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雨婷
說到紅色你會聯(lián)想到什么?你可能只覺得它是一種顏色,是汩汩流動的鮮血,我覺得它更像是一種勇氣、信仰和精神,它更代表著革命。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無數(shù)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把神州大地染成紅色,把紅色凝聚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紅色文化。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痹凇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中,保爾無疑就是我們學習的對象,他從小飽受折磨與侮辱,在朱赫來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病魔無情地奪取他的健康時,他仍然不向命運屈服,他拿起筆來,憑借信念與毅力開始寫作,以另一種方式踐行著他的誓言。在成長的道路上,有必須熬過的慢慢長夜,長夜過后你便能看見黎明,也有必須耐過的寒冬,耐過后你便無須蟄伏,理想永遠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燈塔,它給予我們克服困難的力量?!?995年來,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英勇奮斗,成千上萬的烈士為了這個理想獻出了寶貴生命。‘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這些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誓言生動表達了共產(chǎn)黨人對遠大理想的堅貞。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這一路走來,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人民歷經(jīng)滄桑卻依舊百折不撓,風雨兼程依舊臨危不懼。為什么我們能如此?因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有偉大的革命精神支撐著我們,這種精神賦予了我們強大的動力?!熬袷且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p>
回望1934至1936,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兩年的時間中創(chuàng)造二萬五千里的奇跡。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還記得那個老班長嗎?當他面對饑餓時,他把食物給了三個得腸胃炎的同志,而自己只吃其他同志剩下的食物,眼看要走出草地了,但他卻永遠留在了那片草地,這真的讓人潸然淚下,而這只是長征途中的一個縮影。紅軍們在前有敵軍,后有追兵的嚴峻狀況時,硬是在從“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殺出了一條生路。他們?yōu)榱巳嗣瘛榱藝业慕夥?,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保衛(wèi)人民與祖國的城池堡壘。長征無不體現(xiàn)出紅軍們的“大無畏”精神與無私奉獻的精神?;春?zhàn)役戰(zhàn)場上,黨和人民的魚水情深,500多萬人民群眾用小推車充當了解放軍的堅強后盾,扭轉(zhuǎn)了敵我力量懸殊的局面,這一幕幕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永久奮斗”的革命樂章,凝聚了我們所知道的長征精神。我們不僅有長征精神還有井岡山精神、雷鋒精神……一點一滴匯聚成了我們獨具中國特色的紅色精神?!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黨和人民在艱難困苦中把紅色精神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的靈魂血脈之中,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永遠是紅色文化的鮮明底色!
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為什么大地春常在?因為紅色愛國主義。因為英雄們用鮮血染紅它,因為英雄們的生命綻放在這讓我們心痛又自豪的大地上?!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在戰(zhàn)爭年代為了祖國為了中國的錦繡江山,無數(shù)革命人士舍生忘死、無私奉獻、前仆后繼用長征精神,井岡山精神書寫了中國歷史的壯麗篇章,愛國主義在探索時期是我們對祖國的無限期望,它蘊含了巨大能量,讓我們勇于探索,勇于攀登,勇于創(chuàng)造。在今天,它是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精神動力。為什么一代代中國人艱苦奮斗,砥礪前行,為什么中國人能在腥風血雨中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因為我們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對祖國的愛,那一份愛把我們每個中國人民都緊緊團結在一起,一滴水軟弱無力,但14億滴水就是蘊含巨大能量的洪流。
“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蔽覀兠總€中國人同樣也是紅色的,因為我們有著紅色基因,并且我們要堅定不移的傳承紅色基因,發(fā)揚紅色文化,只有我們每個人都傳承、發(fā)揚,“紅色”才不會淡化。現(xiàn)在正處于青春的我們又該如何做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在百年大黨華誕之時,用光輝歷史涵養(yǎng)初心使命,用紅色文化賡續(xù)精神譜系,用信仰之光譜寫時代華章,恰逢其時!我們應該學習紅色文化、弘揚紅色文化,讓“紅色”的鮮血流淌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
(指導教師:胡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