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婷
關鍵詞:COVID-19、冠狀病毒恐懼癥、社會支持、應對技能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2--01
1.引言
COVID-19的流行極大的影響了護士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一線工作的護士。自從的流行出現(xiàn)以來﹐許多國家的多份報告顯示﹐一線護士的心理健康問題發(fā)生率高于普通人群[1,2],甚至在大流行發(fā)生一年后﹐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仍在下降。文獻指出,冠狀病毒恐懼癥或冠狀病毒極端(39.4%)是與疫情爆發(fā)有關的最普逼的心理健康問題﹐其次是一線護士的焦慮( 37%)、抑郁(35%)和壓力(26%)。這些情況如果不加以管理,可能會導致如自殺率的行為增加[1],并可能使護士退出工作場所﹐甚至退出護理行業(yè)[2]。
2.研究現(xiàn)狀
在冠狀病毒爆發(fā)期間﹐有許多因素影響了一線護士的離職意向。這些因素已被確定為人口學﹑個人和工作相關因素。已知研究顯示,影響護士流失率的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包括性別﹑婚姻狀況﹑每周工作時間或天數以及教育程度[2]。
病毒爆發(fā)開始以來的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一線護士辭職或打算退出他們的工作場所或職業(yè)。這一結果預示著護士短缺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影響整個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鑒于持續(xù)的冠狀病毒激增,明顯缺乏支持護理實踐的支持和資源,以及護士所經歷的惡劣工作條件﹐未來可能會導致更多的護士離開他們的工作。雖然很多國家的政府為支持在應對大流行病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護士的福利做出了許多努力﹐如采取額外的激勵措施,但也沒能阻止護士辭職以及尋求其他的工作機會。
據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一線護士被認定為有冠狀病毒恐懼癥。在類似背景下,在病毒最初激增期間進行的一項研究中,不到40%的管理疑似/感染病人的護士報告說經歷過冠狀病毒恐懼癥﹐而在西方和歐洲國家,報告冠狀病毒恐懼癥的護士比例不到20%。隨著病毒的變異程度加快,“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出現(xiàn),很強的傳播力和致病性,加上其感染潛伏期短、發(fā)病進程快等特點,形成在南非以外的世界范圍內的快速擴散,同時造成了更多的傳染和死亡。由于生病和/或接觸病毒的醫(yī)護人員比例增加﹐這種情況進一步惡化,這進一步放大了許多護士所經歷的恐懼。
遭遇冠狀病毒恐懼癥增加的護士更有可能辭去工作和職業(yè)??紤]到護士被感染的風險更大,因為他們直接參與照顧被感染的病人,護理受感染的病人本身就可能顯著導致同情心疲勞和心理壓力﹐導致工作滿意度降低和離職率上升。根據Gross和Canteras (2012),對某事的極度恐懼是工作表現(xiàn)不佳和工作滿意度降低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這可能會導致離職意向的增強。此外,在醫(yī)院內(如使用個人防護設備和大流行協(xié)議)和社區(qū)內(如社會疏遠和宵禁)實施額外的措施來對抗病毒的傳播﹐可能會加劇這些恐懼﹐從而促使人們決定離開工作或職業(yè)。
冠狀病毒恐懼癥,是指人們在應對COVID -19時所經歷的恐懼、情緒和社會壓力。這些反應會干擾日常生活,導致行為和心理上的混亂,已被確定為一線護士離職意向的決定因素。據報道﹐有25.5%到92%的直接照顧病毒感染病人的護士有冠狀病毒恐懼癥。冠狀病毒恐懼癥被認為主要源于對感染病毒和傳染他人的擔憂。在護士管理中﹐如缺乏有效的個人防護設備﹐缺乏組織支持﹐以及社會疏遠都會引起一線護士對病毒的恐懼心態(tài)。當護士經歷了對病毒的高度恐懼時﹐他們往往更有可能打算永久離開他們的職業(yè)。在西方一些研究報告中也顯示了經歷過冠狀病毒恐懼癥或對病毒的恐懼打算離開目前工作的護士數量比率正在增加﹐二次創(chuàng)傷增加﹐壓力水平提高都是導致護士離職的重要原因。
根據文獻﹐對冠狀病毒擴散的恐懼不僅影響了護士的精神健康,而且還可能由于護士的精神健康進而導致護士的流失,更可能由于護士流失率的增加而影響未來的護理服務供應。因此,在與病毒的持續(xù)斗爭中﹐在護理人員日益短缺的情況下,需要采取組織方法來減少護士的流失率。
3.增加應對技能和社會支持的具體對策建議
積極的應對技能和充分的社會支持是兩種重要的資源﹐在壓力大事件中對維持護士的心理健康起著關鍵作用。社會支持是指向護士提供的幫助和安慰﹐以幫助他們應對大流行病。冠狀病毒爆發(fā)前發(fā)表的研究一致表明﹐積極應技能和來自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充分支持,對護士在面臨逆境和壓力時的心理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在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解決問題的技巧和積極思考等應對機制減少了處于大流行前沿的護士的心理困擾﹑焦慮和情緒衰竭。相反,持續(xù)的破壞性行為﹐如回避和使用酒精﹐與情緒困擾﹑疲勞和各種心理問題有關。社會支持可以減少大流行病對護士心理和情緒健康的有害后果,而社會支持不足則與心理健康的惡化有分。此外,社會支持和應對技能都是減少大流行病對護士心理健康負面影響的重要媒介,導致情緒壓力和二次創(chuàng)傷的減少,以及心理健康的改善。基于這些原因﹐本文認為﹐應對技能和社會支持也可以減少冠狀病毒恐懼癥對護士離開其組織或職業(yè)的影響。
此外,也有證據表明﹐在冠狀病毒爆發(fā)造成的心理負擔中﹐確保來自家庭、同伴、同事和朋友的充分支持對維持護士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由直接領導和同事提供的支持可以顯著減少大流行病引起的情緒壓力和心理問題。應對技能﹐作為面對逆境時保持健康和幸福的重要個人資源﹐在護理文獻中早已得到證實。在目前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包括護士在內的醫(yī)護人員如果掌握了積極的應對技能﹐就可以維持他們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并保持他們的整體幸福感??紤]到疫情對醫(yī)療服務的負面影響﹐護士流失是最緊迫的問題之一。鑒于目前打算離開其組織或職業(yè)的護士比例﹐醫(yī)院管理者必須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以減少COVID-19爆發(fā)對一線護士的不利影響﹐從而提高護士的保留率。由于冠狀病毒恐懼癥﹐從長遠來看﹐對護士的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并可能增加他們的離職率﹐所以應該制定策略來減少這種恐懼。
首先可以通過提供心理健康服務﹑開發(fā)心理健康資源(如小冊子)﹑提供足夠的個人防護設備和有關COVID-19治療的專門培訓﹐以及改善人員配置水平等組織支持﹐被認為在疫情爆發(fā)期間對一線護士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好處。這些措施可以減少與病毒有關的恐懼,從而提高護士的工作滿意度﹐減少他們的離職率。
此外,借鑒國外研究,領導支持可以減少伴隨大流行病的恐懼﹐以及減少護士的壓力﹑創(chuàng)傷和離職意向水平。鑒于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建議為一線護士提供足夠的社會支持﹐并提高他們的應對能力。然而,考慮到阻礙社會聯(lián)系的現(xiàn)有限制﹐維持這些資源可能很困難。政府為減緩病毒傳播而實施的社會疏導措施和封鎖﹐繼續(xù)造成包括護士在內的許多醫(yī)護人員的社會隔離。此外﹐以前被確認為有效對抗壓力源的其他應對機制﹐如戶外活動和鍛煉﹐在這個時候可能更具挑戰(zhàn)性。因此﹐應采用創(chuàng)新和替代方法﹐保持護士與家人﹑朋友和同伴的社會聯(lián)系(如使用社交媒體和其他技術)﹐并使他們具備積極的應對技能。醫(yī)院管理部門應通過應對技能培訓﹑促進復原力的方法和其他基于經驗的技能建設若干預措施﹐加強護士的應對能力﹐這些干預措施可以是線下的也可以是線上提供。
最后,加強民族自信心的建立。熱點問題和重大事件往往對一個民族形成“一種公共的凝聚力”,處理好“普遍組織、親身參與、適度宣傳”等關鍵因素,強化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認同感。從疫情爆發(fā)以來,中國醫(yī)護人員逆“疫”而為,反映高度的科學精神、醫(yī)者仁心和人道主義精神,顯示中華民族的擔當、勇氣、智慧和成就。中國科學家和醫(yī)療防疫工作者臨危不懼,主動作為,在病毒發(fā)現(xiàn)與疫情預警、醫(yī)藥開發(fā)與患者救治方面,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專業(yè)能力和科研素養(yǎng)[3]。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全國人民越發(fā)渴望運用互聯(lián)網和自媒體參與國家建設和社會事務,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所以正面宣教和輿情引導尤為重要。新冠疫情防控關乎同胞生死安危,影響國家繁榮富強,全國人民高度關注。疫情的真實信息難得,謠言流言可以廣泛傳播,極大加劇恐慌、歧視的情緒和行為。由于正面宣教不夠、信息供給不足和輿論引導不力,疫情防控可能引發(fā)民族主義情緒,應及時予以正面宣教和輿論引導,發(fā)揮民族主義情緒的積極因素,讓全國人們堅信疫情是可以戰(zhàn)勝的。
參考文獻:
[1]Sampaio F , ?Sequeira C , ?Teixeira L . Nurses’ Mental Health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20, 62.
[2]Stelnicki A M , ?Carleton R N , ?Reichert C . Nurses’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COVID-19 Impacts[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 Revue canadienne de recherche en sciences infirmières, 2020, 52(3):084456212093162.
[3]彭福榮.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中華民族認同與民族主義的應對[J]. 民族學刊, 2020(1):9.