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是生活在非洲湖泊里的一種哺乳動物,是最大的非反芻偶蹄目動物。河馬的身軀特別肥胖,嘴巴大大的,眼睛小小的,看上去很有攻擊性。但是,河馬只吃水草和樹葉,它長著一張簸箕狀的血盆大口,張開時上唇可以高過頭頂,能夠達到90度。
河馬的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幾乎都長在頭頂上,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河馬天生喜歡待在水中,只有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到岸上尋找食物。白天,當它把自己全部隱藏在水中的時候,只要稍微露出一點腦袋,感覺器官就正好超出水面。這樣一來,河馬既能通過這種手段來隱藏自己;也可以通過水面上的眼睛和耳朵關注外面的世界,監(jiān)視周圍的動靜;還可以用鼻子呼吸新鮮的空氣。所以,河馬的五官長在頭頂與它特殊的生活習性相關。
紅色郁金香感染了碎色病毒,這種病毒讓花瓣中的花青素變了,花瓣上就產生了奇怪的色帶和斑紋?;ㄇ嗨厥切纬杉t色花、藍色花和紫色花的主要物質。郁金香碎色病毒會影響花青素的合成,使紅色花瓣上的一些地方缺少花青素,這樣黃色條紋就產生了。
古代,在公堂上被判“重打五十大板”時,犯人都是被打臀部,而不是打手、腳、胸或背部,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還有一段故事。
甄權是隋末唐初著名的醫(yī)學家,善于針灸。公元621年,唐太宗李世民平定河南,派李襲譽出任潞州的地方官。當時朝廷聘請一些醫(yī)生為征士,甄權就是李襲譽隨行的征士之一。甄權曾把他精心繪制完成的《明堂人形圖》拿給李襲譽看。貞觀初年時,李襲譽官拜少府監(jiān),他向唐太宗詳述《明堂人形圖》之妙,于是,唐太宗命他主持修訂,將甄權的《明堂人形圖》加以校訂、充實。公元630年,官方修訂、圖文并茂的《明堂針灸圖》終于完成,并呈獻給唐太宗御覽。唐太宗很仔細地看了《明堂針灸圖》,發(fā)現人體的胸、背部是五臟經脈穴道集中之處,而臀部穴位則較少。唐太宗由此聯(lián)想到,鞭打的刑法有五刑,分為死、流、徒、杖、笞。其中笞刑是最輕的,是以竹板或小荊條抽打背部或臀部。笞刑雖最輕卻隱藏危機,鞭背有可能將犯人誤打致傷殘或死亡。因此,唐太宗為避免打死罪犯,就下令衙門只可打臀部,不可以打胸、背部。自此之后,公堂之上棒打犯人都打臀部。
澳大利亞一項研究發(fā)現,血壓對于男性和女性患癡呆癥風險的影響不同,女性患癡呆癥風險會隨血壓升高而增加。
研究人員利用英國生物醫(yī)學庫在2006年至2010年所搜集到的50多萬名40~69歲人群的數據,研究了心血管問題在不同性別人群中誘發(fā)癡呆癥的風險差異。研究發(fā)現,吸煙、糖尿病、中風病史等都意味著患癡呆癥的風險更高,且男性和女性風險程度相似。但涉及血壓時出現了性別差異——不論血壓高低,男性患癡呆癥風險都較高,而女性患癡呆癥風險會隨著血壓升高而增加。
在我國歷朝歷代,以哪個月為一年的第一個月是各不相同的。夏朝以一月為一年的第一個月,商朝以十二月為一年的第一個月,周朝又以十一月為一年的第一個月。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稱改正的第一個月為“正月”。一年的第一個月,為什么叫正月呢?春秋時期《春王正月》上說:“正月為一月,人君即位,欲共常居道,故月稱正也?!币馑际牵汗糯弁踅邮馨俟俪莸臅r間是每年的頭一個月,為了表示莊重,就把新年的第一個月叫作正月,正月的叫法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章魚是非常聰明的動物。比如它們會與其他動物合作捕獵食物,還會坑隊友。
藍蛸在缺乏食物的時候,會和一些魚,比如青星九棘鱸、圓口副緋鯉合作獵食。它們的食物都包括小型的甲殼類和軟體類動物。章魚用觸手在珊瑚礁縫隙之間搜索,而魚根據其捕食習慣,在外圍的海床或者水體中搜索,如果小動物被章魚趕出來,魚再朝它追過去,兩面包抄,兩方都可以更容易地擒獲獵物??雌饋?,這個合作是雙方都得利的。但有時章魚會突然伸出觸手,抽打跟它在一起的魚。被打的魚驚慌游走,有時還會回來,有時就干脆“退團”了。我們還不知道章魚為什么要敲打隊友,也許是為了強占食物。但也許章魚比我們想的更聰明——敲打是對于不合作(比如偷懶)的隊友的懲罰,這樣隊友就會抖擻精神、加強合作,也就是說,敲打是恨鐵不成鋼,是為了未來的更大利益。
370250021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