,矛盾等糾紛大幅度上升,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三是加強與生產基地的溝通。呼吁種業(yè)制種基地控制畝產值,爭取達成風險共擔的和諧局面。四是加強行業(yè)監(jiān)管和自律。全行業(yè)形成嚴厲打擊侵權、套包、白袋、轉基因、傾銷的行為,加強相互監(jiān)督的良好氛圍,建設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